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科幻小说 > 星宇之境,本源王权 > 第207章 星宇 B 晶态探测与混沌附着:跨星宇联盟的协同探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7章 星宇 B 晶态探测与混沌附着:跨星宇联盟的协同探索

跨星宇联盟成立第 15 天,星韵草甸联盟总部的 “跨星宇探索指挥中心” 内,淡蓝的全息屏上正循环播放星宇 b 的遥感影像 —— 整片星宇被淡白的晶态山脉覆盖,山脉间的能量晶体随未知规律闪烁,屏幕角落的混沌信号强度条从 0.2hz 缓慢跳至 0.3hz,辛明的指尖在屏幕上划过暗晶区的标注:“信号轨迹与晶态本源密集区完全重合,且暗晶区的信号波动是明晶区的 3 倍,推测混沌流与晶态环境存在特殊关联。”

墨维芽将一只暗物质精灵放在探测仪旁,精灵体表的淡黑粒子与星宇 b 的晶态能量模拟信号产生共振,屏幕上浮现出 “周期性晶震曲线”:“星宇 b 每 30 分钟会爆发一次 0.4hz 的晶震,常规设备在这种震荡下会短路,必须做晶态适配改造。”

星萌芽看向全息投影中星宇 A 首领沧澜的身影:“星宇 A 有应对活性混沌流的经验,这次探索需要你们的暗物质技术支援;星宇 b 的本地守护者晶澈已传来地图,我们按‘明晶区探路 - 暗晶区查源’的路线推进,联盟总部同步调配应急能量。”

会议结束后,“晶态适配型探索舰” 的改造进入冲刺阶段 —— 陨维芽的车间内,淡蓝的液态本源能量(星宇 A 提供)与淡金的反混沌能量(原星宇提供)在容器中交融,制成 “晶震缓冲剂”;她将缓冲剂注入探测仪核心,再用淡灰的岩维能量加固仪器外壳:“这样能抵御 0.6hz 以下的晶震,暗晶区的强震还需靠防护盾。”

墨维芽则在探索舰外壳喷涂 “暗物质 - 晶态混合涂层”—— 她将暗物质粒子与星宇 b 的晶态样本(晶澈远程传输)研磨成粉,混合成淡黑涂料,“这层涂层能吸收部分晶震能量,还能增强暗物质精灵的信号接收范围。”

辛明的算法优化也取得突破 —— 他在 “混沌信号识别算法” 中加入 “晶态能量滤波模块”,通过模拟晶震频率,提前过滤干扰信号:“现在就算在晶震爆发时,信号识别率也能保持 70% 以上,足够定位混沌源。”

3 天后,探索舰在星韵草甸启航,身后跟着星宇 A 的 2 艘 “暗物质支援舰”(满载 200 单位暗物质能量)。驶入跨星宇通道时,晶澈的远程影像出现在舰桥屏幕上:“星宇 b 的明晶区能量稳定,适合建立临时基地;暗晶区的晶震会伴随‘晶尘风暴’,能见度不足 100 米,你们一定要注意防护。”

当探索舰驶出通道,星宇 b 的景象瞬间填满舷窗 —— 淡白的晶态山脉连绵不绝,山峰顶端的能量晶体反射着星宇光,空气中漂浮的细小晶粒随晶震轻轻颤动。辛明的探测仪刚开机,屏幕就因晶震出现乱码,数据跳动不止。“启动抗晶震防护盾!” 陨维芽按下控制键,舰体外层的淡蓝防护盾泛起涟漪,与晶震产生对冲,探测仪的屏幕逐渐稳定:“当前位置:明晶区边缘,坐标(x32,Y18),混沌信号强度 0.32hz,晶震周期 28 分钟 \/ 次,比晶澈说的还短 2 分钟。”

联合探索队在明晶区的一片平坦晶原上,建立起 “临时探索基地”—— 墨维芽释放 3 只暗物质精灵,精灵们四散飞行,体表的淡黑粒子在地面投射出淡黑光点,标注出晶震强度的分布:“基地 1 公里范围内,晶震强度最高 0.45hz,最低 0.3hz,适合布设设备。”

沧澜带领星宇 A 的暗物质学者,搭建起 “暗物质能量站”—— 淡黑的能量从支援舰输送至站体,通过转化模块变为适合探测设备使用的能量;辛明则拿着 “晶态探测仪”,对周边的晶态岩石进行扫描,突然停下脚步:“看这里!” 探测仪屏幕上,一块淡白晶岩的表面,覆盖着一层肉眼难辨的淡金薄膜,“这是附着型混沌流,含活性因子,能量强度 0.35hz。”

他用常规的暗物质 - 反混沌混合能量清除薄膜,可 1 小时后复查时,淡金薄膜竟重新出现在晶岩表面。“是‘混沌 - 晶态共生吸附’!” 墨维芽立刻采集样本,在实验舱内分析,“混沌因子嵌入了晶态能量的分子间隙,形成了稳定的复合体,常规能量只能剥离表层,无法清除深层因子。”

晶澈远程传来解决方案:“用星宇 b 的晶态本源能量与暗物质能量混合,按 1:1 比例,能破坏复合体结构!我已传输晶态能量的参数,你们可以模拟制备。” 陨维芽按参数调配能量,注入改造后的 “便携清除装置”,再次对准晶岩 —— 淡黑与淡白交织的能量覆盖后,淡金薄膜彻底消失,2 小时后复查,未出现二次附着,辛明的检测仪显示 “清除效率 92%,混沌因子残留 0%”。

探索队决定向明晶区与暗晶区的交界处推进,探查混沌信号的源头。可刚行驶 5 光年,探索舰突然剧烈震动 —— 舰体的晶震警报响起,辛明的监测屏显示 “强晶震来袭,强度 0.6hz,预计持续 5 分钟!” 抗晶震防护盾的能量从 100% 骤降至 75%,暗物质能量站的传输接口甚至出现细微裂纹。

“注入晶震缓冲剂!” 星萌芽的指令果断,陨维芽通过管道将缓冲剂注入防护盾核心,盾体的淡蓝光逐渐明亮,能量回升至 90%;沧澜则带着学者,用星宇 A 的液态能量修复接口,防止暗物质泄漏;辛明的屏幕突然弹出新预警:“暗晶区方向,10 个‘混沌晶簇’正朝我们移动,直径 10 米,能量强度 0.5hz,预计 1 小时后抵达!”

