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玫瑰的故事的幸福生活 > 第78章 慵懒的日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锡林浩特的晨光,似乎都比别处要慵懒几分。它不再是需要追赶的号角,而是像温润的流水,悄无声息地漫过窗台,爬上床沿,最终将相拥而眠的两人温柔地包裹。

没有闹钟,没有行程表,甚至连“今天要做什么”的念头都显得多余。张陆桉先醒了过来,生物钟还残留着往日都市生活的印记,但身体却诚实地留恋着被窝的温暖和怀中的柔软。他微微低头,黄亦玫还沉睡着,呼吸均匀悠长,脸颊泛着健康的红晕,几缕碎发调皮地贴在她的额角和脸颊。他没有动,生怕惊扰了这片宁静,只是静静地看着,感觉时间仿佛凝固成了透明的琥珀,而他们就是被完美封存在其中的两只相依的小虫。

直到阳光变得有些刺眼,黄亦玫才在他怀里动了动,像只慵懒的猫咪,发出一声无意识的嘤咛,缓缓睁开眼。对上他含笑的眸子,她先是懵懂地眨了眨,随即嘴角便弯起一个心照不宣的、满足的弧度。

“早……”她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像羽毛轻轻搔过他的心尖。

“早。”他回应,声音同样低沉温柔,“睡得好吗?”

“像昏过去一样。”她诚实地说,带着点小小的得意,往他怀里又蹭了蹭,寻找着最舒适的位置,丝毫没有起床的意思。

这便是他们在这座草原小城“定居”生活的开端——赖床。听着窗外渐渐嘈杂起来的人声、车声,感受着阳光在房间里的移动,偶尔低声交谈几句,更多的时候只是沉默地依偎,享受着肌肤相贴的温存和心灵相通的宁静。直到饥饿感最终战胜了惰意,他们才像完成一项重大仪式般,慢吞吞地起身。

洗漱也变得漫长。并肩站在洗手台前,镜子映出两人同步刷牙的滑稽又温馨的画面。白色的泡沫沾在嘴角,她会恶作剧地蹭一点到他脸上,引来他无奈的纵容和反击。水声,电动牙刷的嗡嗡声,和他们偶尔抑制不住的笑声,交织成平凡早晨最动听的乐章。

早餐往往简单至极,有时是酒店提供的,有时是张陆桉下楼去附近小店买回来的蒙古馅饼和奶茶。而真正的“上午场”,是在房间外那个小小的、私密的阳台上展开的。

那里并排放置着两张铺着柔软垫子的藤编躺椅,成了他们这几天最钟爱的“王座”。沏一壶当地产的砖茶,或者冲两杯速溶咖啡,他们就能在那里耗上一整个上午。

黄亦玫通常会抱着一本从酒店书架上随意取来的、关于蒙古族传说或者草原生态的书,但往往看不了几页,注意力就会被天空流云的变幻、楼下街道行人的百态,或者仅仅是身边人平稳的呼吸声所吸引。书搁在膝头,目光却已放空,神游天外。

张陆桉则更常戴着耳机,有时处理一些积压的工作邮件,有时只是闭目养神,听着舒缓的音乐,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听,只是让思绪像草原上的风一样,自由来去。

他们并非一直交谈。更多的时候,是陷入一种舒适的、共享的沉默。但这种沉默与孤独截然不同。它是有温度的,是充盈的。偶尔,其中一人会忽然开口,指向天边一朵奇特的云,或者分享一个刚冒出来的、毫无意义的念头。

“你看那朵云,像不像一只打哈欠的羊?”

“刚才突然想到,我们好像已经很久没有‘赶时间’了。”

“嗯。”

“这种感觉……真好。”

简单的对话,像投入平静湖面的小石子,漾开一圈圈温柔的涟漪,然后一切又重归宁静。阳光暖洋洋地照在身上,驱散了清晨的微凉,催生出一种微醺般的倦意。有时,黄亦玫看着看着书,头一歪,便会靠着躺椅再次沉入梦乡。张陆桉会悄悄放下手机,拿起旁边椅子上叠好的薄毯,轻轻为她盖上,然后继续守在一旁,看着她安睡的容颜,觉得这便是世间最值得守护的风景。

