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龙志炼 > 第209章 寒潭照影 剑魄犹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故道斜阳

离了山神庙,天色已晚。桑干河的浊水在暮色中泛着暗红的光,仿佛凝固的血块。萧寒夫妇与苏愚等人留在庙中暂歇,只放了两个精壮的汉子护送龙志炼一行人,取道返回寒渊观。龙志炼一手牵着青骓马,一手抱着沉睡的阿月,梅映雪则牵着另一匹马,跟在他身侧。阿月在梦中还攥着那朵干枯的茉莉花,小脸恬静,呼吸均匀,全然不知周遭的险恶与即将踏上的故园之路。

山道崎岖,暮霭四合。龙志炼胯下的青骓马似乎也感知到主人的心绪,脚步放得甚缓。梅映雪轻声道:“阿炼哥,回寒渊观,你……心情如何?”她的语气轻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龙志炼仰头望天,残阳如血,将远方的山峦勾勒出一道道苍凉的轮廓。他想起了师父莫渊,想起了寒渊观昔日的晨钟暮鼓,想起了那些在剑锋上流逝的青春岁月。喉咙间一阵哽咽,他摇了摇头,声音有些沙哑:“不知道。是近乡情怯,还是……物是人非的感伤?或许,两者都有吧。”

梅映雪沉默片刻,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莫师叔若在天有灵,知晓你今日担当重任,定会为你骄傲的。”她顿了顿,又道:“而且,并非所有故人都已不在。至少,我们还在你身边。”

龙志炼心中一动,回头看了看梅映雪,又低下头看了看怀中的阿月。是啊,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份温暖,给了他莫大的支撑。他深吸一口气,握紧了腰间的剑柄,守暖剑的轮廓坚硬而熟悉,仿佛能汲取力量。“你说得对。”他轻声道,“我们都在。”

前行的路上,龙志炼刻意放慢了速度。他需要时间,需要整理思绪。寒渊观,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一座废弃的道观,那是他从小长大的地方,是承载了他所有少年时光与武学根基的所在。师父莫渊待他如亲子,传他武艺,教他做人。十年前那个血色的夜晚,熊熊烈火吞噬了一切,也几乎吞噬了他所有的希望。是师父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将他与年幼的师弟师妹们送出重围,自己却……想到这里,龙志炼的心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痛得几乎无法呼吸。

“阿炼哥,”阿月忽然在梦中呓语了一句,小手无意识地抓住了龙志炼胸前的衣襟,“……冷……”

龙志炼心头一颤,连忙勒住马,将阿月轻轻抱起,放在自己怀里,用外袍将她裹得更紧些。“阿月不怕,阿炼哥哥在。”他柔声安慰道,轻轻拍着她的背。小女孩咂了咂嘴,似乎安心了些,又沉沉睡去。看着阿月安详的睡颜,龙志炼心中的悲痛似乎被冲淡了一些。无论如何,他要守护眼前这个孩子,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

梅映雪策马靠近,递过一个水囊:“喝口水吧,赶路辛苦了。”她的眼神清澈,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龙志炼接过水囊,喝了一口,甘冽的清水滋润了干渴的喉咙,也让他混乱的心绪稍稍平复。“谢谢你,映雪。”他由衷地说道。

梅映雪微微一笑,笑容如同月光下的清泉:“我们是同伴,不是吗?”她顿了顿,又道:“前面似乎有炊烟,看方向,应是快到寒渊观了。”

龙志炼抬眼望去,果然,在西沉的夕阳余晖中,前方不远处的山坳里,升起一缕淡淡的青烟。那烟不似寻常人家的袅袅炊烟,带着几分萧瑟,几分苍凉,却也真切地预示着,他即将踏足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二)故园残垣

又行了约莫半个时辰,天色彻底暗了下来,星子开始在天幕上闪烁。寒渊观终于出现在眼前。

没有想象中的断壁残垣,也没有预想中的荒草丛生。眼前的寒渊观,竟是大致完整的。虽然不复当年的鼎盛景象,许多殿宇的屋顶已经坍塌,窗棂破损,杂草丛生,但主体结构尚在。山门早已不知所踪,只余下一道残破的石阶,蜿蜒通向高处的主殿——玄元殿。殿门紧闭,门上的漆色大多剥落,露出斑驳的木色,门楣上“寒渊观”三个大字,也被风雨侵蚀得模糊不清,只余下些许痕迹,依稀可辨当年的风骨。

