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末争霸大海 > 第181章 济州雾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万历二十年的初冬,寒风开始肆虐朝鲜海峡。

一支悬挂着大明旗号的舰队,冲破灰蒙蒙的海浪,驶近了朝鲜最大的岛屿——济州岛。

这支舰队由登莱水师游击将军陈蚕率领,大小战船十余艘,以大型福船为主力,辅以一些海沧、艟樵等轻型战船。

他们的任务是奉朝廷之命,前出至济州岛海域,巡弋监视倭寇动向,并尝试探查那支袭击日本本土的神秘势力。

此时的济州岛,虽未被日军大规模占领,却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宁静。

作为朝鲜海峡中的要冲,它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日军水师北上南下途中的袭扰目标。

岛上军民时常能见到倭寇关船或安宅船的身影出现在附近海面,偶尔会有小股倭寇登陆,抢掠粮食、牲畜,甚至掳走人口。

虽然这些袭扰规模不大,倭寇似乎也无意在此长期驻守,但持续的威胁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让岛上官兵百姓终日提心吊胆。 加之朝鲜本土沦陷大半、国王远避大明的坏消息不断传来,整个济州岛都笼罩在一片悲观惶恐的气氛之中。

因此,当大明水师的旗帜出现在海平面上时,济州港顿时沸腾了。

盼星星盼月亮般盼来了王师,岛上的朝鲜官员和守军将领几乎是小跑着赶到码头迎接,许多百姓也自发聚集而来,眼中充满了期盼与激动。

“天兵!是天兵来了!”

“大明没有抛弃我们!”

欢呼声此起彼伏。

济州牧使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握住陈蚕的手,声音哽咽:“天使!终于把你们盼来了!倭寇肆虐,生灵涂炭,王京危在旦夕,我等在此孤岛,日夜忧心,今日得见王师,如拨云见日啊!”

陈蚕年约四旬,面色黝黑,是常年海上生涯留下的印记。

他性格沉稳,虽受此隆重欢迎,脸上却并未有多少得意之色,只是抱拳还礼:“牧使言重了,剿倭御侮,乃我大明份内之事。本将奉皇命而来,还需贵方鼎力相助,共御倭贼。”

当晚,济州牧使设宴款待明军将领。

席间,朝鲜官员们自然是极力描述倭寇的凶残与当前局势的危急,并再三恳请陈蚕尽快发兵,南下攻击倭寇水师,解汉城之围。

陈蚕仔细询问了倭寇水师的活动规律、兵力规模以及汉城的最新战况。

然而,济州岛毕竟偏安一隅,朝鲜官员们能提供的消息大多零碎模糊,对于汉城的具体战况更是道听途说,只知道打得异常惨烈,胜负未分。

至于那股袭击倭寇本土的神秘势力,朝鲜官员们更是面面相觑,一无所知,只能猜测或许是某些仗义的海商或未被倭寇剿灭的朝鲜水师残部所为。

陈蚕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朝廷派他前来,探查那神秘势力的虚实是重中之重。

若真是友非敌,或可设法联络,共抗倭寇;若是另有所图的敌人,则需早做防备。如今却连对方是圆是扁都搞不清楚。

宴席散去后,陈蚕心中烦闷,信步走到港口边,望着停泊在港内的自家战船和远处漆黑的海面沉思。

这时,一名亲兵带来了一位老渔夫。

这老渔夫衣衫褴褛,面容黝黑枯槁,是岛上的一名普通渔民,因为曾远远见过一些不寻常的景象,被军中哨探留意到,带来了陈蚕面前。

“天使将军,小老儿……小老儿几个月前,在岛东边很远的海上打渔时,见过一队大船。”老渔夫有些紧张,磕磕巴巴地说道。

陈蚕精神一振,和颜悦色地问:“老丈莫慌,慢慢说,是什么样的船?有多少?往哪个方向去了?”

老渔夫努力回忆着:“好多艘,起码有七八艘,大的吓人!比将军您最大的福船还要高大!船身子又长又窄,帆多得跟树林似的,跑起来飞快,像箭一样!最怪的是……是船身子两边,整整齐齐排着好多方方的小窗口,黑乎乎的,不知道是干啥用的。当时隔得远,雾气也大,就看个大概,他们没挂旗子,朝着……好像是朝着倭国那个方向去了。”

船体高大修长、多帆、速度快、侧舷有排列整齐的小窗……陈蚕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作为水师将领,他对船只形制颇有了解。

老渔夫描述的这些特征,明显不同于大明传统的福船、广船,也不同于倭寇的安宅船、关船,反而……

反而与他曾经在广东沿海见过的西洋番船有几分相似!

尤其是侧舷的炮窗,这是西洋战舰的典型特征。

“西夷的船?”陈蚕心中疑云大起,“难道是大佛郎机人或者小佛郎机?他们为何要袭击倭寇本土?是趁火打劫,还是另有所图?”

然而,仅凭老渔夫一面之词,信息太少,无法确定。

但这条线索至关重要,至少指明了探查的方向——那股势力很可能拥有西式舰船,并且活动在日本西部海域。

第二天,陈蚕召集部下商议。

他决定,就以济州岛为临时基地驻扎下来。

一方面,可以威慑附近活动的倭寇小船,稳定济州岛人心。

另一方面,以此为中心,派出灵活的艟樵、海沧等快船,向西、向北扩大巡逻范围,重点侦查对马岛、釜山方向倭寇主力动向,同时更要设法向东南方向,即日本九州西海岸一带渗透,寻找那支神秘舰队的踪迹。

“各部加强戒备,轮流派出哨船。发现任何不明船队,尤其是形制怪异的大船,切勿轻易接战,立刻回报!”陈蚕下达了命令。

大明水师在济州岛建立了前沿据点,如同一颗探入迷雾的棋子,小心翼翼地审视着这片因吴桥的介入而变得愈发波澜云诡的海域。

与此同时,岛津义弘带领的水师也回到了鹿儿岛。

岛津义弘站在船头,目光死死地钉在越来越近的鹿儿岛港上。

离开朝鲜战场时满腔的复仇怒火,在历经多日航行后,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如同被不断添柴的熔炉,烧得他五脏六腑都在灼痛。

他想象过家园被毁的惨状,但当他真正看清眼前的景象时,那超越想象的残酷现实,还是一瞬间抽干了他全身的力气,让他几乎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