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方一凡重回十八岁,爆宠我的英子 > 第552章 春风六子,一起吃麻辣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52章 春风六子,一起吃麻辣烫

傍晚时分。

方一凡和乔英子手牵着手,再次敲响了季杨杨和陶子家的门。

这次开门的是季杨杨,他已经换上了一身舒适的居家服,精神看起来比下午好了很多。

“休息得怎么样?”乔英子探头笑着问。

“缓过来不少,”季杨杨侧身让他们进来,“陶子在换衣服,马上好。”

话音刚落,黄芷陶就从卧室走了出来,也换上了一身轻便的衣裳,脸上带着清爽的笑容:“走吧?我都快饿扁了!方一凡,你这次准备带我们去吃什么大餐?米其林还是黑珍珠?”

她故意调侃道,知道以方一凡的性格,肯定会安排得很有“仪式感”。

方一凡闻言,神秘地嘿嘿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大餐?那必须是大餐!保证让你们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乔英子在一旁抿嘴偷笑,似乎知情,却也不点破。

季杨杨挑眉,带着点好奇:“哦?听起来很有料啊?不会是把你那辆保时捷卖了请我们吃满汉全席吧?”

“那不能!车可是我的命根子!”方一凡夸张地捂住胸口,随即大手一挥,“走吧!到了你们就知道了,绝对惊喜!”

四人下楼,再次坐上保时捷。方一凡开车,载着满车的期待和猜测,穿梭在华灯初上的北京街道。

车子没有驶向任何一家看起来富丽堂皇的高级餐厅,反而七拐八绕,钻进了一条他们高中时常来的、充满烟火气的小吃街。

最终,车子在一个不太起眼的街角停下。方一凡指着前面一家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冒着滚滚热气的小店,得意地宣布:“到了!就是这儿!‘刘老大麻辣烫’,咱们高中时的老据点!”

陶子和季杨杨看着那熟悉的、有些斑驳的招牌,以及店里店外坐着的、大多是他们这个年纪的年轻人,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相视一眼,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方一凡!你可真行!”陶子笑得弯下了腰,“这就是你说的大餐啊!”

季杨杨也忍俊不禁,用力拍了下方一凡的后背:“我还以为你真要下血本了呢!搞了半天,是回归初心啊!”

方一凡理直气壮,一边领着他们往里走,一边振振有词:“那些大鱼大肉、精致料理有什么意思?又贵又吃不饱,还得端着架子。哪有这儿自在?再说了,咱们现在本质上还是穷学生(虽然他们显然不算),得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最重要的是,这里可是承载了我们多少青春回忆啊!你们忘了,当年下课,咱们几个偷偷溜出来,围着一个小锅,抢肉抢菜的日子了?”

他这番话,瞬间勾起了所有人的回忆。

乔英子笑着点头:“是啊,那时候觉得这儿的麻辣烫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东西。”

“而且经济实惠,”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非常适合方一凡这种抠门的家伙!”

众人回头,只见王一笛和林磊儿也到了。

王一笛打扮依旧时尚靓丽,挽着林磊儿的胳膊,一来就精准吐槽方一凡。

林磊儿则还是那副腼腆斯文的样子,推了推眼镜,笑着跟大家打招呼:“表哥,表嫂,杨杨,陶子。”

“哟!笛笛和磊儿来啦!快找地方坐!”方一凡熟络地招呼着,丝毫不在意王一笛的吐槽,“我这叫会过日子,懂不懂?”

六个人好不容易在店里角落拼了一张大桌子坐下。熟悉的、带着花椒和辣椒焦香的热浪扑面而来,耳边是嘈杂的人声和咕嘟咕嘟的煮菜声,充满了市井的活力与温暖。

“来来来,别客气,自己去拿盆选菜,老规矩,各拿各的,最后一起算!”方一凡俨然一副东道主的架势。

六个人纷纷起身,拿起不锈钢盆和夹子,涌向那摆满了各式菜品的大冰柜。

长长的保鲜柜里,各种蔬菜、豆制品、菌菇、丸类、肉类琳琅满目,浸在清亮的汤底里,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方一凡目标明确,直奔荤菜区,夹起大量的牛肉卷、羊肉卷、各式肉丸,嘴里还念叨着:“肉!必须得多吃肉!补充能量!”