观前是一片空旷的广场,地面铺着青石板,缝隙里填满了枯叶和尘土。广场中央那口曾经终年不涸的“洗心井”,井口也被一块沉重的石板盖着,上面积满了厚厚的落叶。四周一片死寂,只有风吹过破败窗棂发出的呜呜声,像是亡魂的叹息。

龙志炼的心,随着马蹄声的临近,一点点沉了下去。这里,比他记忆中更加残破,也更加……安静。安静得令人心慌。

“真的是这里……”梅映雪也低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怅然。

护送的两个汉子将马拴在广场边缘一棵枯死的槐树上,其中一个年纪稍长的低声道:“龙少侠,萧大侠吩咐过,我们只送到这里。观里……情形不明,你们多加小心。”说着,两人对视一眼,抱拳行了一礼,便牵着马,缓缓退去,很快消失在暮色与废墟的阴影中。

偌大的广场上,只剩下龙志炼、梅映雪、阿月,以及那匹安静吃草的青骓马。秋夜的风带着凉意,卷起地上的枯叶,打着旋儿,发出簌簌的声响。

龙志炼深吸一口气,抱着阿月,率先走向玄元殿。梅映雪牵着马,跟在他身后。

越走近大殿,龙志炼的心跳越是急促。他能感觉到,这里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气息。不是阴邪,也不是杀气,而是一种……极其微弱的、熟悉的剑意。这剑意缥缈不定,似有似无,仿佛穿透了十年的时光,依然固执地守护着这片废墟。

“阿炼哥,”梅映雪忽然低声道,“你感觉到了吗?”

龙志炼点了点头,声音有些干涩:“嗯,是师父的剑意……似乎还残留着一些。”这发现让他心中稍稍安定,又平添了几分疑惑与激动。师父的剑意,怎么可能十年之后还存在?

他走到玄元殿门前,伸手轻轻推开那扇沉重的木门。门轴发出“嘎吱”一声令人牙酸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门开了,一股混合着尘土、霉味和淡淡檀香的气息扑面而来。

殿内一片漆黑,只有从破败窗棂透进来的几缕惨淡月光,勉强勾勒出殿内的轮廓。主殿正中,本应是供奉玄元祖师神像的位置,如今空空如也,只有厚厚的灰尘覆盖着布满蛛网的供桌。两侧的墙壁也已斑驳脱落,露出里面的泥胎。地上积满了厚厚的尘土,显然已有许久无人踏足。

龙志炼小心翼翼地抱着阿月走进殿内,梅映雪紧随其后,并警惕地注视着四周。阿月在龙志炼怀里动了动,似乎被这压抑的气氛惊扰,小声嘟囔了一句,又沉沉睡去。

龙志炼走到供桌前,指尖轻轻拂过厚厚的积尘。这里,曾是师父每日诵经礼忏的地方,是他少年时偷偷翻看杂书、偷吃供果的地方。往事历历,涌上心头,让他几乎无法自持。

“师父……”他低声喃喃,声音哽咽,眼眶有些发热。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只听“咻咻咻”数声锐响,数道乌黑的劲风,如同毒蛇出洞,从大殿深处疾射而来,直取龙志炼的要害!速度之快,角度之刁钻,显然是蓄势已久的杀招!

(三)暗箭难防

龙志炼反应何等迅捷!他虽心神激荡,但多年的武学修为早已深入骨髓。在劲风及体的瞬间,他猛地一旋身,怀中的守暖剑“呛啷”一声出鞘,化作一道暖金色的光华,犹如匹练横空,“叮叮当当”数声脆响,精准地将那数道劲风尽数格挡开!

火星四溅!

