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新警入职,开局帮助破案 > 第48章 复盘:日记里的执念轨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8章 复盘:日记里的执念轨迹

抓捕赵立东后的第三天上午,刑侦队会议室的阳光格外明亮。桌上摊开的证物袋整齐排列,美工刀、淡蓝色工装、刺绣手帕旁,多了个崭新的证物盒 —— 里面装着一叠泛黄的信纸,边缘被手指摩挲得发毛。

“整理赵立东出租屋的铁皮盒时,在夹层里发现的。” 李天推了推眼镜,指尖点在信纸封面,“是他在狱中的日记,整整十本,从 1991 年写到 2000 年出狱前。”

秦奋拿起最上面的一本,封皮写着 “恨” 字,墨迹早已发黑。他翻开第一页,1991 年 3 月 15 日,字迹歪扭却用力:“今天学修机床,师傅说美工刀能削金属。红裙又在梦里出现了,像我妈吊在房梁上的样子,飘着,晃着。”

会议室里静得能听见翻页声。王建军凑近看着 1993 年的某页,突然指着一行字:“你们看这里 ——‘苏红应该还在南郊,等我出去,要让她再也穿不了红裙’。当年我们查苏红下落时,她故意改了住址,原来是怕他报复!”

苏锐盯着 1997 年的日记,眉头微蹙:“他记了大量机械维修笔记,甚至画了美工刀的打磨示意图 ——‘刃角磨到 15 度最锋利,和当年捅保安的刀一样’。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十年没作案,手法还能这么精准,他在狱中一直在‘练习’。”

林枫翻到 2000 年 9 月的内容,也就是赵立东出狱前一个月:“踩点记了三页,杏花巷的监控盲区、暴雨天的行人规律、站台大爷的指引习惯,甚至标了‘穿红裙概率最高的晚七点时段’。” 他指尖划过纸面,“根本不是随机作案,是蓄谋已久的猎杀,林晚秋只是他筛选出的第一个目标。”

“还有这个。” 李天调出日记里夹着的一张草图,上面画着槐树林的地形,红笔圈出的位置正是赵立东被抓的地方,“他早就选好了藏身地,甚至计划‘得手后往树林深处跑,树叶能擦掉脚印’—— 幸好我们来得及时。”

秦奋合上书,指尖在封皮的 “恨” 字上轻轻敲击:“日记里反复提‘红裙是原罪’,但有一页写着‘妈绣手帕时说,正红是吉利色’。” 他看向苏锐,“他不是天生恨红裙,是把母亲的死、苏红的冲突,所有痛苦都转嫁到了红裙上,形成了病理性执念。”

“而且他入狱前偷了苏红的红裙,一直藏着。” 王建军补充道,“日记里说‘烧了可惜,留着当靶子练刀’,当年我们在他宿舍没找到,原来是被他提前藏在了槐树林的树洞里 —— 刚才搜查时真找到了半截烧过的红裙布料。”

苏锐突然想起什么,翻开法医报告:“赵立东的体检记录显示,他有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但狱中没接受过心理干预。如果当年能及时介入,或许不会有后来的悲剧。”

这时,韩鹏推门进来,手里拿着 dNA 比对报告:“赵立东的 dNA 和现场纤维上的皮屑、美工刀的指纹完全匹配。还有,周阿姨托人送来了那个蛋糕盒,说想让我们看看。”

蛋糕盒的粉色包装纸已经干了,“寿” 字边缘起皱。林枫看着盒子,想起赵立东被捕时问的那句 “蛋糕送到了吗”,突然在日记最后一页看到一行潦草的字迹,是出狱当天写的:“路过蛋糕店,闻到奶油味,像我妈做的生日蛋糕。她当年要是没穿红裙,是不是就不会死?”

会议室里陷入沉默。阳光透过窗户,照在那叠日记上,红笔写的 “红裙” 二字像血痕,又像泪痕。秦奋站起身,将日记放进证物盒:“结案报告里要加上这些细节,执念的根源不是红裙,是被忽略的创伤和扭曲的报复心。”

林枫走出会议室时,手机收到一条短信,是周阿姨发来的:“晚秋的红裙子洗干净了,挂在衣柜里。阳光照进来的时候,像她还在一样。” 他抬头看向天空,槐树林的方向传来鸟鸣,那截缠绕十年的红色丝线,终于在阳光下彻底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