混沌晶簇是附着型混沌流的聚合体 —— 淡白晶簇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淡金混沌层,随晶震不断脱落,形成混沌粒子雾。联合探索队快速布防:墨维芽在探索舰周围布设 “暗物质感应线”,形成直径 1 公里的包围圈;陨维芽将 10 台清除装置按环形排列,组成 “清除带”;律维芽(留守原星宇)通过跨星宇通道,同步 6 个锚点的能量频率,为探索舰补充防护盾能量。

1 小时后,混沌晶簇抵达感应线范围 —— 墨维芽触发开关,淡黑能量从感应线中爆发,像绳索般缠绕住晶簇,使其移动速度减缓 50%;陨维芽启动清除装置,淡黑 - 淡白能量形成的光网覆盖晶簇,淡金混沌层逐渐剥离,露出内部纯净的淡白晶核;辛明则用探测仪记录数据,“混沌晶簇的核心是晶态本源,混沌层是外部吸附形成的,清除后可作为纯净能量源使用。”

15 分钟后,10 个混沌晶簇全部处理完毕,探索舰周围的晶态环境恢复纯净。辛明的监测屏突然捕捉到一道强远古能量信号:“暗晶区深处 3 光年处,有远古跨星宇文明的印记信号,与雾隐星域的本源契约印记同源!信号强度 0.6hz,与混沌信号完全重叠,是实验遗址!”

就在探索队准备深入暗晶区时,联盟总部的紧急预警传来:“星宇 b 的晶震出现异常,周期从 28 分钟缩短至 10 分钟,强度升至 0.8hz,暗晶区的混沌信号增强至 0.4hz,继续深入可能遭遇不可控风险!”

星萌芽权衡后决定:“记录实验遗址坐标,采集暗晶区的混沌样本,返回临时基地。星宇 b 的混沌流特性复杂,需要联合联盟制定更详细的攻坚计划,不能冒进。”

探索队按计划撤离,返程途中,辛明的团队解析混沌样本,发现 “星宇 b 的混沌因子含‘晶态适配基因’,能快速适应晶态环境,这也是二次附着的原因;实验遗址的信号中,含‘混沌控制实验’的残留数据,推测远古文明曾尝试用晶态能量控制混沌流,最终失控导致混沌扩散。”

回到临时基地后,联合探索队向联盟总部提交 “星宇 b 初探报告”,提出三项核心建议:1研发 “晶态 - 暗物质混合清除技术”,批量生产适配型清除装置;2在明晶区建立 “跨星宇监测站”,实时监控混沌与晶震动态;3邀请星宇 b 守护者加入联盟,共享本地环境情报,协同制定遗址探查计划。

联盟总部当天批复:10 天内调派原星宇与星宇 A 的技术团队,支援监测站建设;接纳星宇 b 为联盟第 36 个成员,晶澈作为代表参与联盟决策;星宇 b 实验遗址的深入探查,定为联盟下月核心任务。

章节结尾,探索舰准备返回原星宇,晶澈通过跨星宇通道,将一枚 “星宇 b 晶核样本”(明晶区最纯净的晶态能量)传送至舰上:“这枚晶核能帮助你们优化设备,星宇 b 的所有守护者,都期待与联盟携手,彻底清除混沌威胁。” 墨维芽留下 2 只暗物质精灵,作为监测站的 “混沌预警信使”;辛明则将星宇 b 的监测数据接入跨星宇共享系统,36 方联盟成员可实时查看。

夜幕下,探索舰驶离星宇 b,舷窗外的淡白晶态山脉逐渐模糊,跨星宇通道的淡蓝光带像一条纽带,连接着这片晶态星海与联盟的核心。辛明的监测屏显示 “星宇 b 混沌信号稳定 0.38hz,晶震恢复 28 分钟周期,监测站建设准备进度 20%,星宇 c 混沌信号 0.1hz(无异动)”。

星萌芽站在舰桥,手中的晶核样本与跨星宇共生徽章产生柔和的 “晶态 - 共生共振”,样本表面的淡白光与徽章的七彩光交织。她知道,星宇 b 的初探只是跨星宇联盟守护之路的又一步,远古实验遗址的秘密、附着型混沌流的根除、星宇 c 的潜在隐患,还有更多未知的星宇等待探索,但只要联盟的 “多元共生” 信念不变,就能跨越所有挑战。

辛明的监测屏最后一次更新数据:“星宇 b 初探完成度 60%,跨星宇监测站准备 20%,混沌特性解析 40%,联盟成员 36 方(星宇 b 待正式加入)—— 跨星宇的守护,从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无数星海携手,共同筑起永恒的共生防线。” 远处的星空中,探索舰的淡蓝尾焰划破黑暗,朝着星韵草甸的方向返航,也朝着更广阔的跨星宇守护未来,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