那些偷袭之物,竟是数枚闪着幽蓝光芒的透骨钉!钉身上刻着细密的符文,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诡异。

“什么人?!”梅映雪娇叱一声,腰间软剑“铮”然出鞘,剑光如练,护在龙志炼与阿月身前,警惕地望向劲风来处。

大殿深处一片漆黑,只有阴风吹过,卷起地上的灰尘,发出呜呜的声响,却不见敌人踪影。

龙志炼沉声道:“敌人埋伏在此,想是等候多时了!”他将阿月轻轻放在墙角一处相对干净的石阶上,让她靠墙坐着,叮嘱道:“阿月,别怕,老实待在这里。”阿月似乎被惊醒,睁开惺忪的睡眼,看到陌生的环境,又听到凶险的打斗声,吓得小嘴一瘪,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她很听话,紧紧抿着嘴唇,点了点头,小手紧紧攥着衣角,不敢出声。

“阿炼哥,你小心!”梅映雪回头看了阿月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担忧,随即又化为坚毅,剑尖指向黑暗,道:“我去看看!”

“一起!”龙志炼摇摇头,“敌人不止一个,分头行动危险。守住这里,看清虚实再说。”

他持剑而立,守暖剑的暖金色剑芒在黑暗中散发出柔和而坚定的光芒,驱散了周遭的部分阴森之气。他凝神感应,空气中除了刚才透骨钉带来的阴寒气息,还残留着另外一股……极其微弱,但却异常阴毒的气息,仿佛潜伏在暗处的毒蛇,稍一靠近便让人遍体生寒。

“小心,有阴毒之气。”龙志炼提醒道。

梅映雪点了点头,屏住呼吸,凝神细听。她的轻功本就比龙志炼略胜一筹,此刻更是将“踏雪无痕”的身法施展到极致,脚尖在微尘上一点,身形如燕,悄无声息地向大殿深处掠去。

龙志炼则持剑原地警戒,目光如电,扫视着每一个可能的藏身之处。他的“寒渊剑法”以守御见长,但此刻心系师门,面对偷袭,亦不由得生出几分凛冽的战意。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大殿深处除了阴风呼啸,再无其他动静。梅映雪也已掠到了神像原先所在的位置,除了满地狼藉,并无一物。

“奇怪,人哪里去了?”梅映雪低声传音道。

龙志炼心中一动,猛地想起刚才那股阴毒气息的来源,似乎并非来自大殿深处,而是……更下方?

他低头看去,只见供桌之下,阴影浓重。他心中一动,一个箭步欺身而前,守暖剑剑尖一沉,使出“寒江叠浪”的起手式“惊涛拍岸”,猛地向下一刺!

“噗嗤!”一声轻响,长剑没入泥土之中,随即传来一声压抑的痛哼。

紧接着,供桌下的阴影一阵蠕动,一个黑影踉跄着钻了出来,重重摔在地上。月光恰好从破窗照入,照亮了他的脸——是一个身穿黑衣,面容枯槁的中年汉子,左肩插着半截守暖剑的剑尖,鲜血汩汩流出。他右手紧握着一柄淬着蓝汪汪毒液的手弩,弩弦上尚有一枚未及射出的透骨钉。

“是……是你?”龙志炼看清此人面容,不由一愣,脱口而出。

这中年汉子,正是十年前参与围攻寒渊观,后来被师父莫渊重伤擒获,关押在地牢中的阴罗教护法之一,“断魂手”孙三!

孙三看见龙志炼,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惊愕,随即化为怨毒与疯狂,他咧开嘴,露出一口黄牙,嘶声道:“龙志炼……莫渊老贼的孽种!真没想到,你竟然没死!哈哈哈……真是老天有眼,让我孙三在此等候多时,正好取你性命,祭奠我死去的兄弟!”

龙志炼心头剧震。原来,这埋伏竟是阴罗教布下的!他们怎么会知道自己会回来?难道……山神庙里的人有问题?还是说,他们一直就在暗中监视?

他来不及细想,孙三虽然重伤,但毕竟是阴罗教高手,掌中毒功狠辣,不容小觑。他冷哼一声,手腕一抖,守暖剑剑尖寒光吞吐,便要结果了这仇人。

“住手!”

就在此时,梅映雪清叱一声,软剑如同灵蛇出洞,点向孙三握着毒弩的右手腕,阻止了他的动作。同时,她急声道:“阿炼哥,他有同党!刚才那几枚透骨钉,是从不同方向射来的!”

龙志炼闻言一惊,立刻挥剑扫向四周。果然,又有两道乌光从大殿角落的阴影里激射而出!龙志炼早有防备,守暖剑横扫格挡。“叮叮”两声,透骨钉再次被挡开,但那两道乌光在击中剑锋后,竟忽然炸裂开来,化作一片细微的蓝色粉末,随风飘散!

