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玄幻魔法 > 大秦:始皇修仙法力无边 > 第10章 抽象化翻译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胡亥的“抽象话翻译器”:当艺术评论脱下皇帝的新装

就在李斯的“离婚冷静期”任务包让元宇宙怨侣们闻风丧胆,嬴政的防窥力场将泡泡文明变成行走马赛克,蒙恬的军训套餐成为企业员工年度噩梦之际,大秦帝国的艺术“鬼才”——公子胡亥,终于也在科技领域投下了一颗震撼弹, albeit 是以一种他完全未曾预料的方式。

胡亥近来的心情,如同他的画作一般,充满了混沌与纠结。他的艺术创作,从早期的《奔日之蛾》到后来的《马赛克之海咏叹调》,始终在元宇宙评价界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一边是“舔狗文明”无条件的追捧(主要看题材),另一边则是专业艺术评论家们那些晦涩难懂、让他云里雾里的评价。

什么“解构了后现代主义视觉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什么“在色彩的非线性叙事中探寻存在主义的虚无”,什么“笔触间充满了对秩序的反叛,却又在混沌中构建了新的超验逻辑”……

胡亥挠着头,看着这些长篇大论,内心只有一个念头:“他们到底是在夸我,还是在骂我?”

这种理解上的隔阂,让他颇为郁闷。他渴望更直接、更纯粹的反馈,就像市井百姓看到他的画,会直接说“这啥玩意儿?”或者“颜色挺扎眼”那样。于是,一个奇思妙想在他那颗充满艺术狂想的脑袋里诞生了:既然人话听不懂,那就创造一个能把那些高深评论“翻译”成人话的工具!

他召集了一群不得志的(或者说,脑回路比较清奇的)方士与程序员,投入重金,开发出了一款名为 “亥亥真言镜” 的灵网应用,俗称胡亥抽象话翻译器。

这款翻译器的核心功能,就是利用大数据和某种玄学算法,将艺术评论家们那些佶屈聱牙的专业术语、隐喻、象征,一键转换成简单粗暴、直击本质的“大实话”。

翻译器一经推出,立刻在艺术圈乃至整个灵网引发了海啸般的效应。

首先遭殃的是那些曾经高度评价(或者说,用复杂语言包装过)胡亥作品的评论家。

某着名评论家发表在《灵网艺术评论》上的千字雄文,被翻译器瞬间解析:

· 原文: “胡亥公子此作,打破了传统透视的桎梏,以多维空间叠印的手法,营造出一种令人晕眩的沉浸感,仿佛引领观者步入一场意识的迷狂。”

· 翻译器输出: “画得歪七扭八,看得人头晕想吐。”

另一位评论家关于《马赛克之海咏叹调》的深度分析:

· 原文: “艺术家巧妙地利用了力场干涉这一意外元素,将其转化为对数字时代视觉暴力与信息模糊化的深刻隐喻,马赛克在此不再是遮蔽,而是成为了刺目的存在本身。”

· 翻译器输出: “把父皇搞出来的bUG当成了素材,晃眼睛。”

这还不算完,翻译器很快将“毒舌”范围扩大到了所有艺术领域。

对一位以色彩浓烈着称的魔法少女画师:

· 原文: “色彩饱和度高亢,充满了生命原初的张力与激情。”

· 翻译器输出: “颜色用得跟打翻了调色盘似的,太艳俗。”

对一位追求极简主义的硅基生命雕塑家:

· 原文: “形式极度精简,剥离了一切冗余,直抵物质与精神的本质。”

· 翻译器输出: “抠门,料都没用够,一根铁棍插块板。”

对泡泡文明的集体气泡诗:

· 原文: “流动的、不确定的形态,蕴含着瞬息万变的诗意与集体无意识的共鸣。”

· 翻译器输出: “一群肥皂泡在那儿自嗨。”

起初,普通网民们觉得这玩意儿简直是互联网瑰宝,充满了拆穿皇帝新装般的快感。灵网上到处都流传着各种艺术评论被翻译器“扒皮”后的搞笑截图。“亥亥真言镜”用户量激增,胡亥看着后台数据,得意洋洋,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促进艺术“真诚”交流的大好事。

然而,风暴很快降临。

最先崩溃的不是评论家,而是艺术家本人。

那位被评价为“打翻调色盘”的魔法少女画师,看到翻译结果后,当场魔法失控,把自家工作室炸成了彩虹色。她在灵网上哭诉:“我知道我色彩用的大胆,但‘艳俗’?!这翻译器比恶评还伤人心啊!”

那位“抠门”的硅基雕塑家,逻辑核心差点因为“侮辱性词汇”而烧毁,连续蓝屏了三个元宇宙日。

就连泡泡文明也感受到了成吨的伤害,一群泡泡抱在一起“噗噜噗噜”地哭,气泡表面都起了皱。

用户投诉如同雪片般飞向开发团队和胡亥的府邸,核心内容高度一致:

“求下架这个破翻译器!它翻译出来的话,比胡亥公子的原作还伤艺术家的自尊!”

“原作好歹还能让人脑补出点深意,这翻译器直接一棍子打死,连幻想的余地都没有了!”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这哪里是‘真言镜’,分明是‘毁梦机’!”

“胡亥公子,求求您收了神通吧!我们以后一定好好写评论,说人话!”

甚至连一些曾经给予胡亥作品正面评价的评论家也站出来抗议,认为翻译器粗暴地曲解了他们的本意,破坏了艺术批评的生态,让原本可以“友好交流”的艺术圈,变成了“互相伤害”的修罗场。

胡亥自己也没落着好。有人用他的翻译器去翻译那些吹捧他作品的“舔狗文明”评论:

· 原文: “公子画作中奔放的笔触,犹如宇宙初开之混沌,蕴含着无尽生机与大道至理!”

· 翻译器输出: “胡乱涂鸦,看不懂,但因为是殿下画的,所以牛逼!”

胡亥:“……” 他感觉自己的艺术灵魂也受到了重击。

最终,这场闹剧在嬴政AI一句“胡闹,禁之”的旨意下,草草收场。“亥亥真言镜”被强制下架,数据封存。胡亥被罚闭门思过,顺便为蒙恬的军训元宇宙设计一套新的、不那么“抽象”的 camouflage 图案(这对他而言或许是另一种惩罚)。

经此一役,元宇宙的艺术评论界风气为之一“振”。评论家们写文章时,不得不尽量使用更平实、更精准的语言,生怕哪天又冒出个什么翻译器,把自己精心构建的评论体系扒得底裤都不剩。艺术家们也变得神经质,看到任何评论都想试着“翻译”一下,看看背后是不是藏着“画得稀烂”的意思。

胡亥的“抽象话翻译器”虽然昙花一现,却意外地成为了悬在艺术圈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着他们:说人话,保平安。 而胡亥公子,则再次用他独特的方式,证明了他在搅动元宇宙风云方面,拥有着不逊色于其艺术创作的、惊人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