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巷尾的少年血染苍穹 > 第241章 谣言四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白逸尘带来的短暂喧嚣尚未平息,一股更加阴冷、污浊的暗流,却开始在华南高中的校园里悄然涌动,无声地蔓延,目标直指那个始终沉默寡言的少年——林秋。

起初,只是些零星的、模糊的低语,像角落里滋生的霉菌,不易察觉。

课间,两个女生在洗手台前洗手,其中一个压低声音对同伴说:“哎,你听说了吗?10班那个林秋,好像初中时候就有问题……”

“什么问题啊?”

“不清楚,好像是说……心理不太正常?特别暴力,打人往死里打那种……”

食堂排队时,几个男生凑在一起交头接耳:“真的假的?林秋初中就因为打架被记大过了?”

“好像还不止一次,听说欺负同学,抢钱什么的……”

“我靠!看不出来啊!平时闷不吭声的,这么狠?”

“知人知面不知心呗!你看张浩那么能打都听他的,肯定不是善茬!”

操场上体育课自由活动,也有人聚在树荫下窃窃私语:“难怪他眼神那么吓人,原来是有前科啊……”

“离他远点吧,感觉这种人很危险……”

这些流言蜚语,起初只是碎片化的猜测和影射,缺乏具体细节,传播范围也有限。但很快,随着某些人的刻意推动和添油加醋,谣言迅速发酵、升级,变得有鼻子有眼,细节也越来越“丰富”和“惊悚”。

有人说,林秋初中有严重的暴力倾向,心理变态,喜欢看人流血,曾经把一个同学的肋骨打断了好几根,差点闹出人命。

有人说,他不仅打架凶狠,还勒索同学,抢钱抢东西,是学校里有名的恶霸,最后被原来的学校劝退了,才转来华南高中。

还有更离谱的,说他进过少管所,身上背着案底,是个极度危险的人物。

谣言像瘟疫一样,在走廊、厕所、食堂、操场……每一个学生聚集的角落传播。人们交头接耳,眼神闪烁,语气里混杂着恐惧、猎奇和一丝幸灾乐祸。每当林秋或张浩他们走过时,周围的议论声会瞬间低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异样的沉默和无数道偷偷打量、带着探究与畏惧的目光。

10班内部的气氛也变得微妙起来。一些原本对“10班四虎”抱有好奇甚至些许好感的同学,开始下意识地疏远他们,尤其是看林秋的眼神,充满了复杂和警惕。周峰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但眼底深处却闪过一丝快意和得意,他甚至偶尔会“无意”中在和其他班干部讨论班级事务时,隐晦地表达对“某些有不良记录同学可能影响班级风气”的“担忧”。

班长孙静试图维持秩序,在班会上强调“不要传播未经证实的谣言”,但收效甚微。好奇和恐惧是人类的天性,尤其是在枯燥的校园生活中,这种带有刺激性的“秘闻”传播速度远超想象。

张浩是第一个炸毛的。

“操他妈的!谁?!谁在背后乱嚼舌根子?!让老子知道是谁,非撕烂他的嘴不可!”在一次去厕所的路上,清晰地听到隔壁班两个男生用猥琐的语气议论林秋“是不是有精神病”后,张浩彻底爆发了,额头青筋暴起,眼睛瞪得通红,一拳狠狠砸在走廊的墙壁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吓得周围学生纷纷避让。

陈硕也气得胖脸通红,但又有些害怕,小声嘟囔:“太可恶了!怎么能这么胡说八道!秋哥根本不是那样的人!”

李哲的脸色也沉了下来,他扶了扶眼镜,眼神锐利地扫过那些窃窃私语的人,冷静地分析道:“谣言不会凭空起来,肯定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而且针对性很强,就是要搞臭林秋。”

而处于风暴中心的林秋,却表现得异常平静。

他依旧按时上课、下课、去食堂、回宿舍,仿佛那些围绕他的恶毒议论根本不存在。面对那些异样的目光和指指点点的低语,他连眉毛都没有动一下,眼神依旧是那片深不见底的寒潭,不起丝毫波澜。

只有最熟悉他的人,比如偶尔能捕捉到他眼神的李哲,才能从那份极致的平静下,感受到一丝冰冷的、近乎残酷的寒意。那不是麻木,而是一种蛰伏的、洞悉一切的沉默。他仿佛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张浩怒气冲冲地回到教室,一把抓住林秋的胳膊,声音因为愤怒而有些嘶哑:“书呆子!你他妈没听见外面那些混蛋怎么说你的吗?你就一点反应都没有?!咱们必须把散播谣言的孙子揪出来!肯定是王大壮那伙人搞的鬼!”

林秋缓缓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着暴怒的张浩,声音低沉却清晰:“听见了。”

“然后呢?!”张浩急道,“就任由他们泼脏水?!”

“浩子,”林秋的声音依旧没有什么起伏,“狗对你叫,你也要叫回去吗?”

“我……”张浩被噎了一下,但怒火未消,“那也不能就这么算了啊!这口气我咽不下去!”

“急什么。”林秋的目光重新落回桌上的书本,语气淡漠,“叫得最凶的狗,往往是因为心里害怕。让他们叫。叫得越响,死得越快。”

他的冷静,像一盆冰水,稍稍浇熄了张浩的熊熊怒火,但却让一旁的李哲心中微微一凛。林秋的反应,太冷静了,冷静得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和掌控之中。这种冷静,比暴怒更令人心悸。

李哲沉默片刻,低声对张浩说:“浩子,林秋说得对。现在无凭无据,我们越是反应激烈,越是显得心虚,反而坐实了谣言。暗中观察,找到源头才是关键。”

张浩狠狠喘了几口粗气,最终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操!憋屈死了!”

谣言仍在持续发酵,像一层无形的灰霾,笼罩在高一(10)班的上空,也笼罩在林秋的周围。但身处漩涡中心的少年,却像风暴眼中的那一点绝对平静,冷眼旁观着这一切。

他知道,这场污浊的舆论攻势,绝不会是结束,而仅仅是另一场较量的开始。背后操纵者的目的,远不止败坏他的名声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