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烽火凰途之天命凤女 > 第116章 风起西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寒冬的武都郡,并未因严寒而沉寂,反而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充满生机的忙碌。城外新垦的田地上,覆着薄雪,却已能看到人力翻耕的痕迹;城内织坊机杼声声,药圃在特制的暖棚下依旧青翠;校场上,武都营与草原骑兵的合练喊杀震天,尽管部分士兵的甲胄兵器略显陈旧,但那股悍勇精干之气,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锐利。

郡守府议事厅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屋外的寒意。萧昱、白昭月、江澈、陈忠、张铭、墨书等核心成员齐聚一堂,总结着这风雨飘摇的一年。

江澈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历经劫波后的沉稳:“柳氏的经济绞杀,虽令我们一时窘迫,却也逼我们开辟了东吴海路、西域商道,加上与草原的深度绑定,我们的物资来源反而更加多元化,不再完全受制于蓟城。流民涌入,短期内是负担,但妥善安置后,便是人口、劳力和兵源的补充。如今民心之凝聚,军心之稳固,远超从前。”

陈忠拍了拍胸膛,声如洪钟:“主公,将士们心里都清楚!跟着您,有奔头!虽然铁器紧张些,但咱们的刀磨得更利,箭瞄得更准!那些草原来的兄弟,也都是好样的,如今磨合得差不多了,真打起来,绝对是一把尖刀!”

张铭补充道:“内部经过几次肃清,如今不敢说铁板一块,但柳氏的钉子基本已被拔除,上下政令畅通,效率倍增。”

白昭月微微颔首,接口道:“药圃和织坊已能部分自给,并产生收益。流民中的妇孺也得以安置,民心安定。假以时日,西北自身的‘造血’能力会更强。”

萧昱听着众人的汇报,目光沉静如水。这一年,他们顶住了明枪暗箭,化解了经济困局,收纳了流离之民,巩固了内外联盟。西北这艘船,在惊涛骇浪中不仅没有沉没,反而锻造得更加强韧,储备了更多的动力。

“诸位辛苦。”萧昱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柳氏想困死我们,却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在绝境中寻找生机,如何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如今的西北,已非昔日吴下阿蒙。”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大地图前,目光扫过靖、吴、蜀三国的疆域。

“经此一役,我们已证明,西北有能力在这乱世中独立生存,并且……发展壮大。”他手指点在地图上,“蓟城视我们为心腹大患,东吴视我们为可资利用的盟友,蜀汉内部,也有人开始正视我们的力量。”

几乎在同一时刻,三国的权力中心,都将目光投向了这片原本被视为边陲苦寒之地。

蓟城,靖侯宫。

萧宏看着暗探送来的西北详细报告,眉头紧锁。报告上罗列着西北如何破解盐铁封锁,如何安置流民,如何与草原会盟,军力如何锤炼……每一项,都像一根刺,扎在他的心上。

“民心所向,军力日盛,外联诸邦……昱儿,你究竟想做什么?”萧宏喃喃自语,手中的朱笔久久未能落下。他意识到,这个儿子已经成长为一个他必须全力正视,甚至……需要忌惮的对手。西北,不再是疥癣之疾,而是肘腋之患。

建业,东吴水师都督府。

顾凛州看着顾逊那边转来的、关于西北近期动向的简报,唇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他亲自提笔,在一张空白信笺上写了四个字:“风已起,可扬帆。” 他知道,自己当初的投资没有错。萧昱越是强大,对北靖的牵制就越有效,他在东吴的地位就越稳固,未来可操作的棋局就越大。

成都,蜀宫偏殿。

刘琟疲惫地揉着眉心,案头是谯氏与诸葛氏又一轮争斗的文书。他拿起一份从西北秘密送来的、只记述风土人情的普通书信、实则内藏江澈的密语,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芒。有羡慕,有欣慰,也有一丝难以言说的苦涩。萧昱和白昭月在西北携手并进,根基日固,而他却深陷蜀汉泥潭,连与淼淼……他甩甩头,强迫自己不再去想。西北的崛起,对他而言,既是强大的外援,也是一面映照自身困境的镜子。

天下的目光,已然聚焦。萧昱和白昭月这两个名字,成为了各方势力决策时,无法绕开的关键变量。一些敏锐的投机者、怀才不遇者、渴望安宁者,开始将西北视为乱世中的一片新天地,人才与资源,开始以一种更隐蔽却更坚定的趋势,向武都流动。

议事厅内,萧昱的声音将众人的思绪拉回。

“时至今日,被动防御、见招拆招已不足取。”他目光锐利,扫过在场每一位核心成员,“我们必须明确下一步的战略。”

他停顿片刻,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外结吴蜀,内固根基,广纳流贤,静待天时。”

这十六个字,如同洪钟大吕,敲在每个人心上。

“外结吴蜀”,是延续与东吴的默契,并利用刘琟的关系,在蜀汉内部保持影响力,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内固根基”,是继续发展民生,锤炼军力,深化与草原联盟,将西北打造成铁桶一般的根据地。

“广纳流贤”,是敞开怀抱,吸纳天下人才,汇聚四方智慧。

“静待天时”,是耐心等待,等待北靖内部矛盾总爆发,等待天下有变的那一刻!

他们不再仅仅是挣扎求存的势力,而是有了清晰战略目标,准备主动参与天下博弈的棋手!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各怀振奋与重任。

萧昱与白昭月并肩走出议事厅,没有乘坐车驾,而是信步登上了武都郡旁的北山。时值黄昏,夕阳如血,将远处的雪山、脚下的城池、新垦的田野以及蜿蜒的河流都染上了一层瑰丽的金红色。

寒风凛冽,吹动两人的衣袂。

萧昱握住白昭月微凉的手,为她挡住风口。他们一起俯瞰着这片在他们手中一点点改变的土地。

城池虽不宏伟,却秩序井然;田野虽显荒芜,却孕育希望;军队虽非最强,却斗志昂扬。流民得到了安置,商路正在打通,人心已然归附。

“昭月,你看。”萧昱的声音在风中显得格外深沉,“这里,就是我们的根基。”

白昭月依偎在他身侧,望着这片浸染了他们心血与汗水的土地,望着身边这个与她携手共度无数风雨的男人,心中充满了平静与力量。

“这里,不再是潜龙之渊。”她轻声回应,目光越过脚下的基业,投向那广袤无垠、烽烟隐隐的中原大地,“这里,是龙腾四海的起点。”

萧昱紧紧握住她的手,如同握住整个天下的重量,眼中燃烧着前所未有的雄心与坚定。

天下这盘大棋,他们已不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而是稳坐一方,执子欲落的棋手。

风,起于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