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武侠修真 > 天龙八部后传之风云再起 > 第75章 佛心世子(段誉之子出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5章 佛心世子(段誉之子出场)

大理皇宫,御花园内。

时值暮春,茶花烂漫,蜂蝶翩跹。然而园中气氛却与这和煦春光格格不入。

**段誉**一袭常服,负手立于一株“十八学士”前,眉头微蹙,望着不远处凉亭中的次子。

**段逸尘**正埋首于一本《楞严经》中,看得入神,时而提笔在纸笺上批注,对身外之事恍若未闻。他面容清秀,眉眼间颇有其父年轻时的俊雅,只是更多了几分书卷清气。

“尘儿。”段誉唤道。

段逸尘闻声抬头,见是父皇,忙放下书卷起身,合十为礼:“父皇。”

段誉走入亭中,目光扫过石桌上堆积如山的经史子集,轻轻一叹:“朕让你修习的《段家剑谱》,可曾看了?”

段逸尘神色不变,从容应道:“回父皇,儿臣正在参详佛经中‘无我相、无人相’之理。

窃以为,武功招式终是外相,若能参透佛法真谛,方能明心见性,不滞于物。”他顿了顿,抬眼看向父亲,目光澄澈,“父皇常教导儿臣,当年您亦是不喜习武,机缘巧合方得神功。可见凡事不可强求,顺其自然方是正道。”

段誉被他一番话说得怔住,不由想起自己年轻时在无量山中的奇遇,想起与乔峰、虚竹两位义兄的往事,心中百感交集。他深知这个儿子聪慧过人,心性仁厚,只是对武学一道全无兴趣,像极了当年的自己。

“尘儿,”段誉语气温和了几分,“你可知如今江湖风波再起?灵鹫宫虚竹伯伯传书,言及慕容氏余孽未清,更有‘万象武库’之祸将起。你身为大理世子,若无自保之力,将来如何应对?”

段逸尘微微一笑,那笑容温润如玉:“父皇,《道德经》有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儿臣以为,治国安邦,在德不在武。若以仁德教化万民,以慈悲化解干戈,又何须倚仗武力?”

“若他人不以仁德待你呢?”段誉追问。

“那便以直报怨,以德化怨。”段逸尘从容应答,“然刀兵终是下策。

儿臣的座右铭是:‘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段誉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知他心意已决,再说无益。这孩子天资聪颖,辩才无碍,偏偏在武学上毫无进取之心,让他这个做父亲的又是无奈,又是好笑。

“罢了,”段誉摆了摆手,“既然你执意如此,朕也不强求。

只是近日天龙寺住持传讯,寺中藏经阁有几部梵文经典需要整理誊抄,你可愿前去相助?”

段逸尘眼中一亮:“儿臣愿往!能亲近佛法,整理经卷,正是儿臣所愿。”

“去吧,”段誉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或许在天龙寺,你能找到自己真正该走的路。”

段逸尘恭敬行礼,转身离去。青衫飘拂,步履从容,确是一派文士风范。

段誉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轻轻摇头。他何尝不知段逸尘聪慧过人,只是这江湖险恶,非是单凭仁德就能化解的。让他去天龙寺,也是希望寺中高僧能点化于他,更希望那藏经阁中的某物,能引他走上该走的路。

“陛下是在为二殿下担忧?”内侍总管轻声问道。

段誉望向北方,目光悠远:“这孩子心性纯良,像极了朕年轻的时候。只是这天下,早已不是当年的天下了。”

他想起慧闻法师传来的密信,想起萧云身中的蚀心蛊,想起慕容龙城临死前的诅咒,心中忧虑更深。

风云将起,这个只知经史的世子,真的能在这乱世中保全自己,保全大理吗?

段誉不知道。他只知道,作为父亲,作为君王,他必须为儿子,为国家,寻一条万全之路。

而这条路,或许就从天龙寺开始。

(未完待续,小生不才,愿您万事顺安,八方来财。

与您讨论,接下来你期待段誉之子学会第一个武功叫什么?由你来决定,评论区告诉我。催更越多,更新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