“不好!是毒粉!”梅映雪脸色一变,急忙屏住呼吸,拉着龙志炼向后跃开。

“桀桀桀……”黑暗中传来几声怪笑,“龙志炼,孙三只是诱饵!你们中了我的‘蚀骨散’,不出一个时辰,便会浑身溃烂而死!乖乖受死吧!”

话音未落,又是数道身影从不同的角落涌现,手持兵刃,将龙志炼和梅映雪围在中央。这些人个个身手矫健,出手狠辣,而且身上都散发着淡淡的阴毒气息,显然都是阴罗教的弟子。

其中一人,身材中等,鹰钩鼻,三角眼,眼神阴鸷,手中握着一柄鬼头刀,正是当日在桑干河芦苇荡中出现的那个刀疤脸——赤练堂的头目!

“是你?!”龙志炼又惊又怒。这些人竟然一直跟随着他们!从山神庙到寒渊观,阴罗教的爪牙竟是无孔不入!

刀疤脸狞笑道:“龙志炼,我们堂主说了,星髓匣和那小丫头,我们都要!今日你们既然自己送上门来,那就别想走了!一起上,杀了他们!”

众人大喝一声,挥舞着兵器,潮水般向龙志炼和梅映雪涌来。刀光剑影,毒雾弥漫,大殿内顿时陷入一片混战。

(四)剑守心澜

大殿之内,空间本就不大,此刻更是激斗正酣。阴罗教的弟子显然训练有素,配合默契,且个个悍不畏死,招招不离龙志炼和梅映雪的要害。更兼他们身怀阴毒功夫,出手间隐隐带有腥臭之气,稍有不慎,便可能被其侵体。

龙志炼手持守暖剑,将“寒渊剑法”施展到极致。守暖剑的剑身宽厚,剑招大开大合,却又暗含绵里藏针的巧劲。暖金色的剑芒在黑暗中不断亮起,时而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将敌人的攻势一一化解;时而又如涓涓细流,精准无比地点向对手的穴道或兵刃薄弱之处。

“铛铛铛……”金铁交鸣之声不绝于耳。火星四溅,剑气纵横。龙志炼以一敌众,却丝毫不落下风。他心志坚定,守得滴水不漏,正如他此刻的心境——外敌虽强,我自岿然不动。守暖剑的“守”字诀,在此刻发挥得淋漓尽致。

然而,阴罗教的“蚀骨散”并非虚言恫吓。那细微的粉末无孔不入,龙志炼虽然屏住呼吸,但战斗中难免有疏漏,仍有几缕粉末沾染在他的衣角和裸露的手臂上。初时并无异状,但渐渐地,他便感到皮肤传来一阵阵细微的麻痒,仿佛有无数细小的虫子在啃噬一般。同时,一股阴寒之气开始试图侵入他的经脉。

“阿炼哥,小心!”梅映雪软剑挥舞,如同穿花蝴蝶,剑光闪烁,逼退了两名围攻她的敌人。她见龙志炼神色略有凝滞,便知不妙,急声提醒。

龙志炼咬紧牙关,不敢怠慢。他知道,若不尽快驱除毒素,后果不堪设想。他一边奋力挥剑,一边暗自催动内力,试图将侵入体内的寒气逼出。守暖剑本身蕴含着师父莫渊留下的纯阳真气,此刻被他缓缓激发,一丝丝暖流在体内流转,与那阴寒之气相抗衡。

“噗!”一名阴罗教弟子瞅准空隙,一柄短刀刁钻地刺向龙志炼握剑的手腕。龙志炼反应极快,手腕一翻,守暖剑回封格挡,但那短刀上淬着的剧毒却趁机在他手背上划开了一道口子!

“嘶!”龙志炼闷哼一声,手背顿时传来一阵灼痛,伤口处迅速变黑,一股麻痒钻心蚀骨的剧痛蔓延开来。

“哈哈哈!中了我的‘五毒断魂砂’,看你还怎么嚣张!”那名弟子得意狂笑。

龙志炼心中一沉。这“五毒断魂砂”的毒性比刚才的“蚀骨散”更加猛烈霸道!他立刻运转内力,试图封锁伤口附近的经脉,但那毒素扩散的速度极快,手臂很快便感到一阵酸麻无力。

形势岌岌可危!

