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大秦:来了个真神仙 > 第111章 天气凉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始皇帝嬴政手指摩挲着纸面,指尖能触到细微的墨痕,却不见半点笔锋的参差,嘴角不自觉地勾了勾。

“先生这最新的纸张,再配上那印刷之法,当真是妙。”嬴政抬眼看向对面斜倚着的李易,语气里满是满意,“以前抄书要靠竹简,一卷《尚书》就得用车拉,还只有世家子弟能看。如今这纸轻便,印刷又快,日后大秦的学堂里,课本全由朝廷来印,读书人想不依着朝廷的调子走,都难。”

李易手里端着个景德镇的茶杯,慢悠悠啜了口,闻言挑了挑眉:“陛下倒是看得通透。不过光靠课本拘着,顶多是让他们认朝廷的字,想让他们真心向着大秦,还得给点实在的念想。”

“哦?先生有何高见?”嬴政坐直了些,目光落在李易身上。

“文武庙。”李易放下茶杯,指尖在桌面上敲了敲,“今天我和孔生我王老将军说了这个设想,将来陛下可以在咸阳建两座庙,一座文庙,一座武庙。凡是为大秦立过功的文臣,比如能让教化蛮夷百姓规划我大秦、或者是孔生这样改进简化字然后传授于大秦子民的;还有武将,比如守得住边疆、能打胜仗的,死后都能入庙受大秦百姓的香火受大秦气运洗礼。

逢年过节,陛下亲自去祭拜,让全天下人都看着——只要为大秦出力,哪怕死了,也能被朝廷记着,被子孙后代敬着。”

始皇帝眼睛一亮,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李易接着道:“若是你能成就人皇之位,便可直接敕封,那效果更好,他们直接可以与国同龄,大秦不亡他们将不老不死,并且无需修行就可拥有一定的境界。”

李易笑了笑,“以往寻常帝王想让臣子入庙,还得走一堆章程,怕朝野有异议。

你成为了人皇就不一样了,人皇口含天宪,敕封神灵。到时候,文武百官里文臣想进文庙,武将想进武庙,不得拼了命给你干活?”

始皇帝沉默了片刻,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显然在盘算其中的利弊。过了会儿,他忽然话锋一转:“先生还记得之前送往后山塔中的那些墨家门人么?”

“怎么不记得?”李易挑眉,“那群人倒是个顶个的能琢磨,上次去看,火枪已经快可以批量化生产了,手雷也能炸碎石头。”

“朕听了先生的建议,给了他们十倍工钱,家眷也全迁到了上林苑,给了最好的宅子,衣食住行都按大夫的规格来。”嬴政语气里带着点无奈,“他们倒是安心研究了,可这开销也实在吓人。光是每月的工钱和家眷用度,就抵得上两个郡的赋税。再加上推广土豆要给百姓种子钱,研制铁器要建工坊,先生您那庄子里天天给孩子们训练的吃穿用度,也是个吞金兽……”

他说到这儿,话头顿了顿,看向李易的眼神带着点期待:“先生之前说,朕若每当能突破一个窍穴,便有一份奖励。如今朕这三窍已开,先生看……这奖励能不能换成些能挣钱的法子?”

李易闻言,嘴角就止不住的抽搐,谁能想到,当初他让嬴政推广土豆和曲辕犁,不过是想着让百姓多口饭吃,少饿死些人,没想到这两项政策下去,大秦百姓的感激之情化作气运,居然直接推着嬴政连开了两窍!

可这窍开得也太别致了——一个是后阴窍,一个是左耳窍。前一个窍开了,顶多让嬴政真气汇聚更加顺畅些,身体素质只是比以往稍微强点;后一个更绝,直接让他耳力大增,几十步外的人说话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说是三窍强者和扶苏一样,可偏偏上中下三丹田一个没开,内循环都转不起来,说好听点是开了三窍,说难听点,扶苏真要打他,也就和打胡亥没什么区别。

心里腹诽归腹,李易脸上倒是没露出来,只是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陛下这窍开的,确实够特别。不过既然开了,奖励自然少不了。挣钱的法子嘛,我还真有两个,正好天气差不多转凉了,赶上入冬之前用得上。”

始皇帝一听,立刻往前凑了凑:“先生请讲。”

“第一个,是取暖的法子。”李易伸出一根手指,“如今大秦百姓过冬,要么烧柴火,要么烧散煤。柴火得去山里砍,冬天山路难走,还容易冻死人;散煤烧起来烟大,还有毒,一个冬天下来,普通人家根本扛不住。”

他说着,从怀里摸出一张纸,上面画着两个简单的图样——一个是带孔的圆疙瘩,一个是敞口的陶土炉子。“这个圆疙瘩叫蜂窝煤,用煤末子掺上黄土,按比例加水和匀,再用模子压出来,晒干了就能烧。

这东西比散煤耐烧三倍,烟还小。这个炉子叫煤炉,用陶土或者泥巴就能做,底下留个通风口,上面放个炉箅子,把蜂窝煤放进去,既能取暖,还能煮水做饭。”

始皇帝拿起图纸,仔细看着上面的图样,越看眼睛越亮:“此等神物品看似简单,可若是两相结合推广开,百姓过冬的开销能省一半!”

“不止省开销,还能救命。”李易补充道,“每年冬天,大秦冻死的百姓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吧,大多是因为没的烧。有了这蜂窝煤和煤炉,至少能少死一半人。”

他顿了顿,又拿出一张纸:“这第二个法子,是制盐。如今大秦的盐,要么是海盐,要么是池盐,晒出来的盐里有杂质,吃多了容易生病,而且产盐慢,成本高,普通百姓根本吃不起好盐。

我这两个制盐法,一个是‘淋卤煎盐’,把盐土加水淋出卤水,再用柴火煎,出盐快,杂质少;另一个是‘滩晒法’,在海边围出滩涂,让海水自然蒸发,不用烧柴火,成本更低,出的盐还更干净。用这两个法子制盐,成本能降七成,百姓也能吃上便宜的好盐。”

始皇帝拿着两张图纸,手指都有些发颤。他当了这么多年皇帝,最清楚百姓的苦楚——冬天的寒、吃盐的贵,都是压在百姓头上的大山。李易这两个法子,不仅能让百姓好过,还能让朝廷从中挣巨大数额的钱,简直是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