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最后一个周五,北京城笼罩在一层薄薄的寒雾中。建筑院的玻璃幕墙在朦胧的日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黄亦玫抱着一个纸箱,站在大楼门前,深深吸了一口气。
纸箱里装着她这半年来的工作痕迹:一叠精心绘制的设计草图,几本写满笔记的专业书籍,同事们送的可爱小摆件,还有那张她第一天实习时拍的工作证。箱子的重量恰到好处,既不太沉,也不至于轻得让人忽略这段时光的存在。
真的决定了吗?张陆桉站在她身边,轻声问道。
黄亦玫转过头,对他露出一个坚定的微笑:嗯,想得很清楚了。
这是她实习期的最后一天。按照惯例,研究院会在下班后为实习生举办一个小型的欢送会。但今天,黄亦玫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决定要宣布。
电梯缓缓上升,她的心跳也随之加速。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但却是她经过数月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项目组的办公室里已经布置好了欢送会的场地。长桌上摆满了零食和饮料,墙上挂着祝黄亦玫前程似锦的横幅。同事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天,气氛轻松愉快。
我们的小玫瑰来啦!项目组长李工第一个看见她,热情地招呼道。
黄亦玫笑着走过去,将纸箱放在自己的工位上。这是她最后一次坐在这里了,想到这里,心里不禁泛起一丝酸楚。
欢送会正式开始,李工代表项目组发言:亦玫这半年来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她不仅专业能力出色,工作态度更是认真负责。特别是艺术中心那个项目,她的设计创意为我们团队增色不少。
同事们纷纷点头附和,几个平时与黄亦玫关系要好的年轻设计师更是用力鼓掌。
下面请亦玫来说几句吧。李工将话筒递给她。
黄亦玫接过话筒,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这些朝夕相处的面孔,此刻都带着真诚的祝福望着她。她的心跳得更快了。
首先,我要谢谢这半年来大家的照顾和指导。她开口,声音微微发颤,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段经历对我来说非常珍贵。
她停顿了一下,深吸一口气: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和思考,我发现自己可能并不适合建筑师这个行业。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她,包括站在角落里的张陆桉。
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黄亦玫继续说道,语气渐渐坚定,我热爱设计,热爱创造美的事物。但建筑设计的限制太多,很多时候不得不为了实用性而牺牲艺术性。我希望能找到一个更自由、更能发挥创意的工作环境。
她看着同事们理解的目光,心中的紧张渐渐消散:所以,我打算往美术设计的方向发展。这可能意味着要从头开始,但我相信这是适合我的道路。
短暂的沉默后,李工第一个开口:亦玫,说实话我很意外。你的建筑天赋有目共睹,如果继续在这个行业发展,一定会有所成就。
但是,他话锋一转,人生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既然你已经想清楚了,我们支持你的决定。
这番话像是打开了闸门,同事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其实我大学时也迷茫过,资深设计师王姐说,重要的是听从内心的声音。
以后要是需要美术设计方面的合作,记得第一个找我们啊!年轻的李设计师开玩笑地说。
黄亦玫感动地看着大家。原本以为会遭遇质疑和劝说,没想到收获的却是理解和支持。
就在气氛渐渐回暖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周士辉站在门口,脸色有些复杂。
周工?黄亦玫有些意外。周士辉已经调离这个项目组很久了,没想到他会来参加她的欢送会。
听说你今天实习结束,周士辉走进来,语气平静,来送送你。
他的目光在黄亦玫脸上停留了片刻,又很快移开。张陆桉敏锐地注意到,那眼神中有一闪而过的痛楚。
欢送会继续进行,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这半年来的趣事。黄亦玫被同事们拉着拍照,收到各种小礼物,气氛温馨而感人。
周士辉独自坐在角落,端着一杯红酒,目光始终追随着黄亦玫的身影。有好几次,他似乎想要上前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
张陆桉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理解周士辉此刻的矛盾心情——既想挽留,又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资格。
去跟她说几句话吧。张陆桉走到周士辉身边,轻声说道。
周士辉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张陆桉会主动跟他说话。
作为师兄和导师,你应该给她一些祝福。张陆桉的语气很平静。
周士辉沉默片刻,终于站起身,向黄亦玫走去。
师兄。黄亦玫看到他,露出真诚的微笑。
听说你决定转行做美术了?周士辉问道。
嗯,想试试看。
其实...周士辉欲言又止,你在建筑设计上真的很有天赋。如果是因为其他原因...
