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方一凡重回十八岁,爆宠我的英子 > 第273章 最后的冲刺,高考生们的奋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3章 最后的冲刺,高考生们的奋斗

高三的时光,如同被按下了加速键。

当一模的喧嚣尘埃落定,日子便以一种既规律又紧绷的节奏向前推进。

窗外的梧桐树从抽芽到枝繁叶茂,蝉鸣声一日响过一日,都在无声地宣告着:终点线,近了。

书香雅苑的空气里,除了高考倒计时的硝烟味,还弥漫着一种别样的、带着点慵懒的甜蜜气息——那是属于两位准妈妈的。

宋倩的孕期反应渐渐平稳,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带着点“特权感”的懒散。

曾经雷厉风行的金牌讲师,如今常常穿着宽松的棉质长裙,歪在自家客厅宽大柔软的沙发里。茶几上放着洗净的水果和温热的牛奶,手边摊开的不是教案,而是育婴杂志或轻松的散文集。

童文洁则成了这里的常客,两位孕龄相近的闺蜜,仿佛找到了最舒适的同盟。她们的话题从育儿经、孕期食谱,到吐槽各自老公的笨手笨脚,再到回忆当年自己高考的趣事。

由于先怀孕一个月,童文洁显怀更明显些,行动间多了些小心翼翼,宋倩则仗着“经验丰富”(实际上和童文洁半斤八两),常常笑着指点。

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映照着她们分享水果、轻抚孕肚、时而低笑的温馨画面。两个小生命在腹中的律动,成了这段高压时光里最温柔的回响。

而乔卫东,这位曾经被贴上“不靠谱”标签的爸爸,在经历复婚、妻子再次怀孕后,仿佛被按下了人生的重启键。

他笨拙却无比认真地开始承担起“家庭煮夫”的重任。厨房,这个他以前敬而远之的地方,成了他的新战场。

他虚心向方圆取经,把“做饭”这件事硬生生搞成了“科研项目”。手机里存满了方圆发来的菜谱和步骤图,购物App的浏览记录里全是新鲜的食材和煲汤的砂锅,每天雷打不动地为宋倩煲汤。

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偶尔糊锅,到后来也能端出一碗卖相和味道都尚可的滋补汤品。

虽然宋倩偶尔,还是会嫌弃他盐放多了或者火候不对,但看着他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忙得满头大汗、一脸认真的样子,眼底的笑意总是藏不住。

乔卫东的“顾家”,不再是嘴上说说,而是落在了每日的汤羹饭食里,落在了主动承担的家务琐事中,笨拙却温暖。

高三的最后一段跑道,冲刺的气息已浓得化不开。

对于春风六子,以及无数高三学子而言,每一天都像在重复着相似的节奏:

天未亮的晨读,堆成山的试卷,密密麻麻的笔记,晚上熬夜学习后疲惫,却依旧明亮的眼神。

所有人则在这最后的关头,进行着近乎极限的冲刺。

方一凡,每天按部就班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课堂上配合复习节奏,偶尔则用来“发光发热”——给季杨杨开小灶,帮乔英子梳理重点,给王一笛解答疑难,甚至偶尔还能给林磊儿提供点解题新思路(虽然常常被林磊儿用更严谨的方式“优化”)。

乔英子斗志昂扬,母亲再次怀孕似乎给她注入了额外的能量,让她在学习的战场上更加专注和坚韧。

黄芷陶一如既往地沉稳高效,查漏补缺,将状态调整到最佳。

林磊儿则进入了一种近乎“无我”的境界,知识体系在他脑中早已融会贯通,他需要做的,只是保持精确和稳定。

王一笛在艺考成功的巨大保障下,文化课冲刺也毫不松懈,目标明确,动力十足。

而季杨杨,则成为了这最后冲刺阶段最耀眼的“进步之星”。

如此强大频率的复习,以及不断的模拟考试当中,大型的全校模拟考试,也将继续到来

一模后的二模,自然如约而至。

这场考试的难度,堪称“地狱级”,远远超出了高考的标准。

其目的,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地锤炼学生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在真正的高考场上,面对任何难题都能保持冷静。

在如此强大高难度的考试之下,学生们的压力不用说。

考场上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笔尖划过试卷的沙沙声带着前所未有的沉重。

当成绩揭晓,榜首依然是那个令人仰望的名字——林磊儿,720分。紧随其后的,是乔英子!712分。她再次力压方一凡,荣登年级第二!这个成绩,是她天赋与努力的双重证明,也印证了宋倩的“孕事”并未让她分心,反而成了她更进一步的动力。

方一凡看着乔英子闪闪发亮的眼睛,比自己考了第一还高兴,至于方一凡,则是考了708分,而黄芷陶的成绩居然飙升到了706分。距离超越方一凡,似乎也不算远了。

王一笛在一模考试未进600分,但是二模成绩,居然比一模,只低了3分,可见其厉害!

而季杨杨的成绩,则让所有人为之侧目!在难度如此逆天的二模中,他竟考出了584分!

这比他之前的成绩有了质的飞跃,充分证明了方一凡等人的特训和他自身的拼命卓有成效。

紧随其后的三模,难度回归到与一模相当的水平。排名格局基本稳定,林磊儿、乔英子、方一凡、黄芷陶牢牢占据前列。

季杨杨的成绩则再次向上攀升,定格在610分!这个分数,已经稳稳达到了优秀线,进入他理想大学的目标专业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他的眼神里,充满了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和希望。

同时,王一笛后来居上,三模成绩,直接飙升到621分。这个成绩,作为一个已经几乎稳入北电,复习强度大为降低的艺考生来说,非常强悍了。

最后的四模,更像是高考前的一次温柔抚慰。试卷难度大幅降低,老师们意在让学生们放松心态,带着信心走进考场。春风拂面,考场里的气氛也轻松了许多。成绩出来,自然是一片“喜报”。

季杨杨的名字后面,赫然写着625分!

从最初的基础班挣扎,到如今能在相对简单的模拟中考出这个分数,他完成了令人惊叹的蜕变。

这每一分的提升,都浸透了他深夜的汗水,凝聚了学霸天团的倾力相助,更承载着他对病中母亲最深沉的慰藉与承诺。

伴宿四模的结束,教室后墙上的倒计时牌,那鲜红的数字,刺眼地显示着:距离高考,仅剩15天。

最后的号角,已然吹响。这段漫长而短暂的征途,即将抵达终点。

书香雅苑的灯火,春风中学的教室,将见证这群少年少女们,为青春和梦想,做最后的、最炽热的燃烧。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凝滞的紧张,却又孕育着破茧成蝶的期待。

最后的冲刺,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