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后。
京州大学,大礼堂。
后台的临时休息室里,陈清泉教授来回踱步,花白的头发下,是一张写满焦虑的脸。
“林峰,是不是太急了?我们才刚刚完成初步的验证模型!现在就拿出去,万一……”
“万一什么?”林峰正在调试设备,头也没抬。
“万一有纰漏怎么办?万一核心思路被别人看穿了怎么办?这是在刀尖上跳舞!”陈清泉停下脚步,他身后的几个年轻研究员,都是他带过来的学生,也都一脸紧张。
林峰终于停下手里的活,他转过身,看着这位为他奔走两周,熬红了双眼的老教授。
“陈教授,我们现在就在刀尖上。”
他指了指外面。“我们没有时间躲在实验室里慢慢打磨。我们需要资源,需要最好的设备,需要一个没人敢随意插手的环境。这些,怎么来?”
林峰走到陈清泉面前。
“等别人施舍吗?”
“不。是打出来。”
“今天,我们就是要放一把火。一把能烧到省里,烧到京城,让所有人都看见的大火。火光一起,牛鬼蛇神,才不敢靠近。”
陈清泉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那份与年龄不符的镇定,让他无言以对。
同一时间,京州市委书记办公室。
金亮将一份印着“京州大学技术演示会”的邀请函复印件放在桌上。
“书记,林峰那边要开技术演示会,邀请了市内一些高校的学者和媒体。”
李达康正在看一份关于城市绿化改造的文件,眼皮都没抬一下。
“哦?这么快就坐不住了?想搞舆论造势了?”
“看样子是。”金亮低声说,“又是请学者,又是请媒体,阵仗不小。应该是想把名气打出去,好方便他后续要钱要政策。”
李达康放下笔,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
“年轻人,沉不住气,可以理解。他以为这是在大学里搞项目汇报吗?弄几个花里胡哨的ppt,找几个相熟的教授捧捧场,再让媒体吹嘘几句,就能成事?”
他的话语里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轻蔑。
“也好。我正想看看,他到底能拿出什么东西来。一个草台班子,两个星期,能变出什么花来?”
李达Kom敲了敲桌子。
“你,安排一下。市委宣传部,还有科技局,都派人过去。不用多,每个单位去两个。让他们带上最好的设备,给我全程录下来,一个细节都不要放过。”
“我要看看,这个被祁同伟捧上天的‘绝世天才’,到底是在搞科研,还是在演戏!”
金亮立刻点头。
“明白了,书记。我这就去安排。”
下午两点,京州大学礼堂。
现场并没有坐满,来的人不多,但分量不轻。
前排坐着几位汉东省内材料学和计算机领域的知名教授,中间是十几家媒体的记者,后排则零散地坐着几个气质与周围格格不入的中年人,正是李达康派来的“观察员”。
王德发站在后台,紧张得手心全是汗。
“林峰,我……我有点慌。”
“慌什么?”林峰帮他整理了一下衣领,“你现在是星宇科技的首席技术官,拿出你的气势来。”
“可下面那么多人……”
“他们是来看神迹的。”林峰拍了拍他的肩膀,“而我们,就是创造神迹的人。”
灯光暗下,一束追光打在舞台中央。
林峰一个人走了上去。
没有多余的寒暄,他对着话筒,声音清晰地传遍整个礼堂。
“各位老师,各位来宾,下午好。我是星宇科技的林峰。”
“今天,我们不谈理论,不看ppt。”
“我们只看一样东西。”
他话音刚落,身后的幕布缓缓拉开。
舞台中央,一个金属支架上,静静地固定着一只银白色的机械臂。
它拥有和人类手臂几乎一样的结构,五根灵活的手指,表面覆盖着某种复合材料,在灯光下反射着柔和的光泽,充满了科幻感。
台下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
“这就是工业机器人吧?做得倒是挺漂亮。”一个记者小声对同伴说。
“没什么新意,德国库卡公司的机械臂比这更灵活。”后排科技局的干部不屑地撇撇嘴。
林峰没有理会台下的议论。
他打了个响指。
王德发在台侧的控制台前,对着麦克风下达了第一个指令。
“基础测试,抓取。”
一个工作人员端着一个托盘走上台,托盘里,放着一枚生鸡蛋。
机械臂动了。
它的动作流畅、柔顺,没有丝毫工业机械的僵硬感。
五根手指精准地张开,轻轻包裹住那枚脆弱的鸡蛋,然后缓缓举起。
稳如磐石。
台下懂行的人,表情开始有了一些变化。这种力度的精准控制,已经相当出色。
“雕虫小技。”李达康派来的宣传部干部低声评价。
林峰走到台前。
“各位,如果只是这样,那我今天就是来浪费大家时间的。”
他让工作人员换上了一块巴掌大的黄杨木,和一把锋利的刻刀。
“接下来,我们玩点有难度的。”
他身后的巨大屏幕亮起,出现了一个笔画繁复的篆体“龙”字。
“王德发,指令,学习,复刻。”
“收到。”
机械臂的“手腕”处,几个微型摄像头亮起红点,对准了大屏幕。
它静止了足足十秒。
台下开始有人不耐烦地交头接耳。
就在这时,机械臂动了。
它拿起刻刀,刀尖在木块上,刻下了第一笔。
动作有些生涩,甚至有一丝停顿,仿佛在思考。
但很快,它的动作越来越流畅,越来越快!
