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锦鲤厨娘在边关的团宠日常 > 第124章 未雨绸缪,京城暗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4章 未雨绸缪,京城暗涌

朝堂上的争论刚结束,圣旨一下,整个京城官场都跟着动了起来。

太子萧景睿在东宫坐镇,每天召集户部、工部的官员开会,忙得团团转。

陆沉也领了京畿护卫的差事,调派人手,保证试点村子的安全,同样是天不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来。

比起来,镇北侯府的后院,反而最是安静。

天黑后,一辆青布马车从侯府侧门开出来,拐了几个弯,停在知味轩的后巷。

林小鱼戴着兜帽,在翠儿的搀扶下,熟门熟路的从后门进了酒楼。

周掌柜早就等着了,看到她来,忙弯腰行礼,亲自带她上了顶楼,推开一扇藏在博古架后面的暗门。

门后是一间密室,没什么华丽的摆设,墙上挂满了地图和账本,空气里是墨水和檀香的味道。

田二井正站在一张大地图前,手里摇着他那把玉骨扇,听到声音,回过头来,桃花眼一弯。

“小鱼儿,你可算来了,我等得脖子都长了。”

林小鱼摘下兜帽,直接走到他身边,眼神锐利的看着地图。

那是一张苍梧王朝的全境地图,上面用红色和黑色的笔画了很多记号。

“太子殿下那边已经动手了,”

林小鱼直接开口,语气里有点担心,“但我总觉得不稳妥。推广薯蓣,种苗是关键;做干菜,货源是命脉。这两样要是只靠官府临时调配,或者指望老百姓自己想办法,根本不够用。田二井,我半个月前让你办的两件事,怎么样了?”

田二井听了,夸张的“唉”了一声,用扇子虚点了点她的额头:“我的小财神奶奶,你这是信不过我?你以为我这几天光顾着喝茶听戏了?”

他收起扇子,指着地图上的两个地方,语气里满是得意。

“看这,河北道,还有这,山东道。跟你当初想的一样,这两个地方去年雨水多,山货最多,而且当地大家族势力大,官府的手没那么好伸进去。早在你提醒我,让我留意钦天监那帮老头子脸色的时候,我就让德顺传信出去了。”

他的指尖在地图上划过一条线,就像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我田家的商队,已经把这两个道所有能找到的薯蓣种苗,还有品质好的干蘑菇、干笋、干豆角,全都买下来了。现在,东西正分批往京城运,就藏在我城外的几个庄子里,账做得很好,谁也查不到!”

林小鱼紧绷的嘴角终于上扬,眼睛一下子亮了:“你动作这么快?那时候朝堂上可还什么动静都没有呢!”

“嗨,等你们朝堂上那帮老大人吵出个结果,黄花菜都凉了。”

田二井嗤笑一声,又摇起扇子,一副“全都听你指挥”的表情,“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抢占先机。我虽然不懂什么天象,但我信你的判断。你说天象不对劲,可能有大旱,那这些能填肚子的东西,肯定会变得非常值钱。与其到时候跟人抢,不如现在就悄悄备好。你只管把你的压缩饼方子研究好,这原料的事,我包了。”

看着田二井那副吊儿郎当却又自信满满的样子,林小鱼总算放下心来。

她庆幸自己交了这么一个靠谱的朋友。

“田二井,”她真心实意的感叹,“你这个朋友,真没白交。”

田二井眉毛一扬,凑过来小声说:“那是。不过说真的,我囤了这么多货,等灾情一过,转手一卖……啧啧,那得赚多少?”

看着他那一脸财迷的样子,林小鱼忍不住笑了出来,心里的担心一下子全没了。

……

与此同时,三皇子府。

书房里只点了一盏灯,光线很暗,空气里有股冷香味。

萧景琰穿着一身黑色的常服,脸色难看的坐在桌案后,手里慢慢转着一个白玉扳指。

心腹幕僚躬身站在旁边,声音压得很低:“殿下,太子今天已经派工部的人去了京郊西山下的几个村子,测量土地,说是要挖深井,给抗旱做准备。”

“挖井?”

萧景琰冷笑一声,笑声在安静的房间里特别刺耳,“真是蠢。我那个好哥哥,还真信了一个厨娘的鬼话。他以为挖几个坑,就能跟老天爷对着干了?”

他站起来,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黑漆漆的夜空,眼神轻蔑又狠毒。

“让他们去折腾。挖井又费时又费力,就算挖出几口井,又能浇多少地?根本没用。真正的要害,从来都不是水,是粮食。”

幕僚心里一寒,低头听着。

“传我的令下去。”

萧景琰的声音变得冰冷,“通知我们安插在各大粮行的所有掌柜,立刻开始,不计成本,暗中高价收购市面上所有的粮食!京城、通州、保定,周边州府的,一粒米都不要放过!”

幕僚大吃一惊,猛地抬头:“殿下,这……这么做,粮价肯定会暴涨!户部尚书张维是太子的人,这么大规模的粮食调动,恐怕瞒不过他,到时候朝廷查下来……”

“恐慌?”萧景琰慢慢转过身,嘴角勾起一丝残忍的笑,“我就是要他们恐慌!张维?他查又怎么样?全城的粮商都在涨价,他能把所有人都抓起来吗?等旱情再重点,地里收不上来粮食,太子挖的那几口破井也没用的时候,老百姓才会发现,手里没粮,那才叫惨。”

他一步步走回桌案前,手指在冰凉的桌面上敲了一下,发出“笃”的一声。

“到时候,我那个仁慈的太子哥哥,面对着成千上万没饭吃的流民,他拿什么来救灾?拿土吗?”

萧景琰的眼神透着一股疯劲,他好像已经看到了那个画面:太子没办法,急得焦头烂额,在父皇面前丢尽了脸,而他,则成了手握所有人性命的救星。

“等到那个时候,我再开仓放粮,一斗米,就能换来万民跪拜。父皇也会看到,谁才是真正能为他分忧、能稳住这江山的儿子!”

幕僚被他话里的狠毒惊得后背发凉,不敢再多说,只能颤着声音答应:“是,属下……这就去办。”

“去吧。”

萧景琰挥了挥手,重新坐下,目光幽幽的盯着灯火下自己修长的手指,低声自语,像是在对空气说话,又像是在对自己保证。

“告诉他们,做得干净点。我要让陆沉和那个不自量力的女人亲眼看着,他们费尽心机想救的人,最后是怎么因为一碗米,而跪在我脚下求我的。”

灯芯“噼啪”一声爆开,跳动的火光,照得他脸上的笑容有些吓人。

窗外,京城的夜依旧平静,但这平静下面藏着的危险,比即将到来的大旱更加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