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的观察,如同在黑暗中绘制地图,将校园的明暗规则、人物弱点、地理死角一一标注。但这还不够。他清楚地知道,仅仅掌握信息,在绝对的力量差距面前,依然脆弱得不堪一击。王大壮那伙人,倚仗的不仅是人多势众,更是结实的拳头和肆无忌惮的暴力。肋骨断裂的剧痛,是刻在他灵魂深处的警示:要想活下去,要想“还回来”,他必须拥有保护自己、甚至反击的力量。
这个念头,像一颗冰冷的种子,在他死寂的心田中破土而出。它不带来希望,只带来一种近乎残酷的清醒。他开始行动,隐秘而坚定。
家,成了他第一个训练场。深夜,当父母房间传来均匀的鼾声,城市陷入沉睡,林秋便像幽灵一样,从床上悄然起身。
他不敢开灯,借着窗外路灯透进来的微弱光线,在冰凉的地板上铺开一张旧报纸。训练从最基础的开始。
俯卧撑。 他双手撑地,手臂因为缺乏锻炼而剧烈颤抖。身体下沉时,右侧肋骨愈合处传来隐隐的钝痛,让他额头瞬间渗出冷汗。他咬紧牙关,嘴唇抿成一条苍白的直线,一声不吭。一个,两个……做到第五个,手臂便酸软得无法支撑,整个人瘫倒在地。他没有气馁,喘息片刻,再次撑起身体。每一天,他都强迫自己多做一个,哪怕只是多坚持一秒。汗水滴落在报纸上,洇开深色的印记,像无声的誓言。
仰卧起坐。 他勾住床脚,每一次卷腹,都感受到腹部肌肉撕裂般的酸胀和肋骨的抗议。他想象着那是王大壮踹来的脚,每一次起身,都是对那记重踹的无言反抗。剧烈的喘息压抑在喉咙深处,变成急促而压抑的气流声。
还有靠墙静蹲,练习下盘的稳定;还有原地高抬腿,唤醒沉睡的体能。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疼痛和疲惫,但他眼神里的冰冷坚定,却如同永不会熄灭的寒焰,支撑着他一次次突破极限。他知道,这很慢,很笨,甚至可能毫无用处,但这是他唯一能做的,是黑暗中唯一能抓住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身体的训练只是其一。那个周末,他揣着省下的、原本要被王大壮搜刮去的几块钱零花钱,没有去买零食,而是走进了离家几条街外的一个旧书摊。
他在杂乱的书堆里翻找了很久,手指被粗糙的书页边缘划出细小的口子。最终,他找到了目标——几本封面破损、纸张泛黄的旧书,《防身术入门》、《格斗基础解析》,甚至还有一本讲述人体脆弱部位的医普读物。书很旧,插图模糊,但对他而言,已是至宝。
他付了钱,将书小心翼翼地塞进怀里,像藏起一件珍宝。
回到家,他谎称是学校图书馆借的课外读物。父母见他终于肯看书(尽管书名有些奇怪),只当是孩子病后想要强身健体的正常想法,并未深究。
于是,在完成作业后的深夜,他又多了一项任务。就着台灯昏暗的光线,他如饥似渴地阅读那些书籍。他不再是为了考试而记忆,而是像研究生死存亡的密码一样,仔细揣摩每一个动作的示意图,理解发力原理,记忆那些标注着“太阳穴”、“咽喉”、“肋下”、“裆部”的脆弱点。他用手指在空气中比划,想象着如何用最小的力气,攻击最有效的地方。书中的知识冰冷而残酷,却与他内心的黑暗无比契合。
当母亲偶尔起夜,看到他从书桌前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关切地询问时,他会平静地合上书页,用早已准备好的说辞回答:“妈,我看会儿书,医生说多活动、增强体质恢复得快。”
这个借口天衣无缝。强身健体,合情合理,足以掩盖他内心深处那疯狂滋长的、为复仇而做的准备。父母看到他苍白的脸上似乎多了一丝血色(或许是锻炼的微效,或许是心理作用),反而感到一丝欣慰,以为孩子终于从阴影中走出来了。
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儿子,正在用最原始的方式,一点一滴地锻造着一柄可能永远也不会出鞘、但必须存在的匕首。汗水、疼痛、黑夜、还有那些充满暴力知识的书页,成了他新的伙伴。
林秋知道,距离真正的“强大”还很遥远,甚至可能永远也达不到。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不再是被动等待宰割的羔羊。他开始了自己的淬炼。哪怕最终依旧无法反抗,他也要在下次拳头落下时,能用更坚硬的骨头去承受,能用更冰冷的眼神去回敬,甚至……能在对方身上,留下哪怕一丝微不足道的痕迹。
淬炼的序幕,在无人知晓的暗夜中,悄然拉开。少年单薄的身影,在微弱的光线下,一次次倒下,又一次次爬起,如同在黑暗中磨砺爪牙的幼兽,沉默,却带着致命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