乔英子则更注重均衡,挑选了不少绿叶蔬菜、木耳、豆皮,又拿了几串她最爱的鱼豆腐和海带结,看到方一凡盆里堆积如山的肉,忍不住提醒:“方猴儿,你少吃点肉,多吃点菜!”

季杨杨拿菜很干脆,偏向于一些口感扎实的,比如午餐肉、鹌鹑蛋、宽粉,动作利落,颇有他开车时的风格。

黄芷陶细心地看着标签,挑选了一些看起来新鲜干净的蔬菜和菌菇,还拿了一些适合女生吃的、像紫薯丸子这类甜甜的小吃。

王一笛一边选一边挑剔:“这个丸子淀粉好像有点多……哎,这个青菜看起来挺水灵的……”她虽然嘴上挑剔,但盆里的东西也不少,显然也很享受这个过程。

林磊儿则显得有些选择困难,每拿一样都要仔细看看,计算着热量和营养搭配似的,最后在王一笛的催促下,才加快速度选了一些常规的菜品。

选好菜,交给老板称重、算钱、加上特制的汤底和调料,六个号码牌被放在他们桌上。

等待的过程中,大家喝着店里免费的、带着一股炒米香的荞麦茶,热络地聊了起来。

话题自然而然地又回到了李萌老师身上。

“你们说,李老师到底会生个男孩还是女孩啊?”王一笛率先挑起话头,她总是对这类话题充满兴趣。

“我猜是女孩!”方一凡立刻接话,“像李老师一样,聪明、厉害,将来又是清华的苗子!”

乔英子反驳:“万一像潘老师呢?性格温和,运动神经发达,也挺好的。”

陶子捧着温暖的茶杯,笑着说:“我觉得无论男孩女孩,只要健健康康的就好。舅舅和舅妈都是很好的人,他们的孩子一定会很幸福。”

季杨杨点点头,表示同意:“潘老师肯定是个孩子王,以后带着小家伙打球跑步,想想那画面就挺温馨。”

林磊儿推了推眼镜,突然冒出一句:“从遗传学角度来说,父母双方的基因会共同作用,性格、相貌、智商都是多基因共同影响的结果,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他一本正经的学术分析,把大家都逗笑了。

“磊儿,吃个麻辣烫你还要搞科研啊!”方一凡笑着打断他。

王一笛嗔怪地拍了林磊儿一下:“你就不能说点接地气的!”

林磊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闭上了嘴。

这时,热气腾腾的麻辣烫陆续上桌了。

六个大大的、冒着红油和香气的大碗摆在面前,里面浸满了各自精心挑选的食材,让人食欲大开。

“哇!太香了!”陶子深吸一口气,脸上写满了满足。

“开动开动!”方一凡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

六个人围坐一桌,埋头对付着自己碗里的美食,时不时从别人碗里夹一筷子自己感兴趣的尝尝,气氛轻松又热闹。

“方一凡,你这个牛肉卷给我一片!”

“英子,你的鱼豆腐好吃吗?给我一个!”

“杨杨,宽粉给我留点!”

“笛笛,你这个丸子是什么馅的?”

在分享食物和欢声笑语中,仿佛时光倒流,又回到了那个穿着校服、为了一道数学题争得面红耳赤、也为了一碗麻辣烫而心满意足的青葱岁月。

他们聊着现在的学业,吐槽着遇到的奇葩事,分享着未来的规划,也回忆着高中时代的糗事和趣闻。

方一凡自然是活跃气氛的主力,乔英子和陶子不时补充细节,季杨杨偶尔毒舌吐槽,王一笛负责“挑刺”和时尚点评,林磊儿则时不时冒出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专业见解”。

小小的麻辣烫店里,这桌年轻人的欢声笑语格外引人注目。

他们之间那份历经时光淬炼、愈发深厚的友谊,如同这碗麻辣烫一般,食材丰富,滋味浓郁,热气腾腾,温暖着彼此的心,也构成了他们青春中最宝贵、最鲜活的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