“阿炼哥!”梅映雪见状,俏脸失色,软剑一抖,使出梅家绝学“飞絮剑法”,剑招变得更加灵动飘逸,宛如漫天飞絮,纷纷扬扬,将两名敌人的兵器黏住,使其攻势一滞。她急声道:“你先退后,我来对付他们!”

龙志炼却摇了摇头,眼神坚定:“不行!要走一起走!”他深吸一口气,强忍着手臂的麻痒与疼痛,守暖剑光芒大盛,暖流奔涌,硬生生逼退了身前的数名敌人。“阴罗教想夺星髓匣,休想!今日不是你们死,就是我亡!”

他这般拼命,反而激起了阴罗教众人的凶性。刀疤脸狞喝一声:“给我上!杀了他,星髓匣就是我们的了!”

更多的敌人蜂拥而上,刀光剑影几乎将龙志炼完全笼罩。梅映雪心急如焚,她一人之力,终究难以同时顾及两人。眼看龙志炼的手臂已几乎完全失去知觉,身上也添了几处伤口,梅映雪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她猛地虚晃一招,逼退身边的敌人,随即身形一矮,贴着地面,如同狸猫般窜到龙志炼身侧,一把抓住他的手腕,低声道:“阿炼哥,你带阿月先走!我来断后!”

龙志炼一愣:“你……”

“别犹豫!”梅映雪眼神凛冽,“相信我!快走!”

就在此时,异变再生!

一直安静待在墙角的阿月,似乎被激烈的打斗吓坏了,小脸煞白,身体微微发抖。但此刻,她却忽然抬起头,指着大殿正中那片空旷的地面,用带着哭腔的声音喊道:“……阿娘……阿爹……你们别打了……”

她的声音清脆稚嫩,却仿佛带着某种奇异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紧接着,更加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只见阿月小手一挥,一道淡淡的蓝色光芒从她身上散发出来。光芒虽弱,却充满了某种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气息。大殿内原本混乱的气场,竟被这股蓝光缓缓抚平。那些原本攻击凌厉的阴罗教弟子,仿佛突然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动作变得迟缓,脸上露出惊恐和迷茫的神色。

尤其是那名手握鬼头刀的刀疤脸,更是如同见了鬼一般,手中的鬼头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指着阿月,结结巴巴地道:“……通……通幽眼……怎……怎么可能……”

龙志炼和梅映雪也是一惊。阿月的“通幽眼”,他们知道,但从未见过她主动施展,更不知道这双眼睛竟然还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这股蓝光,似乎并非纯粹的武功,更像是一种……天赋异能?

那股蓝光越来越盛,渐渐在大殿中央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晕。光晕之中,隐约浮现出两个模糊的人影,一男一女,男的儒雅,女的温婉,正对着阿月露出一丝慈祥的笑容。

“阿月……我的乖孙女……”

“阿月……别怕……”

断断续续的声音,仿佛从遥远的天际传来,带着无尽的思念与关爱,在大殿内回荡。

“爷爷……奶奶……”阿月喃喃自语,小脸上露出委屈和依恋的神色,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那些被蓝光笼罩的阴罗教弟子,如同被梦魇困住,呆立在原地,眼神涣散,手中的兵器也纷纷滑落。他们脸上的凶狠与狰狞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恐惧、迷茫,甚至……一丝解脱?

“怎么回事?”龙志炼惊疑不定地看着眼前这一幕,同时感到怀中那半块虎符微微发热,似乎与阿月身上的蓝光产生了某种奇妙的共鸣。

梅映雪也是一脸骇然,但她立刻反应过来,知道这是阿月的特殊能力被激发了。她急忙抱起惊魂未定的阿月,柔声道:“阿月不怕,没事的,爷爷奶奶在保护你。”

那股蓝光持续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便渐渐黯淡下去。光晕散去,人影消失,阿月也因为力竭而瘫软在梅映雪怀里,昏了过去。大殿内,只剩下那些如同木雕泥塑般的阴罗教弟子,以及手持守暖剑,脸色凝重的龙志炼和梅映雪。

