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返校领取高中录取通知书的早晨。北江二中经历了中考的喧嚣,暂时恢复了短暂的平静,但这平静里掺杂着尘埃落定的释然和各奔东西的怅惘。校园里三三两两的学生,脸上带着或喜或忧的表情,手里攥着决定未来三年去向的通知书。
林秋独自一人走进教学楼。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旧校服,步伐平稳,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只是来完成一个寻常的程序。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在地上投下明亮的光斑,空气里飘荡着暑假前特有的、混合着灰尘和离愁的气息。
他刚走到初三(七)班门口的走廊,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前方,班主任陈老师的办公室门口,苏婉正和几个女生站在一起。她手里拿着一个印有“市第一中学”字样的、崭新的通知书邮件,脸上带着浅浅的、如释重负的微笑,正侧头和同伴低声说着什么。阳光洒在她干净的马尾辫和白皙的侧脸上,整个人仿佛在发光。那是属于胜利者和优等生的从容光景。
几乎在林秋看到她的同时,苏婉似乎也感应到了什么,目光不经意地转了过来。
两人的视线,在喧闹又空旷的走廊里,短暂交汇。
时间仿佛凝滞了一瞬。
苏婉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像被冷风吹拂的烛火,摇曳了一下,迅速熄灭。那双曾经清澈、带着担忧或羞涩的眼睛里,闪过一抹极其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一丝难以捕捉的、类似惋惜的东西,但最终,都被一种更强烈的、刻意维持的疏离和淡漠所覆盖。她飞快地移开了目光,仿佛只是瞥见了一个不相干的陌生人,重新转向同伴,加快了语速,脚步微微挪动,似乎想尽快结束谈话离开。
她的动作流畅自然,却带着一种拒人千里的冰冷。
林秋的心脏像是被一根极细的冰针刺了一下,传来一阵短暂而尖锐的刺痛,随即迅速麻木。他的脚步没有停,甚至没有丝毫迟滞,依旧保持着原来的节奏,面无表情地继续向前走去。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苏婉和她手中的通知书,扫过她刻意避开的侧脸,然后直视前方,仿佛那里空无一物。
两人之间的距离迅速缩短,交汇,然后拉远。
擦肩而过的瞬间,林秋能闻到一股淡淡的、带着阳光味道的洗衣液清香,那是独属于苏婉的气息,曾经在他受伤时短暂靠近过,如今却像隔着一层无法穿透的冰墙。
他没有转头,没有停顿,甚至连眼角的余光都没有偏移。
苏婉也同样,在与同伴说完最后一句话后,便低着头,抱着她的市一中通知书,与另外几个女生一起,朝着与林秋相反的方向快步走去,一次也没有回头。
没有对话,没有眼神交流,甚至连最细微的肢体迟疑都没有。像两条短暂的相交线,在命运的作用下有过一瞬的交点,然后便沿着各自的轨迹,义无反顾地奔向截然不同的远方。一个走向光明的、秩序井然的未来;一个迈向未知的、布满荆棘的黑暗丛林。
走廊里,其他学生的笑闹声、讨论声依旧,但在这短暂的几秒钟里,林秋感觉周围的一切声音都模糊远去,只剩下自己心跳的声音,和那渐行渐远的、轻微的脚步声。
他走到七班门口,陈老师已经站在那儿,手里拿着几份通知书,看到他,眼神复杂地叹了口气,将其中一个印着“北江华南高中”的录取通知书邮件递给他。
“林秋,去了高中……好自为之。”陈老师的声音带着疲惫和一丝未尽之言。
林秋双手接过,微微鞠躬:“谢谢老师。”声音平静无波。
他捏着那个薄薄的邮件,转身离开。经过刚才苏婉站立的地方时,那里已经空无一人,只有阳光依旧明亮。
他走下楼梯,走出教学楼,炽热的阳光瞬间包裹了他。他站在熙熙攘攘的校门口,看着手中那张决定了他未来三年甚至更久命运的通知书,又抬眼望向远处车水马龙的街道。
市一中在城市的另一端,是另一个世界。而他将要去的华中,在城乡结合部,是混乱和机遇并存的泥潭。
那个曾给他递过创可贴、眼神里有过担忧和善意的女孩,已经拿到了通往光明未来的车票,彻底消失在他的世界里。连最后一点微弱的、属于正常青春的念想,也在此刻,被现实无情地斩断。
形同陌路。
四个字,轻飘飘的,却像一道冰冷的闸门,轰然落下,隔断了所有可能。
林秋将通知书捏在手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眼底深处,那最后一丝属于少年的、微弱的温度,仿佛也随着那个远去的背影,彻底熄灭了,沉入一片永恒的、冰冷的沉寂。
一段尚未开始便已结束的、朦胧的感情,无声无息地,画上了句点。
剩下的,只有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