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北境战神 > 第38章 冰海银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奥斯陆的冬雪裹着北极圈的寒风,吹过维京遗址的船形墓碑群。张斌踩着没过脚踝的积雪,指尖摩挲着爷爷“藏锋”1986年的旧照——照片里,年轻的爷爷站在最大一座船形墓碑前,碑身刻着的唐代宝相花纹样在雪色中若隐若现,与遗址最新出土的唐纹银饰拓片完全吻合,照片背面“冰船启路,银饰为钥”的字迹,早已被联盟标注为核心线索。

“张先生,我是莉娜,挪威考古队领队。”一位裹着驯鹿皮大衣的女学者走来,手中捧着个桦木盒,“祖母是你爷爷当年的极地向导,她临终前留下这个,说‘持鹰徽者至,方敢启盒’。”桦木盒打开,里面是卷兽皮地图,地图上用墨线和银粉勾勒着北极航线,标注着“白令海峡—挪威海”的关键航点,航点旁的鹰形印记与张斌胸前的鹰徽严丝合缝,落款“藏锋 1986”墨迹如新。

最大的船形墓碑前,考古队已搭建好恒温帐篷。墓碑底座的冰层下,隐约可见金属光泽。苏婉清对照兽皮地图,发现墓碑侧面的维京符文里混着三个唐代篆字:“通北极”。“爷爷的提示是‘银饰为钥’!”她将遗址出土的唐纹银饰嵌入篆字空缺处,冰层突然发出轻微的碎裂声,墓碑底座缓缓下陷,露出一个冰封的石室入口,入口岩壁刻着罕见的双语铭文——中文“郑和北极航记”与维京古北欧语“东方商船之证”。

石室内部被冰层覆盖,中央的石台上,一口鎏金铜匣被冻在冰柱中。王浩操控低温解冻设备小心作业,铜匣逐渐显露真容:匣身雕刻着郑和宝船与维京长船共航冰海的浮雕,宝船船帆上的“大明”二字与长船船首的奥丁神像纹样交相辉映。张斌将爷爷留下的银质船锚吊坠插入匣盖的鹰形锁孔,铜匣“咔嗒”一声开启,里面躺着两物:一枚刻有宝相花纹的唐纹银饰(与遗址出土的恰好成对),一卷用防水油布包裹的《郑和北极航海日志》。

“这是改写航海史的铁证!”苏婉清颤抖着展开日志,“日志记载永乐十三年,郑和率分船队从白令海峡进入北极圈,利用北极星与洋流导航,与维京部落达成贸易,这对银饰就是当时的通商信物!”日志末尾附着张航线图,标注着“冰岛冰洞藏瓷,证航迹终点”的字样。王浩突然惊呼:“石室入口有震动!是‘北欧古物掠夺者’!他们是伪史学派的北欧分支,要抢日志和银饰!”屏幕上显示十多个热源正冲破考古队的外围警戒。

“联盟极地救援队还有十五分钟抵达!”伊万诺夫立刻搬来石室的冰制供桌堵住入口,“我和当地安保队员守入口,用低温烟雾弹拖延;王浩快速扫描日志内容备份;张斌带莉娜和文物从冰道撤,苏婉清负责保护银饰!”话音刚落,入口处传来冰层碎裂的巨响,掠夺者头目带着手下冲进来,举着破冰镐嘶吼:“把航海日志交出来!绝不能让东方人改写北极航海史!”

张斌将日志和银饰装进特制保温箱,拉着莉娜冲向石室深处的冰道——这是爷爷1986年勘察时发现的逃生通道,直通遗址外的峡湾。苏婉清握紧爷爷留下的黄铜匕首,精准挑落对方手中的破冰镐,同时大喊:“王浩!启动冰道崩塌装置!”石室顶部的冰锥瞬间坠落,暂时挡住掠夺者的追击。王浩则在最后一刻完成日志备份,跟着众人钻进冰道。

冰道出口的峡湾旁,莉娜早已安排好破冰船等候。张斌刚踏上甲板,就看到掠夺者的雪地摩托队追来,摩托上的火箭筒正对准破冰船。“他们要炸沉船只!”船长立刻启动破冰模式,船只朝着远处的联盟破冰船驶去。伊万诺夫和王浩此时也突围赶来,王浩操控无人机投放电磁弹,雪地摩托的发动机瞬间熄火,联盟救援队的直升机恰好赶到,将残余掠夺者全部制服。

安全抵达奥斯陆后,莉娜翻开祖母的日记,指着其中一页:“1986年,你爷爷找到这个石室后,为防止掠夺者抢夺,故意将其中一枚银饰留在遗址,制造‘证据不足’的假象,还帮我们在石室周围设置了冰制机关。”日记里夹着张老照片,年轻的“藏锋”与莉娜的祖母站在冰封的石室前,身后是修复冰道的维京工匠,“他还捐出护宝酬劳,资助维京文化的保护与研究。”

当晚,在联盟的极地研究中心,王浩破解了掠夺者的通讯记录,发现他们的终极目标是冰岛的冰洞文物——那是郑和船队留在北极圈的最后一批通商凭证,包括一批带有维京纹样的唐代彩瓷。“他们计划炸毁冰洞,让郑和北极航迹的最后证据永远消失!”王浩的屏幕上出现冰洞的卫星图,“冰洞位于冰岛瓦特纳冰川下,地形复杂,易守难攻。”

第二天清晨,联盟破冰船驶离奥斯陆港,朝着冰岛方向进发。张斌站在甲板上,看着北极圈的极光在天际划出绚丽的弧线,手中的对牌银饰在极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苏婉清走到他身边,将联盟总部的指令递给她:“总部让我们联合冰岛科考队,提前进入冰洞取出文物,设伏等待掠夺者,彻底端掉他们的北欧据点。”

伊万诺夫正调试极地作战装备,检查防冻枪械的性能:“冰岛科考队已经在冰洞入口搭建了基地,还帮我们准备了冰下潜水装备,这次一定让他们有来无回。”王浩则在绘制冰洞的三维地图,标注出可能的伏击点:“我已经解析了爷爷日志里的冰洞机关记录,里面有暗河与通风口,适合我们隐蔽部署。”

破冰船穿越北极圈时,海面浮冰逐渐增多,远处的冰川在阳光下泛着幽蓝的光芒。莉娜指着远处的一座冰山:“祖母说,那座冰山就是当年郑和船队停靠的地方,维京人称之为‘东方商船之山’。”张斌翻开《郑和北极航海日志》,最后一页是郑和的亲笔题跋:“海无界,商有道,文明无间,天下大同。”

夕阳西下时,破冰船抵达冰岛瓦特纳冰川附近。张斌将对牌银饰放在甲板的展台上,宝相花纹在余晖中与极光交相辉映。他握紧手中的鹰徽和银质船锚吊坠,知道冰洞的任务将是证明郑和北极航迹的关键一战,赢了,就能填补世界航海史的空白;输了,这段伟大的航迹将永远被埋没。但有身边的战友、联盟的支持和爷爷的精神指引,这场守护北极航迹的决战,他们必将胜利,让东方商船的传奇在冰海之上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