夜风吹过破败的窗棂,发出呜呜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刚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五)残碑秘辛

阴罗教的弟子们如同大梦初醒,看着如同废墟般的自己和眼前的情景,脸上充满了惊惧与不解。刀疤脸第一个反应过来,他看着安然无恙的龙志炼和梅映雪,又看了看昏迷的阿月,眼中闪过一丝怨毒和不甘,但更多的是恐惧。他似乎明白了什么,连滚爬爬地向后退去,想要逃离这个诡异的地方。

然而,他刚跑到门口,还未迈出一步,忽然脚下一空,整个人惨叫一声,直接坠入了黑暗的深渊!

“啊——!”

凄厉的惨叫声从下方传来,随即戛然而止。

紧接着,其他的阴罗教弟子也仿佛受到了惊吓,纷纷想要夺路而逃。但奇怪的是,无论他们冲向哪个方向,最终都会走到大殿中央那片空旷之地,然后如同中了邪一般,步上刀疤脸的后尘,一个个坠入深渊!

转眼之间,除了那几名最先被蓝光定住身形,此刻尚能勉强行动的弟子外,其余人等都已消失在黑暗中。

龙志炼和梅映雪看得目瞪口呆,心中惊骇不已。这玄元殿下方,难道隐藏着什么可怕的东西?

那几名幸存的弟子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还敢停留,互相搀扶着,连滚爬爬地朝着来时的方向逃去,很快就消失在夜色里。

偌大的玄元殿,再次恢复了死寂,只剩下龙志炼、梅映雪和昏迷的阿月。

龙志炼走到大殿中央,低头看向那片空无一物的地面。刚才那些人坠落的地方,没有任何痕迹。他蹲下身,仔细观察,发现地面的青石板似乎有些松动。他伸出剑鞘,轻轻敲击了几下。

“咚……咚咚……”

敲击声并非实心,下方似乎是空的。

“这里下面有地道!”龙志炼心中一动。

梅映雪也走了过来,点头道:“看来,阴罗教的人并非凭空消失,而是掉进了地下的陷阱。”她看了一眼昏迷的阿月,“阿月的‘通幽眼’,似乎能看穿某些东西,刚才那蓝光……”

龙志炼沉吟道:“或许,这寒渊观下,隐藏着与星髓匣,或是血河大阵有关的秘密。”他想起了萧寒的话,以及那两块虎符,“我们必须下去看看。”

他从地上捡起一截尚未燃尽的木柴,走到那几块松动的青石板前,用力撬动。石板发出一阵令人牙酸的摩擦声,被缓缓移开,露出了一个黑漆漆的洞口。一股潮湿、腐朽,还夹杂着淡淡血腥味的气息从洞口散发出来。

龙志炼将守暖剑的剑穗解下,系在木柴上,点燃了,举着火把,率先跃入洞口。梅映雪紧随其后,将阿月轻轻放下,也跟着跳了下去。入口的石板在他们身后悄无声息地合拢,仿佛从未被打开过。

地道内一片漆黑,只有火把的光芒摇曳不定,映照出四壁湿漉漉的泥土和岩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霉味和土腥气。地道并非笔直,而是七弯八绕,显然建造者费了不少心思。

龙志炼手持火把走在前面,梅映雪抱着阿月跟在中间,两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警惕着可能出现的危险。

地道并不算长,走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前方出现了一个岔路口。两条通道,黑漆漆的,不知通向何方。

“走哪边?”梅映雪问道。

龙志炼停下脚步,仔细观察。他发现左边通道的墙壁上,似乎有一些模糊的刻痕。他举起火把凑近一看,只见那些刻痕歪歪扭扭,不成章法,但仔细辨认,却像是用指甲硬生生抠出来的,组成了几个字:

“……往……左……生……”

字迹潦草,血迹斑斑,显然是有人临死前挣扎着留下的。

龙志炼心中一凛,回头看向梅映雪:“你看。”

梅映雪也看到了那些字,脸色微变:“这是……莫师叔的字迹?”她仔细辨认了一下,不确定地说道,“字形有些相似,但……似乎更加潦草绝望。”

龙志炼的心沉了下去。师父莫渊的字,他从小看到大,自然熟悉。虽然这几个字扭曲变形,但那股不屈与绝望的意味,却与他记忆中师父的风骨隐隐相符。师父当年,难道也来过这里?他是如何落入此地的?