不是的,黄亦玫摇摇头,语气坚定,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建筑很好,但它不适合我。
周士辉注视着她,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明白,黄亦玫说的是实话。这个决定与任何人都无关,只与她的内心有关。
既然如此,他终于露出释然的微笑,祝你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
谢谢师兄。
两人的对话很简短,却仿佛完成了一次重要的告别。周士辉退回角落,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欢送会接近尾声时,黄亦玫拉着张陆桉的手,再次向众人致谢:谢谢大家这半年来的照顾。虽然我要离开建筑行业了,但希望以后还能和大家保持联系。
那是一定的!同事们纷纷回应。
亦玫,李工代表项目组送上一份礼物,这是大家凑钱买的数位板,听说做美术设计用得上。
黄亦玫接过这份贴心的礼物,眼眶不禁湿润了:谢谢大家,我会好好用的。
张陆桉站在她身边,感受到她微微颤抖的手。他知道,这一刻对黄亦玫来说既是不舍,也是解脱。
请大家放心,张陆桉开口,声音沉稳有力,我会支持亦玫追求自己的梦想。相信以她的才华和努力,无论在哪一行都能取得成功。
这番话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认同。几个女同事更是羡慕地看着黄亦玫,为能找到这样理解和支持自己的伴侣而感到高兴。
欢送会在温馨的氛围中结束。同事们一一与黄亦玫拥抱告别,留下各自的联系方式,叮嘱她一定要保持联系。
当最后一位同事离开后,黄亦玫长舒一口气,转向张陆桉:我们走吧。
走出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大门,夜色已经降临。北京城的灯火次第亮起,将这个冬夜点缀得温暖而明亮。
黄亦玫抱着纸箱,与张陆桉并肩走在人行道上。路旁的银杏树早已落光了叶子,光秃秃的枝干在路灯下投下斑驳的影子。
感觉怎么样?张陆桉轻声问。
像是卸下了一个重担,黄亦玫说,语气中带着释然,又像是结束了一个重要的章节。
但新的章节就要开始了。
是啊。她停下脚步,抬头望着他,谢谢你一直支持我。如果不是你,我可能没有勇气做出这个决定。
张陆桉接过她手中的纸箱,空出的手紧紧握住她的手:因为我相信你。相信你的选择,也相信你的能力。
两人继续向前走,路过一家美术馆。橱窗里正在展示当代艺术展的宣传海报,鲜艳的色彩在夜色中格外醒目。
下周开始,我就要正式找工作了。黄亦玫说,可能会经历一段困难时期,你准备好了吗?
随时准备着。张陆桉微笑,别忘了,你现在可是有专属顾问的人。
她笑了,笑声在清冷的空气中格外清脆。
回到公寓,黄亦玫将纸箱放在客厅的茶几上,开始整理里面的物品。每一件东西都带着回忆:那本被翻旧了的《建筑空间组合论》,记录着她初入行时的认真;那叠画满草图的设计稿,见证了她无数个加班的夜晚;同事们送的小礼物,承载着半年来建立的情谊。
张陆桉为她泡了一杯热茶,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她小心翼翼地整理这些纪念品。
当她拿起那张工作证时,手指在上面轻轻摩挲了很久。
舍不得?他问。
有一点。她诚实地说,毕竟是我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
但它不是最后一份。张陆桉握住她的手,前方还有更适合你的工作在等着。
黄亦玫点点头,将工作证仔细地收进一个文件夹里。这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下周我要开始准备作品集了,她说,可能要闭关一段时间。
需要我做什么?
陪着我就可以。她靠在他肩上,只要知道你在身边,我就有勇气面对任何挑战。
窗外,一轮明月悄然升起,清辉洒满人间。在这个看似平凡的冬夜,一个年轻的女孩做出了改变人生轨迹的决定。她有迷茫,有不安,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
而在这个决定背后,始终有一个坚定的身影,默默地支持着她,守护着她。
黄亦玫知道,前路或许不会一帆风顺。转行意味着从零开始,意味着要面对未知的挑战。但她不再害怕,因为她已经找到了内心的方向,也找到了可以携手同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