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兽语童颜:心声空间 > 第114章 风起云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潼关血战,朝廷二十万征讨大军土崩瓦解,主帅张狂授首,苏文头号谋士阴士程被擒!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以惊人的速度传遍大江南北,天下为之震动!

靖北王萧策,以哀兵之势,绝地翻盘,不仅守住了潼关,更一举击溃了朝廷主力!这不再是简单的“叛乱”,而是一场足以撼动国本的巨变!

一时间,天下哗然,风起云涌!

最先响应的是那些早已对苏李党羽不满的势力。

陇右节度使冯异,在收到青木先生带来的萧策亲笔信和潼关大捷的消息后,不再犹豫,立刻斩杀朝廷监军,宣布拥戴靖北王“清君侧”,并派其子率精骑两万,东出潼关,与萧策会师!

紧接着,巴蜀镇西将军王浚,因其女在宫中受李太后打压,本就心存芥蒂,见萧策势大,也顺势而起,封锁剑门关,切断了朝廷与西南的联系,并送来大批粮草军械以为资助!

江南漕帮总舵主公开表态,支持靖北王,并利用漕运网络,为靖北军秘密输送物资、传递情报。

各地被苏文打压的官员、士绅、乃至绿林豪强,纷纷趁机起事,或攻占州县,或率部来投。打着“靖难”旗号的义军,如同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涌现。短短月余,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大半疆域已不再听从京城号令!

朝廷控制的区域,仅剩下京畿、部分中原以及江南财赋之地,且内部人心惶惶,叛乱不断。

京城,摄政王府和慈宁宫,已是一片末日般的混乱和恐慌。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苏文气得砸碎了书房里所有能砸的东西,面目狰狞,须发戟张,“二十万大军!二十万啊!竟然被萧策那个逆贼打得全军覆没!张狂该死!程先生那个蠢货也该死!”

他咆哮着,眼中充满了血丝和疯狂:“调兵!给本王调兵!征调天下所有兵马!朕要御驾亲征!朕要亲手把萧策碎尸万段!”

“摄政王息怒!息怒啊!”心腹幕僚跪了一地,瑟瑟发抖,“如今……如今各地镇守观望,江南漕运中断,粮饷不济,京畿兵力空虚,实在……实在无兵可调了啊!”

“那就加税!募兵!把那些贱民都赶上战场!”苏文歇斯底里。

“王爷,加税已激起民变,再强行募兵,恐生大乱啊!”

“乱?朕看谁敢乱!杀!都给朕杀!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苏文已然失去了理智。

慈宁宫内,李太后(原李昭仪)更是花容失色,惊恐万状。她没想到,自己机关算尽,好不容易扳倒皇后,掌控幼帝,眼看就要权倾天下,却被一个本该死在山沟里的萧策搅得天翻地覆!

“怎么办?怎么办?萧策那个杀才就要打过来了!他会杀了我们的!一定会杀了我们的!”李太后抓着心腹宫女的手,指甲几乎掐入对方肉中。

“太后娘娘莫慌!”宫女强忍疼痛,低声道,“京城城高池深,尚有十万禁军,未必守不住!况且……我们手中还有一张王牌……”

李太后眼中闪过一丝狠毒:“你是说……那个小贱种?”她指的是被软禁在深宫、形同傀儡的小皇帝。

“不错!只要陛下还在我们手中,萧策投鼠忌器,便不敢强攻京城!我们……或许还有谈判的筹码……”

“对!对!还有皇帝!”李太后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眼神重新变得阴冷,“传旨!加派重兵,‘保护’好陛下!没有哀家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乾清宫半步!”

血腥的镇压在京城内外加剧。苏文和李太后为了稳固摇摇欲坠的统治,开始了最后的疯狂。任何有“附逆”嫌疑的官员、士绅,都被抄家灭门。天牢人满为患,菜市口天天杀人,鲜血染红了青石板。整个京城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人人自危。

然而,高压之下,反抗的暗流涌动得更加激烈。不断有忠义之士试图联络宫外,或暗中策划兵变,或准备迎接王师。

潼关,靖北军大营。

与京城的恐慌混乱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气氛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和蓬勃的朝气。陇右援军的到来,巴蜀粮草的输入,各地义军的归附,让靖北军实力暴增,已拥兵近十万,战将千员,粮草充足,士气高昂!