“不管怎样,我们走左边。”龙志炼下定决心。无论是生路还是死路,总要闯一闯。

两人转入左边的通道,继续前行。这条通道似乎更加深入地下,空气也越发沉闷。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终于出现了一点光亮,同时,一股更加浓郁的潮湿气息扑面而来,其中还夹杂着一丝淡淡的……血腥味。

通道的尽头,是一扇用粗大铁条加固的石门。石门紧闭,门上锈迹斑斑,但门缝里,却透出微弱的、摇曳的光芒,并且,隐约有水声传来。

龙志炼小心翼翼地靠近石门,侧耳倾听。除了水流声,似乎还有……人声?

他示意梅映雪噤声,然后用剑尖轻轻拨开门缝。火把的光芒照进去,只见石门内是一个巨大的地下溶洞。溶洞顶部悬挂着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地面则是一个巨大的水潭,水色深绿,深不见底,正是那“哗哗”的水声来源。水潭边上,竟然生着几株奇异的、散发着微光的植物。

而在水潭边的一块巨石上,赫然盘膝坐着一个人影!

那人影背对着石门,身形枯槁,一动不动,仿佛已经坐化多年。在他身旁,散落着一些枯枝和……骸骨!

而在那人影的前方,溶洞的地面上,竟然整齐地排列着十块残破的石碑!每一块石碑上都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小字,记录着一段段似乎是往事或修炼心得的内容。石碑的材质非金非玉,历经岁月侵蚀,表面布满裂纹,但上面的字迹却依然清晰可见。

龙志炼和梅映雪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这里是什么地方?盘膝而坐的是谁?那些石碑又记载了什么?

龙志炼定了定神,轻轻推开石门,走了进去。梅映雪抱着阿月,紧随其后,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溶洞内的光线并不明亮,只有水潭边一些发光的苔藓和植物提供着微弱的光源。龙志炼走到那十块石碑前,借着火光仔细观看。

这些石碑,显然是某位前辈高人所留,记录的并非单纯的武功秘籍,更像是一部……修心炼性的感悟笔录,以及一部……关于“心剑”的修炼法门!

石碑上的文字古奥艰涩,但龙志炼凭借着扎实的武学根基和对师父莫渊的了解,竟也勉强读懂了大半。

“……剑者,心之刃也。心正则剑正,心诚则剑灵,心诚则剑……”(第一块石碑)

“……外魔易挡,心魔难防。欲练神功,必先斩断尘缘,勘破生死……”(第二块石碑)

“……寒渊剑法,本为守护而创。守心,守意,守一。守得云开见月明,方得剑道真谛……”(第三块石碑,字迹似乎更加苍劲有力)

龙志炼越看越是心惊。这些文字,处处透着高深的武学哲理,似乎与师父莫渊传他的“寒渊剑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更加博大精深,仿佛是“寒渊剑法”的源头和升华!

他看到第四块石碑上,记载着一种名为“心斋”的法门,可以澄澈心神,抵御外邪侵扰。这不正是克制“蚀骨散”、“五毒断魂砂”这类阴毒武功的方法吗?

他连忙仔细研读,将法门默默记在心中。

再看第五块石碑,上面赫然写着四个大字:“破妄神瞳”!

下面的文字解释道,此乃上古大能所留,需有天生灵慧或特殊体质者方能修炼。修炼至大成,可看破虚妄,洞察人心,甚至……窥探未来?只是后面的字迹模糊不清,似乎记载者也不甚了了。

龙志炼心中一动,难道……阿月的“通幽眼”,与这“破妄神瞳”有关?

