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网游动漫 > 银河道士,我的符箓专克高科技 > 第523章 新的人类文明大宪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23章 新的人类文明大宪章!

星海历1318年,人类文明关于自身未来架构的“大讨论”已持续了十二年。

这并非一场简单的会议,而是一场席卷了整个文明每一个角落的思想风暴。

从最高议会的秘密会议室,到《寰宇》游戏的公共论坛;

从弧光座前线的星舰食堂,到银河系母星团的大学课堂,无数种声音、提案、忧虑与野心在碰撞、融合、裂变。

身为“观察者”的吴勇,在这十二年间,收到了超过三十份设计精巧、角度各异的“文明发展规划意见表”。

他从最初的讶异,到后来的习以为常,再到如今的深深触动。

他看到了这个年轻文明的笨拙、纠结,也看到了其背后惊人的活力与包容性。

没有哪个成熟的神级文明会如此“不厌其烦”地倾听每一个微末个体的声音,哪怕其中大部分建议在高层看来或许天真甚至可笑。

这种“笨拙”,恰恰是第六纪元人类最珍贵的特质——对每一个“人”的尊重,以及对“完美蓝图”的天然警惕。

宇宙中不存在什么完美的文明结构和“万世之法”!

最终的方案,并非一蹴而就的灵光一闪,而是无数次辩论、推演、试点和妥协后的产物。

当张波站在人类议会的环形议事厅中央,面向全体代表和通过灵网实时观看的亿万公民。

宣读《人类文明基本架构宪章(新纪元试行版)》时,所有人都明白,这并非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更伟大实验的起点。

实际上,新的人类文明基本架构,遵循着几个主要的内核思想:

第一、公平的晋升制度……动态的“文明贡献度”体系

“文明贡献度”作为新架构的基石,其设计本身就体现了“动态调整”的核心思想。

它并非一个僵化的公式,而是一个由人类议会打造的“太初”主脑运维,并由新成立的 “度量衡审核委员会” 。

其成员包括数学家、社会学家、伦理学家、以及随机抽选的各阶层公民代表等,定期复审的动态审核系统。

这套体系的评价维度极其复杂且动态更新,旨在全方位衡量一个个体对文明的整体价值,彻底打破“力量即地位”的单一粗暴标准。

其主要维度包括:

1. 守护贡献: 抵御外敌、开拓疆土、参与重要军事行动。

斩杀敌方神话固然能获得海量贡献,但一名普通士兵在关键战役中坚守阵地、一名工程师在敌后修复重要设施……

同样能根据其实际影响获得相应评价。

2. 启迪贡献: 科技理论突破、核心技术发明、功法神通创新、文化艺术杰作。

一位设计出划时代曲率引擎的凡人科学家,其贡献度完全可能等同甚至超过一位镇守一方的神话。

3. 治理贡献: 卓越的行政管理、成功的社会实验、有效的政策推行、促进阶层融合的实践。

一个让数百万归化人类顺利融入的星球总督,其贡献不容小觑。

4. 奠基贡献: 发现关键资源、推动重大工程建设、培养出杰出人才(作为导师或父母)。

一位发现了稀有超导矿脉的地质学家,一位培养了三位神话强者的启蒙老师,都在此列。

贡献度不与任何特定职务直接挂钩,但它成为了获取社会地位、修行资源、政治话语权、乃至在“三元议会”中竞选资格的核心凭证。

一个贡献度极高的凡人,其享有的社会尊重和资源调配权限,可能远超一个贡献度垫底的神话。

这套体系公开、透明,接受全体公民监督,如同一条清晰的“通天之梯”,告诉所有人:

无论你出身如何,力量强弱,只要为文明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就能攀登而上,赢得尊重与地位。

而实际上比较尴尬的情况很快就来了:体系推行初期,立刻暴露出诸多问题。

例如,“艺术贡献”如何量化?一位创作出感动亿万公民交响乐的艺术家,与一位改进战舰引擎效率1%的工程师,谁的贡献更高?

初期算法过于偏重“可量化”的技术和军事贡献,导致人文艺术领域抱怨纷纷。

为此,议会引入了 “影响力因子”与“文明韧性加成” 等软性指标。

艺术作品的传播广度、对民众精神状态的提升效果、对文明文化自信的增强,都被纳入评估模型。

同时,设立了 “领域权重动态调节” 机制,在战争时期,军事与战略类贡献权重会自动提升;在和平发展期,基础科研与人文艺术的权重则会增加。

为了防止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体系还设置了 “开拓者加成”:

在全新领域做出从零到一突破的贡献,将获得额外巨量加成,哪怕其初始绝对价值不高。

而重复性的、可被替代的贡献,价值则会随时间推移递减。

张波在解释这一体系时,坦诚地表示:“贡献度不是万能的标尺,它必然存在偏差和不公。”

“但我们设立它,不是为了找到绝对的公平,而是为了建立一个相对最不坏、并且永远愿意接受修正的通道。”

“今天你认为不公的地方,明天你就可以通过合法渠道提出,我们共同来审视和修改规则。”

……

第二: 薪火相传:普及化的“导师责任网络”

为了促进知识流动与情感纽带,新架构推行了普适性导师制度。

这并非仙古时代那种封闭的、带有强烈人身依附关系的宗门传承,而是一种更灵活、更多元的“知识-经验-理念”共享网络。

神话布道: 联系所有神话级存在,每隔一段时间便需要完成一定的“公开授课”时长,并且给与相应的文明贡献点数倾斜。

他们需要在“虚数宇宙”开辟的“万法阁”虚拟空间或现实中的“文明殿堂”,向所有感兴趣的公民(无论是否神话)传授他们的道路、感悟、乃至失败教训。

课程内容从高维数学到战斗技巧,从灵魂淬炼到艺术鉴赏,无所不包。

凡人智库: 同样,顶级的凡人科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者、艺术大师,也被邀请开设讲座。

向包括神话在内的所有公民,讲解前沿科学、社会运行逻辑、历史教训以及人性的复杂。

一位社会学家关于“群体心理与文明韧性”的课程,听众席上可能坐着好几位新晋神话,他们听得比谁都认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