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幸福巷尾的 “张记书店”,永远是被晨光最先裹住的地方。林枫刚走到巷口,就看见门楣上的旧铜铃在风里轻晃,“叮铃” 一声,像在跟他打招呼。

门阶上的塑料筐还在,里面放着王婶的快递、妞妞的童话书,筐沿贴着张叔手写的纸条:“暂存勿动,街坊自取”。

“小林来啦?” 推开门,张叔的声音就飘了过来,他正坐在长桌旁,手里捏着本线装的《聊斋志异》,旁边放着杯菊花茶,热气袅袅。长桌的另一边,赵大爷正凑着台灯看《北郊晚报》,看到林枫,赶紧招手:“小林快过来,我刚看到花盆案的后续,说凶手已经移交检察院了,真是大快人心!”

林枫走过去,在赵大爷旁边坐下,张叔已经给他倒了杯菊花茶:“刚泡的,你妈说你胃不好,少喝凉的。”

“谢谢张叔,” 林枫接过杯子,暖意顺着杯壁传到手里,“我爸让我给您带包烟,上次您帮他修了收音机,还没谢您。”

张叔摆摆手,把烟推回给林枫:“跟你爸客气啥,他上次还帮我搬新书呢。对了,你要的刑侦书我给你留着呢,在最里面的书架上,标了‘小林专阅’。”

林枫走到书架前,果然看到那本《刑侦案例解析》,书脊上贴着张浅黄便签,是张叔的字迹:“第 48 页有骨片鉴定,可参考花盆案”。他抽出书,翻开第 48 页,里面夹着张叔画的简易图 —— 锯子刃口的磨损痕迹,旁边注着 “李师傅说这种锯子在机械厂常用,你可以问问韩鹏”。

“张叔,您还特意画了图?” 林枫心里暖暖的,把书抱在怀里。

“可不是嘛,” 张叔笑着说,“你上次跟我说,花盆案里骨片的切割痕一直没找到匹配的工具,我就跟李师傅打听了,他是老木匠,懂这个。”赵大爷在旁边补充:“李师傅昨天还来书店了,说要是你需要,他可以去警局给你们讲讲锯子的门道,都是街坊,能帮就帮。”

林枫刚想道谢,门口传来 “噔噔” 的脚步声,是扎着羊角辫的妞妞,手里攥着个苹果,跑到张叔跟前:“张爷爷,我把《小熊温尼》还回来啦!这是妈妈给您的苹果,刚从树上摘的。”

张叔接过书,翻到最后一页,上面有妞妞新画的小太阳,他笑着摸了摸妞妞的头:“谢谢妞妞,苹果真甜。你上次要的《警察故事》,我给你留着呢,在‘孩子们的小天地’那层。”

妞妞蹦蹦跳跳地去拿书,路过林枫时,仰着小脸说:“林哥哥,我画了警察抓坏人,贴在黑板上啦,你快去看!”

林枫走到墙角的小黑板前,上面贴满了孩子们的画,最上面那张是妞妞画的:穿警服的小人举着 “正义” 两个字,旁边写着 “送给林警官”。黑板下方还有几行大人的字迹,是王婶写的:“借《家常菜谱》学会做红烧肉,改天给张叔送一碗”;李大爷写的:“读《城南旧事》想起小时候,谢谢张叔”。

“这黑板挂了五年了,” 张叔走过来,指着黑板上的字,“街坊有想说的、想画的,都往这儿贴,比过年贴春联还热闹。”

林枫坐在长桌旁,翻开《刑侦案例解析》,慢慢看。张叔和赵大爷在旁边聊京剧,妞妞在角落里看《警察故事》,偶尔问张叔 “警察叔叔怎么抓坏人”,张叔就耐心地给她讲。书店里很静,只有翻书的 “沙沙” 声、偶尔的对话声,还有窗外铜铃的轻响,暖得人心尖发颤。

看到中午十一点,林枫合上书,准备回家。张叔从抽屉里拿出个布袋子,把书装进去:“这个袋子你拿着,下午在家看,别把书皮弄湿了。对了,里面有张李师傅写的锯子型号,你要是需要,让韩鹏去机械厂问问。”

林枫接过袋子,里面还放着个烤红薯 —— 是巷口老周送的,张叔放在煤炉上温着,“给你妈带的,她上次说爱吃老周的红薯。”

“谢谢张叔,” 林枫把袋子抱在怀里,“下午我要是看完书,就来给您还。”

“不用急,” 张叔笑着说,“你慢慢看,晚上来还也行,我给你留着门。”

走出书店,阳光已经到了头顶。林枫往家走,路过早点铺时,老板老周笑着喊:“小林,给你妈带个糖糕?刚炸好的,甜得很。”

“好啊,” 林枫停下脚步,“要两个,我爸也爱吃。”老周递过糖糕,用油纸包着:“不用给钱,你帮咱们破了案子,这点糖糕算啥。”

林枫推辞不过,只好收下:“那谢谢周叔,下次我给您带本新书看。”

回到家时,妈妈正在门口择菜,看到他手里的袋子,赶紧接过来:“张叔又给你带东西了?他这人就是热心。快进来,排骨已经炖上了,就等你回来炒青菜。”

林枫走进厨房,排骨的香味扑面而来。他把糖糕放在桌上,又从袋子里拿出烤红薯:“妈,张叔给您带的红薯,老周给的糖糕,您尝尝。”

妈妈笑着拿起红薯,剥开皮,香气更浓了:“还是街坊们贴心,你能帮衬就帮衬着点。”

林枫点点头,走到灶台前,帮妈妈择青菜。阳光从窗户照进来,落在青菜上,绿油油的。他心里想着书店的墨香、街坊的笑容,觉得这周日的午前,真是暖得让人舍不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