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巷尾的少年血染苍穹 > 第78章 成绩的分水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开学两周后,北江二中初一年级迎来了例行的入学摸底考试。这并非正式的大考,旨在让老师了解新生的学业基础,但在这个分数至上的环境里,任何一场考试都足以在班级内部划出隐形的分水岭。

考试当天,教室里的气氛明显不同往日。平日的喧闹被一种紧张的寂静取代,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偶尔响起的轻微咳嗽声。阳光透过窗户,照亮空气中飞舞的尘埃,也照亮了学生们或专注、或焦虑、或茫然的脸。

林秋坐在他的角落,答题的速度不快,但很稳。他的字迹工整清晰,像是在进行一项精密作业。小学时,成绩是他唯一能稍微抬起头来的领域,虽然这并不能改变他被欺凌的处境,但至少能让他在这冰冷的校园里,保留最后一丝微弱的支撑。他仔细审题,逻辑清晰地推演着数学公式,在语文阅读理解的空白处写下简洁的答案。对于他而言,这片试卷是暂时可以逃离现实的孤岛,是可以用规则和努力换取确定性的领域。

而坐在教室中部的张浩,则是另一番景象。他拿到试卷后,粗略地扫了一遍,脸上便露出毫不掩饰的厌烦表情。他几乎是以最快的速度,将选择题胡乱填上答案,那些需要书写步骤的计算题和应用题,他大多只瞥了一眼,便留下大片刺眼的空白。语文试卷的作文格子,他只写了两行不到,就扔下笔,重新趴回桌子上,似乎考试时间与他无关,只是另一段难熬的睡眠时间。

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预示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几天后,成绩公布。陈老师抱着一摞试卷走进教室,脸上没什么表情,开始按分数从高到低念名字和分数。

“苏婉,语文92,数学95,英语96……”

“王明,语文88,数学90,英语92……”

……

每念到一个高分,底下便会响起一阵小小的骚动和羡慕的低语。苏婉依旧是那个闪闪发光的学霸,毫无悬念地高居榜首。

林秋的名字在中间偏上的位置被念到:

“林秋,语文85,数学82,英语80。”

一个不算突出,但绝对算中上水平的成绩。有几个同学略显惊讶地回头看了他一眼,似乎没料到这个沉默寡言、被称作“林妹妹”的男生,成绩居然还不错。林秋本人则毫无反应,对这个结果既不意外,也谈不上欣喜。分数于他,更像是一份冰冷的诊断书,证明他尚未完全沉沦而已。

而张浩的名字,则是在最后几个被念到的,伴随着一阵压抑的窃笑。

“张浩,语文48,数学32,英语41。”

分数低得令人侧目。陈老师念到他成绩时,眉头紧紧皱起,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满和失望。张浩本人却像没事人一样,甚至在那一片低笑声中,挑衅似的扬了扬下巴,仿佛考出这种成绩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成绩单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班级的生态。优等生、中等生、差生,无形的阶层悄然形成。

接着,陈老师宣布了一项决定:“为了促进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我们按照这次摸底考试的成绩,进行学习小组划分。原则上是成绩好的同学帮助成绩暂时落后的同学。现在我来公布分组名单。”

教室里响起一阵小声的抱怨和骚动。优等生怕被拖后腿,差生则反感这种被“帮扶”的感觉。

陈老师不为所动,开始念名单。当念到“林秋、张浩”分在同一组时,教室里出现了片刻的寂静,随即爆发出几声更加明显的嗤笑。

这组合实在太有戏剧性了。一个是成绩中上、但被欺凌不敢出声的“受气包”,一个是成绩垫底、但桀骜不驯、连王大壮都敢顶撞的“刺头”。让林秋去帮助张浩?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无异于让绵羊去教导野狼识字。

林秋在听到自己名字和张浩并列时,握着笔的手指微微一顿。他抬眼,望向张浩的方向。张浩也正好转过头,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短暂相遇。张浩的眼神里充满了不耐烦和“真他妈麻烦”的意味,随即不屑地转开了头,仿佛跟林秋分到一组是种侮辱。

林秋默默地收回目光,脸上依旧看不出什么情绪。这意外的分组,打乱了他原本计划好的、继续独自隐忍的节奏。和一个如此不可控的因素产生交集,是福是祸,他无法预料。

但对于一直冷眼旁观、寻找破局之机的林秋来说,这或许也是一个机会,一个近距离观察张浩这个“异类”的机会。这个成绩垫底、看似一无是处的同桌,身上那种不惧冲突的特质,正是他目前最缺乏,也最隐秘地渴望的东西。

讲台上,陈老师还在念着名单。教室角落里,林秋低下头,看着试卷上那个“82”分的数学成绩,眼神幽深,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而教室另一边,张浩则百无聊赖地玩着那个旧zippo打火机,发出“咔哒咔哒”的轻响,对即将到来的“互助学习”充满了抵触。

一条由成绩单强行搭起的、脆弱的桥梁,连接了两个原本平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