中军大帐内,将星云集。萧策端坐主位,虽面色依旧带着病容,但眉宇间英气勃发,不怒自威。下首左边是以雷豹(伤势好转)、赵元朗为首的旧部,右边则是以陇右冯异之子冯敬、巴蜀使者为代表的各方归附势力。明薇和萧煜则坐在萧策身侧稍后的位置,地位超然。

“诸位!”萧策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蒙天地祖宗庇佑,将士用命,义士相助,我等方能屡破强敌,至此局面!然,国贼未诛,君父之仇未报,天下未靖,我等万不可懈怠!”

“谨遵王爷号令!”众将轰然应诺,声震屋瓦。

“如今,京城苏李二逆,已成瓮中之鳖,困兽犹斗。”萧策继续道,“然,京城乃帝都,城防坚固,守军众多,且陛下尚在贼手,投鼠忌器,强攻恐非上策。诸位有何良策,可速定京城,擒杀国贼?”

帐内顿时议论纷纷。

“王爷!末将愿为先锋,率本部兵马,直抵京城之下,先挫其锐气!”冯敬年轻气盛,率先请战。

“不可莽撞。”老成持重的赵元朗摇头,“京城非同小可,需从长计议。当先扫清外围,断其羽翼,再围而不打,迫其内乱。”

“围城耗时日久,恐生变故。”巴蜀使者担忧道,“江南财赋之地,尚在朝廷手中,若其缓过气来,纠集力量反扑,胜负难料。”

“不如遣死士潜入京城,联络忠义,里应外合,擒贼先擒王!”有将领提议。

众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萧策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明薇:“薇儿,你有何见解?”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明薇身上。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孩,如今在军中的威望极高,她的意见,无人敢小觑。

明薇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地图前,目光沉静。她指尖划过京城周边,最终落在东南方向的通州。

“王爷,诸位将军,”她的声音清晰而冷静,“强攻不可取,久围易生变,暗杀风险大。我们……可以换个思路。”

她指尖点向通州:“通州,乃京城漕运咽喉,朝廷粮饷大半由此转运。如今虽漕运中断,但其仓储丰厚,守军相对薄弱。若我军以雷霆之势,奇袭通州,夺其粮仓,则京城命脉顿断!苏李二逆,必惊慌失措!”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届时,我们再广发檄文,宣称只诛首恶,胁从不问,并公布程先生供状(阴士程被擒后,已吐露不少苏李党羽的罪行),揭露其弑君杀后、祸国殃民之罪!京城内外,人心必然瓦解!或有忠义之士,趁机起事!甚至……禁军内部,也可能生变!”

“围点打援,攻心为上!”明薇总结道,“此乃……速战速决之良策!”

帐内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赞同声!

“妙计!薇姑娘此计大妙!”

“夺通州,断其粮道,京城不战自乱!”

“攻心为上!苏文李嫣倒行逆施,早已天怒人怨!檄文一出,必应者云集!”

萧策眼中爆发出赞赏的光芒,重重点头:“好!就依薇儿之策!雷豹、冯敬听令!”

“末将在!”

“命你二人率精兵五万,即日出发,奇袭通州!务必速战速决!”

“末将遵命!”

“赵元朗听令!”

“末将在!”

“命你坐镇潼关,总督粮草,安抚四方来附义军!”

“末将遵命!”

“其余诸将,随本王统率中军,兵发洛阳,威逼京畿,策应通州之战!”

“遵命!”

军令如山,靖北军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

明薇看着意气风发的萧策和斗志昂扬的众将,心中却并无太多波澜。仇恨的火焰,并未因胜利而熄灭,反而燃烧得更加冰冷。

她知道,最后的决战,即将到来。那个吞噬了她父亲、皇后、无数忠良的黑暗巢穴,即将被彻底掀开。

她摸了摸怀中那枚始终温热的“清心”玉佩,目光穿透帐帘,望向南方。

京城,等着我。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