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上午十点,档案科的办公室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一排排档案柜上。李姐正坐在桌前,仔细核对花盆案的归档材料,桌上摊着案卷、照片、鉴定报告,每一份都按顺序排好,旁边放着一支红色的记号笔,用来标注重点。

档案科不大,却收拾得井井有条。靠墙的档案柜从地面到天花板,整齐地摆放着历年的案卷,标签上写着年份、案件类型、编号,一目了然。李姐常说:“案卷是案子的‘记忆’,得好好保管,说不定哪天就需要查。”

她手指拂过档案柜上的标签,像是在抚摸一段段过往的时光 —— 有震惊北郊的 “包子案”,有棘手的 “吸血鬼案”,还有上个月刚结案的电动车案,现在,又多了这起 “花盆人骨案”。

“李姐,您忙着呢?” 刘斌敲门进来,手里拿着几张洗好的照片,“我刚才整理照片,发现有几张现场细节照没放进案卷,给您送过来。”

李姐抬起头,笑着接过照片:“谢谢你啊,刘斌,还是你细心。要是少了这些细节照,以后查案的时候,可能就会漏掉关键信息。”

刘斌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应该的,李姐。上次您教我,案卷里的照片要按时间顺序排,还要标注拍摄地点、时间、拍摄人,我都记着呢。”

“记着就好,” 李姐一边把照片放进案卷一边说,“这些细节看着小,却很重要。比如这张花盆底部的照片,标注清楚了拍摄时间是 11 月 25 日上午 9 点,地点是幸福巷芬芳花店门口,以后查案的时候,一看就知道这是第一时间拍摄的,没有被破坏的痕迹。”

刘斌点点头,看着李姐熟练地把照片贴在案卷里,又在旁边标注好信息,心里很佩服:“李姐,您在档案科工作十五年了,是不是每个案子的案卷您都记得?”

“差不多吧,” 李姐笑着说,“有的案子印象深,比如‘包子案’,当时查了七个通宵,案卷堆了半人高,归的时候我还特意做了个备注,写着‘关键证据:包子馅里的肉末’。有的案子虽然小,但也不能马虎,比如上次的电动车案,案卷里也详细记录了每辆电动车的特征、失主信息、找回时间。”

正说着,张卫国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纸:“李梅,我想查一下 1998 年的一起盗窃案,是南郊新村的,当时的失主可能和张浩有关,想看看有没有线索。”

李姐点点头,起身走到档案柜前,根据年份、地点,很快找到了 1998 年南郊新村的盗窃案卷:“张叔,你看看是不是这个?编号是 1998-xJ-023,失主叫王秀英,被盗的是一辆自行车。”

张卫国接过案卷,翻开一看,果然是:“谢谢李梅,你这记性,比电脑还厉害!我还以为要找半天呢。”

“我这是熟能生巧,” 李姐笑着说,“查案卷多了,就知道怎么快速找到。你慢慢看,要是需要其他案卷,随时跟我说。”

张卫国坐在旁边的椅子上,仔细翻看案卷,刘斌也凑过去看。

“你看,当时的嫌疑人是个二十多岁的男人,戴眼镜,和张浩的特征有点像,” 张卫国指着案卷里的笔录说,“不过当时因为证据不足,没立案。现在看来,张浩可能早就有盗窃的前科。”

刘斌赶紧拿出笔记本,把这个信息记录下来:“这个线索重要,说不定能补充到张浩的背景资料里。”

李姐这时递过一杯热茶:“张叔,刘斌,喝点茶,慢慢看,不急。”

“谢谢!” 两人接过热茶,心里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