午睡醒来,已是日头偏西。他们会终于舍得离开他们的“巢穴”,进行一天中唯一称得上“活动”的项目——漫无目的的散步。

不依赖导航,只凭着直觉在小城的街巷里穿行。他们走过售卖各种蒙族特色商品、挂着成吉思汗画像和蒙古刀的小店;走过飘出浓郁奶香和肉香的食品铺子;走过喧闹的、充斥着蔬菜水果和日常用品的小市场。

他们像两个好奇的探险家,对一切都充满兴趣。会为一顶工艺精美的蒙古帽驻足良久,讨论着它复杂的纹样可能代表的意义;会蹲在路边,看一个老阿妈用熟练的手法制作奶皮子;会因为闻到一股奇特的香味,而循着味道找到一家藏在深巷里的、家庭作坊式的奶食店,然后像发现宝藏一样,买上一点新鲜的奶嚼口或者酸酪蛋子,边走边尝。

黄亦玫对那种带着原始发酵气息的、口感醇厚而略带腥气的奶制品接受度很高,张陆桉则要皱着眉头才能咽下一小口,引得她咯咯直笑。

“这才是生活的味道,”她举着那个小纸杯,像举着圣杯,“没有被过度加工和包装过的,土地的味道。”

张陆桉看着她被阳光晒得微微发红的脸颊和亮晶晶的眼睛,忽然觉得,那让他皱眉的味道,似乎也变得可以忍受,甚至带上了一丝奇异的甜。

他们也会走到城市边缘,看着近在咫尺的、再次变得辽阔起来的草原。与之前驾车穿越时不同,此刻他们是静止的,像是两个被放置在巨大画布边缘的点。他们看着牧人骑着摩托车驱赶羊群归圈,看着夕阳将草甸染成一片温暖的金黄,看着天地间那种亘古不变的、缓慢而有力的节奏。

“我们好像……变成了这里的一部分。”黄亦玫轻声说,感受着晚风拂面。

“不是好像,”张陆桉握住她的手,“是我们允许自己,成为了这里的一部分。”

夜晚,他们有时会在外面找家小馆子解决晚餐,有时则干脆叫外卖回房间。褪去了白日的喧嚣,夜晚的房间变得更加私密和温暖。

他们会一起窝在沙发上看一部老电影,或者只是各自看书、玩手机,但身体某一部分必定是挨着的——她的脚搁在他的腿上,或者他的手臂揽着她的肩。不需要时时刻刻的交流,仅仅是这样物理上的靠近,就能带来巨大的心安。

洗澡也成了一件可以慢悠悠进行的事情。浴室里传来哗哗的水声和隐约的哼歌声,是生活最踏实的声音。

当一切安静下来,两人再次躺回那张承载了他们无数慵懒时光的大床上时,身体是放松的,精神却是一种饱足后的愉悦。

“感觉我们像两个被世界遗忘的人。”黄亦玫在他怀里,听着他稳健的心跳,喃喃道。

“不是遗忘,”张陆桉纠正她,手指缠绕着她的发丝,“是我们主动选择暂时离开了那个喧嚣的世界。在这里,时间是我们自己的。”

他们回顾着这什么“正事”都没干的一天,却发现记忆里充满了细节——阳光的温度,云朵的形状,奶食的香味,老阿妈脸上的皱纹,彼此相视而笑的瞬间……这些看似无用、无目的的时间碎片,拼凑出的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幸福。

在这种极致的“慢”与“空”里,一些在都市繁忙中被忽略的感知力,正在悄然恢复。他们对彼此的气息、体温、微小的情绪变化,都变得异常敏感。一个眼神便能读懂对方是想继续安静还是需要交谈,一个细微的动作便能明白对方是渴了还是冷了。

这种默契,并非来自于刻意的磨合,而是在这共同“虚度”的光阴里,自然生长出的、如同呼吸一般本能的东西。

几天下来,他们皮肤上似乎都浸染了锡林浩特阳光和风的味道,步伐变得更加沉稳,眼神变得更加清澈。这场看似“停滞”的休整,并非旅程的间隔,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深入。它让他们从外在风景的追逐,转向内心世界的梳理与共建。

在这个草原环绕的小城里,在这张躺椅上,在这个房间里,他们用“无所事事”的方式,将彼此的生命,更深、更紧地编织在了一起。时间不再是需要填充的容器,而是他们共同呼吸的空气。而这段被凝固在“琥珀”中的日子,将成为他们未来漫长岁月里,抵御一切喧嚣与疲惫的、最温柔的能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