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巷尾的少年血染苍穹 > 第61章 蛰伏的盛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学毕业照上那个定格在角落的孤影,仿佛为林秋六年的小学生涯画上了一个冰冷而沉默的休止符。没有告别晚会,没有同学间互赠的礼物,甚至没有多少值得怀念的温暖瞬间。他的毕业,如同一场无声的溃退,留下的只有满目疮痍和深入骨髓的寒意。

暑假,在知了不知疲倦的嘶鸣中到来。对大多数孩子而言,这是挣脱束缚、尽情玩耍的天堂。但对林秋来说,这两个月,是他蛰伏起来、舔舐伤口、并默默磨砺爪牙的宝贵间隙。家,不再是避风港,而是他秘密训练的基地和孤独的堡垒。

县图书馆成了他最常去的地方。那里老旧、安静,弥漫着纸张和灰尘混合的陈旧气味。阅览室里人很少,只有几个准备考试的高中生和零星看报的老人。他总是选择最靠里、阳光最难照射到的角落位置,一坐就是一下午。

他看的书,不再是童话或科普读物。他像一头饥饿的幼兽,在知识的丛林里搜寻着一切可能让他变强、或者至少能让他更好理解“力量”与“规则”的东西。他翻看《人体解剖学图谱》,不是出于对医学的兴趣,而是为了记住那些线条勾勒出的、被称为“弱点”的部位——太阳穴、咽喉、腋下、肋间、裆部……他看得极其专注,眼神冰冷,像在记忆武器图纸。

他也借阅那些讲述历史权谋、甚至是带有黑暗色彩的复仇故事的小说。他并不完全相信其中的情节,但会仔细揣摩人物在绝境中的心态和手段。他甚至会去翻看一些浅显的心理学书籍,试图理解“恐惧”、“威慑”和“群体心理”是如何运作的。这些知识碎片,被他贪婪地吸收、消化,融入他那片日益黑暗和复杂的内心里。

图书管理员是个戴着老花镜的阿姨,有时会好奇地看看这个总是独自一人、表情沉静得不像个孩子的男孩,和他手边那些与他年龄格格不入的书籍。但她从不多问,只是偶尔帮他找找书。林秋享受这种被忽视的感觉,这让他可以安全地潜伏在知识的阴影里,无人打扰。

夜晚和清晨,则是他锤炼身体的时刻。当父母沉入睡梦或早早出门上班后,他那间小小的卧室就变成了训练场。地板上铺着的旧报纸,已经被汗水浸得发软、边缘卷起。

俯卧撑的数量在缓慢而坚定地增加,从最初的五个都困难,到现在已经可以勉强完成三组,每组十五个。手臂和胸口的肌肉开始有了一丝微不可察的硬度,虽然依旧瘦削,但不再像以前那样一推就倒。仰卧起坐时,腹部的撕裂感逐渐被一种酸胀的疲惫感取代,他能感觉到核心力量在一点点凝聚。靠墙静蹲的时间越来越长,双腿颤抖的幅度在减小。

他对着房间里那面模糊的旧镜子,练习眼神。不再是空洞,也不是恐惧,而是一种极致的、没有任何情绪的平静,像深不见底的寒潭,看久了会让人心里发毛。他练习呼吸,在剧烈运动后努力让喘息变得平缓、无声。他甚至开始模仿在书上看到的、最基础的格斗架势,尽管动作笨拙,但他一遍遍地重复,直到肌肉形成记忆。

锻炼带来的身体变化是细微的,但心理上的支撑却是巨大的。每一次力竭后的坚持,每一次汗水滴落时的忍耐,都在无声地告诉他:你正在变得不同,你正在夺回对自己身体的一点点控制权。

爷爷送的那支钢笔和那个硬壳笔记本,成了他最重要的“圣物”。他很少再用那种特殊墨水书写,因为墨水似乎有限,他必须节省。但他会经常摩挲那支笔,感受笔身的冰凉,这能让他躁动的心绪稍稍平静。

更多的时候,他会翻开笔记本,用普通的铅笔,在那页写有隐形“王大壮”名字的扉页之后,记录下他观察到的信息、阅读的心得、甚至是身体锻炼的进展。他用只有自己能看懂的符号和简练词语:

“监控:校门东侧梧桐树下,盲区。”

“李亮,惧父,酒后暴力。”

“人体:胫骨前侧,受力剧痛。”

“7.20,俯卧撑 3x15,静蹲 2分钟。”

这些冰冷的记录,像战备日志,填满了一页又一页。它们是他对抗遗忘和软弱的武器,也是他构建内心堡垒的砖石。

这个暑假,窗外是灼热的阳光、孩子们的嬉闹声和冰棍的叫卖声,而林秋的世界里,只有图书馆的阴凉、卧室里的汗味、笔记本上的铅痕和心中那片日益坚硬的冻土。他没有朋友,没有娱乐,甚至很少与父母交流。他像一只结茧的蛹,将自己紧紧包裹在孤独和仇恨编织的厚茧中,进行着一场不为人知的、黑暗的蜕变。

盛夏喧嚣,而他,在寂静中蛰伏,等待着破茧而出、或是彻底毁灭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