他急忙看向第六块石碑,上面记载的,正是关于“通幽眼”的详细描述!文中称,“通幽眼”乃“破妄神瞳”之分支,天生者万中无一,能看透阴阳,感应气机,于修炼大有裨益,但若无正确心法引导,亦可能反噬自身,甚至引来不祥。

文中还提到了一种名为“玄阴姹女功”的秘法,似乎是专门用来引导和稳固“通幽眼”的法门,但后面又被大片的墨迹涂黑,不知所踪。

龙志炼看得心惊肉跳,原来阿月的“通幽眼”并非偶然,而是天赋异禀,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他想起刚才阿月施展能力时,引动蓝光,定住阴罗教众人,恐怕就是“通幽眼”的某种体现。只是这种能力,似乎还不能完全掌控。

他继续往下看,第七块石碑,记载的是一套名为“幻阴指”的奇诡指法,专伤内腑,歹毒无比。第八块石碑,则是一些关于毒药和解毒的零星记录。第九块石碑,似乎是此人修炼的心得体会,言语晦涩,难以理解。直到第十块石碑,才终于揭晓了此人的身份!

“……余乃‘忘忧散人’柳随风,昔年误入歧途,修炼旁门左道,酿成大错,悔之晚矣。幸得遇寒渊观主莫渊子,以大毅力、大智慧点化余,传余‘寒渊剑法’心法与‘心斋’之道,助余勘破迷障,重归正途。然余身负顽疾,寿元无多,唯恐死后所学失传,故留此十碑,一为警醒世人,二为酬谢莫渊子传道之恩。寒渊观毁于宵小之手,余亦无力回天,唯将此地道作为藏身之所,了此残生。洞中阴寒,可延缓尸身腐朽,或可留存数载。若有后来者见此碑,望能将余所学发扬光大,莫让‘寒渊’之名蒙尘……”

碑文到这里,戛然而止。字迹潦草,仿佛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

龙志炼拿着火把的手,微微颤抖。碑文上记载的这个“忘忧散人”柳随风,竟然与师父莫渊有着如此深厚的渊源!是师父救了他,并传授了他寒渊剑法的真正心法?而师父当年拼死护住他离开,并非仅仅是为了梅沧海的后人,也是为了将寒渊一脉的真正传承托付给他?!

这个发现,让龙志炼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他一直以为,师父传给他的,就是完整的寒渊剑法。却没想到,师父所传,或许只是皮毛,而这地下溶洞中的十块石碑,才是“寒渊剑法”真正的精髓所在!

他再看那盘膝坐在石碑前的枯槁身影。此刻,在火光的映照下,他终于看清了此人的面容。那是一个面容清癯的老者,虽然早已死去多时,但依稀还能看出几分当年的风采。他的身体干瘪,如同风干的木乃伊,显然已经在此坐化了许多年。

他,应该就是这位“忘忧散人”柳随风了。

龙志炼走上前,对着柳随风的“遗蜕”,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晚辈龙志炼,拜见柳前辈。多谢前辈留下如此宝贵的传承,晚辈定不负前辈所托,将寒渊剑法发扬光大!”

梅映雪也上前,对着石碑和柳随风的遗蜕,盈盈一拜。

就在此时,异变又起!

只听“咔嚓”一声轻响,盘膝而坐的柳随风遗蜕,头颅竟缓缓地转向了他们!

紧接着,那双原本空洞无神的眼眶中,猛地亮起了两点幽蓝色的光芒!那光芒冰冷、死寂,充满了怨毒与疯狂,直勾勾地盯着龙志炼和梅映雪!

同时,一股远比之前阴罗教弟子更加恐怖、更加阴森诡异的寒气,从柳随风的遗蜕中弥漫开来,瞬间充斥了整个溶洞!水潭的水面开始剧烈翻腾,冒出大量气泡,周围的钟乳石上迅速凝结起一层白霜!

“不好!这遗蜕有问题!”梅映雪脸色大变,急忙将阿月护在身后,软剑横在胸前。

龙志炼心中警铃大作,守暖剑瞬间出现在手中,暖金色的剑芒亮起,试图抵御那股侵入骨髓的寒意。但他骇然发现,自己体内的“心斋”内息,在这股阴寒面前,竟然如同遇到了克星一般,运转滞滞,威力大减!

更让他惊骇的是,柳随风那双幽蓝色的眼睛,仿佛带着某种摄魂夺魄的力量,死死地锁定了他。他感到自己的意识开始模糊,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些混乱、恐怖的景象……

“桀桀桀……寒渊的小子……你终于来了……”一个沙哑、干涩,仿佛来自九幽地狱的声音,在溶洞内回荡,“你的‘通幽眼’丫头呢?交出来……本座要炼化她的眼睛……成为真正的不死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