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在大唐苟活 > 第22章 面见历史人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眼睛,并不如何炯炯怒瞪,反而微微内敛,但开阖之间,精光闪烁,如同暗夜里划过的电芒,带着一种久居上位、执掌生杀大权所带来的不怒自威。

这便是尉迟敬德了。样貌与他在后世一些较为写实的古画上看到的,竟有七八分相似,只是眼前这人,那股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历经百战淬炼出的煞气与威严,是任何画作都无法摹拟的。

文安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呼吸都为之滞涩。他飞快地垂下眼睑,不敢再看。

尉迟宝林向帐内众人一一抱拳行礼,态度恭敬:“见过阿爷,见过程叔叔,段叔叔……”他每报出一个称呼,文安的心就往下沉一分。能被尉迟宝林如此称呼的,恐怕都是如今大唐军中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今天真是捅了名将窝了。

“阿爷,这便是昨日在战场外发现,并出手救了刘三宝性命的少年,文安。”尉迟宝林侧身,将文安稍微让出半步。

帐内静了一瞬。

随即,一个洪亮得如同敲破锣般的声音率先响起,带着浓重的山东口音:“哦?就是这小娃子?看着还没俺老程的腰高,细胳膊细腿的,真能把刘三宝那浑小子从阎王爷手里抢回来?”

文安偷偷抬眼瞥去,说话的是个坐在尉迟敬德下首的壮汉,豹头环眼,虬髯如戟,身材比尉迟敬德还要魁梧一圈,此刻正瞪着铜铃大眼,毫不客气地上下扫视着他,目光里充满了怀疑与好奇。

“程老匹夫,你小声点,可别将娃儿吓坏了。”尉迟恭开口骂了一声那大汉,姓程的大汉也立即反驳道:“黑铁匠,俺老程向来如此,别以为你打了个大胜仗就能在俺老程面前耀武扬威!换作俺老程,打得一定比你好。”

程姓,地位与尉迟恭不相上下,此人是谁,呼之欲出,定是程咬金无疑了,文安心中不禁苦笑。

尉迟恭闻言,勃然大怒,喝道:“老匹夫,你要是不服气,咱们现在就出去大战三百回合……”

见二人吵得脸红脖子粗的,其他人就连尉迟宝林都见怪不怪,显然这样的场面已经是司空见惯,文安却被这样的场面搞得大气都不敢出。

二人争吵了好半晌才停了下来,之后,尉迟恭转头对文安说道:“少年人,抬起头来。”尉迟敬德的语气还算平和,但那种命令式的口吻让人无法抗拒。

文安艰难地再次抬头,目光与尉迟敬德接触了不足半秒,便迅速滑开,落在对方战袍的领口处。

“不必惊慌。”尉迟敬德似乎看出了他的恐惧,语气放缓了些许,“刘三宝是宝林的兄弟,亦是某麾下悍卒。你救了他,便是于我军中有功。听宝林言,你叫文安?何方人氏?”

又来了。盘问。文安心里哀叹,但知道这一关无论如何躲不过去。他深吸一口气,将之前对尉迟宝林说过的那套说辞,以更加结巴、惶恐的语气重复了一遍:山里庄子,突厥人屠村,侥幸逃脱,躲入深山,刚出来就撞见厮杀……

他说话的时候,始终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身上那件破麻衣的衣角,将一个惊魂未定、懵懂无知的乡下孤儿形象扮演得淋漓尽致。

他甚至刻意在描述庄子位置和“阿爷阿娘”细节时,表现得含糊不清,带着哭腔,仿佛不愿回忆那惨痛经历。

帐内众人静静地听着,没有人打断。但文安能感觉到那些目光依旧停留在他身上,带着各种意味。

当他提到自己用骨管吸出堵塞物、又用针线缝合伤口时,他明显听到几声压抑的抽气声。那个姓程的壮汉更是“啧”了一声,嘟囔道:“乖乖,拿针线缝人肉?听着都他娘的瘆人!”

文安说完,帐内再次陷入短暂的沉默。

尉迟敬德手指轻轻敲击着座椅扶手,目光深邃,看不出信了还是没信。半晌,他才缓缓开口:“如此说来,你并非医者,所用之法,只是乡野所见?”

“是……是……”文安连忙点头,声音细若蚊蚋,“小人……不懂医术,就是……就是见过村里老人这么救溺水的娃……”

“嗯。”尉迟敬德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随即话锋一转,“无论是否医者,你能临危不乱,施以援手,救人性命,这便是难得。刘三宝今晨已能进水,医官言,若无你昨日之举,他断无生理。此功,某记下了。”

文安心里稍微松了半口气,但另外半口气还悬着。他知道,重点要来了。

果然,尉迟敬德紧接着便道:“如今军中,伤患颇多。随军医官人手有限,手段亦有时而穷。你虽非医者,但既有此救急之能,某欲请你往伤兵营一行,协助救治伤患,不知你意下如何?”

他的语气听起来是商量的口吻,但那双眼睛里的意思却很清楚:这不是商量,是命令。

文安眼前一黑,差点当场晕厥。伤兵营?让他去伤兵营?他连看到刘三宝那伤口都差点吐出来,让他去面对成百上千的各种创伤?这比直接杀了他还难受!

他几乎是本能地就想拒绝,嘴唇哆嗦着,搜肠刮肚地想找借口:“大……大将军……小人……小人实在不懂医术,昨日……昨日只是侥幸,胡乱施为……怕……怕耽误了军爷们的伤势……”

“诶!文兄弟何必过谦!”尉迟宝林在一旁插话,用力拍着他的后背,差点把他拍趴下,“你那法子虽看着吓人,但管用啊!伤兵营里多是外伤,止血缝合最是要紧!你去帮把手,总能多救回几条性命!”

那个被尉迟宝林称为“段叔叔”的,一个面容精悍、眼神锐利的将领也开口道:“小子,军中男儿,刀头舔血,受伤乃是常事。能多一分活命的机会,没人会嫌弃。你既有此手段,便当尽力施为。救得一人,便是积一分阴德,亦是为我大唐保存一份战力。”他话语倒是客气,但眼神里的审视意味丝毫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