“唰唰唰……”
刀锋在木块上游走,木屑纷飞。那不再是程序的执行,而是一种充满了生命力的创作!
台下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死死地盯着舞台。
后排那几个市委的干部,身体不自觉地前倾,脸上的不屑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置信的震惊。
不到三分钟。
机械臂停下,将刻刀放回原位。
工作人员将木雕举起,通过摄像机投影到大屏幕上。
一个栩栩如生、笔走龙蛇的篆体“龙”字,完美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整个礼堂,死一般的寂静。
下一秒,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天哪!它是在学习!它真的在学习!”一位老教授激动地站了起来。
“这不是预设程序!绝对不是!你看它下刀的角度和力度,一直在动态调整!”
掌声还未停歇,林峰又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举动。
他请陈清泉教授走上舞台,并在桌上铺开了宣纸,摆上了笔墨。
“陈教授,我们一起来写几个字,如何?”
陈清泉一愣,随即明白了林峰的意图,他激动地点点头。
他拿起一支毛笔,饱蘸浓墨。
而那只机械臂,也同步地,用它灵活的金属手指,夹起了另一支毛笔。
“写什么?”陈清泉问。
“就写,我们的目标。”林峰说。
陈清泉深吸一口气,挥毫落笔。
第一个字,“星”。
就在他落笔的瞬间,旁边的机械臂也动了。它完全模仿着陈清泉手腕的每一个细微转动,提、按、顿、挫,甚至连笔锋的枯湿浓淡,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它不是在复制一个结果,它是在实时学习一个过程!
当陈清泉写完“星辰大海”四个大字时,机械臂也同步完成。两幅字,摆在一起,宛如一人所书!
“轰!”
台下彻底炸了!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记者们疯了一样地向前涌,闪光灯亮成一片。
陈清泉扔下毛笔,一把抢过旁边的话筒,他激动得满脸通红,声音都在颤抖。
“各位!你们看到了吗?这不是机器人!这不是人工智能!这是人类智慧的一次……一次跃迁!它代表着一个全新的时代!”
他用手指着林峰,声音嘶哑地吼道。
“而开启这个时代的,就是这个年轻人!他不是什么天才,他是我们汉东,不,是我们国家未来的瑰宝!”
京州市委,书记办公室。
巨大的显示屏上,正实时直播着发布会现场的狂热景象。
李达康站着,一动不动。
他亲眼看着那只机械臂拿起鸡蛋,亲眼看着它刻出那个“龙”字,亲眼看着它与一位老教授共同完成了一幅书法作品。
他脸上的轻蔑,早已变成了惊愕。
惊愕又迅速褪去,化为一种深不见底的凝重。
金亮站在一旁,喉咙发干,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以为会是一场拙劣的闹剧,结果却看到了一场颠覆认知神迹。
“书记……”他艰难地开口,“这……这好像……是真的。”
李达康没有回应。
他只是死死地盯着屏幕里,那个被无数记者和学者包围,却依旧平静得有些可怕的年轻人。
他感觉自己之前的那些手段,那些所谓的“专家指导组”,那些自以为是的“掌控”,在绝对的技术实力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如此苍白。
那不是演戏。
那是降维打击。
第二天。
汉东省乃至全国的各大科技媒体、门户网站,头条全被一个名字占据——星宇科技。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号角,在京州吹响!》
《超越时代!神秘机械臂展现惊人学习能力!》
《国士无双!京州大学天才学子林峰,或将引领未来三十年!》
报道铺天盖地,舆论彻底引爆。
有人将林峰奉为天降猛人,科技救星。
也有人质疑他年少轻狂,过度炒作,背后必有猫腻。
甚至,一家有境外情报背景的科技媒体,发表了一篇评论,意有所指地提出,如此尖端的技术,掌握在一个初创公司手中,是否存在“国家战略技术泄露”的巨大风险。
汉东省公安厅,厅长办公室。
祁同伟慢慢地放下手中的一份报纸,上面是林峰和那只机械臂的巨幅照片。
他脸上露出一抹复杂的笑意。
这把火,烧得比他想象的还要旺。
随即,他脸上的笑意收敛,拿起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老钱吗?我是祁同伟。”
电话接通,他的声音变得异常沉重。
“星宇科技的事情,你都看到了吧。动静太大了。我需要你们省安全厅的人动起来。不是去查他,是去保护他。给我盯死了,所有想靠近他的,尤其是从外面伸过来的手,有一个,算一个,全都给我看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