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冷面王爷的穿越小医官 > 第109章 北狄狼烟与朝堂博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9章 北狄狼烟与朝堂博弈

废后风波带来的余震尚未完全平息,一道来自北境的八百里加急军报,如同惊雷般再次炸响了整个朝堂。

“北狄新任大单于阿史那·咄吉,集结本部及附庸部落骑兵十万,陈兵雁门关外百里,蠢蠢欲动!边关守将请求朝廷速发援兵,增派粮草!”

宣政殿内,气氛比之前审理皇后案时更加凝重。武将们摩拳擦掌,文臣们则大多面露忧色。北狄是草原上的恶狼,每逢秋高马肥,便时常南下劫掠。

但此次由新即位、以勇武暴戾着称的大单于亲自率领,集结如此规模的兵力,其意图绝不仅仅是抢掠那么简单,很可能是想趁大胤内部刚刚经历动荡(他们或许已通过某些渠道得知风声),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入侵,试图重创大胤国本。

皇帝萧景琰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内忧未绝,外患又至,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目光扫过下方垂首肃立的臣子,最终落在了站在武官首位,身姿如岳的靖王萧煜身上。

“靖王,”皇帝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北狄寇边,形势危急。你久镇北境,熟知狄人战法,依你之见,该如何应对?”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萧煜身上。他是大胤的战神,是北狄人的噩梦,他的态度至关重要。

萧煜出列,躬身行礼,声音沉稳有力,打破了殿内的沉寂:“回父皇,北狄狼子野心,此番大举进犯,绝非小打小闹。雁门关虽险,然守军兵力不足,久守必失。儿臣以为,当立即调派精锐驰援,以雷霆之势,挫其锋芒,将其赶回漠北,方可保边境安宁,震慑四方!”

他的主张非常明确:打!而且要快,要狠!

“陛下,臣以为不妥!”一个声音立刻响起,是吏部尚书,亦是太子太傅一党的核心人物,“国库近年来屡有支出,先是南方水患赈济,后有边境零星战事耗费,加之……加之近期朝中事务,耗费亦是不菲。此时若兴大军,粮草、军饷皆是巨大负担。不如先遣使议和,许以财帛,暂缓兵锋,待国库充盈,再图后计!”

主和派的声音出现了。这背后,未必没有因皇后被废、太子失势而试图稳住局面,避免萧煜借此机会再次掌握更大兵权的考量。

“议和?”萧煜尚未反驳,一名性如烈火的老将军已忍不住出列,怒目而视,“北狄人贪得无厌,岂是些许财帛能够喂饱的?此时议和,无异于抱薪救火,徒长他人气焰,示弱于天下!必须打!而且要狠狠地打!”

“打?说得轻巧!钱粮从何而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国库……”

朝堂之上,顿时吵作一团。主战派与主和派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太子一系的官员大多倾向于主和,试图稳定局势;而一些中立或原本就亲近靖王的官员则主张迎头痛击。齐王萧熠则站在一旁,沉默不语,眼神深邃,不知在思索什么。

皇帝听着下面的争吵,眉头越皱越紧。他何尝不想打?但国库的情况他也清楚,更重要的是……他的目光再次掠过萧煜。

这个儿子,刚刚以雷霆手段扳倒了皇后,威望正盛,若再让他执掌大军,击退北狄,其功勋将无人能及,届时……他这皇帝的龙椅,是否还能坐得安稳?废了一个太子,难道要再立一个功高盖主、手握重兵的“太上皇”?

猜忌,如同毒蛇,在皇帝心中悄然滋生。

“够了!”皇帝猛地打断争吵,殿内瞬间安静下来。“北狄犯境,事关国体,不容退缩。然,出兵之事,干系重大,需从长计议。兵部、户部,即刻核算可用兵马、粮草器械,三日内给朕一个章程!退朝!”

他没有当场做出决定,而是选择了拖延。这个态度,让主战派心中失望,也让主和派看到了希望。

退朝后,萧煜面无表情地走出宣政殿,秦风立刻迎了上来。

“王爷,情况如何?”

萧煜冷哼一声:“有人不想让本王再掌兵权。”

秦风脸色一沉:“是因为皇后的事?陛下他……”

“功高震主,古来有之。”萧煜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冷意,“更何况如今太子地位动摇,陛下心中,恐怕早已将本王视为最大的威胁。”

“那北狄……”

“北狄必须打,而且必须由本王来打。”萧煜目光锐利地望向北方,“唯有如此,边境方能安宁,大胤国威方能无损。至于朝中的魑魅魍魉……”他顿了顿,“本王自有计较。让你查的事情怎么样了?”

秦风低声道:“根据刘保名单上那条模糊的暗线,我们顺藤摸瓜,发现废后慕容氏在倒台前,似乎通过一个秘密渠道,与北狄有过接触!虽然证据还不充分,但极有可能,她为了给太子铺路,甚至不惜通敌,想借北狄之手,削弱甚至……除掉王爷您!”

萧煜眼中寒光暴涨!通敌!这已超出了权力斗争的底线!

“继续查!不惜一切代价,找到确凿证据!”萧煜声音冰冷,“另外,让我们在北境的人动起来,严密监视北狄动向,收集所有情报。本王预感,这场仗,避无可避!”

***

靖王府,苏澈也得知了朝堂上的消息和北狄犯边的紧急军情。他立刻明白,萧煜即将面临内外的巨大压力。

“你要出征,对吗?”萧煜一回府,苏澈便迎了上去,语气肯定。

萧煜看着他没有丝毫犹豫和恐惧的眼神,心中一暖,点了点头:“北境需要我,大胤需要这场胜利。”

“我随你去。”苏澈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你的伤需要定期复查,边关将士若有伤亡,我的医术也能派上用场。我可以帮你组建战地医疗队,培训军医,能救回很多人的性命。”

萧煜深深地看着他,没有拒绝。他知道,苏澈的决定不仅仅是为了他,更是为了那些可能浴血沙场的将士。“边关苦寒,战阵凶险……”

“你在哪,我在哪。”苏澈打断他,微微一笑,“我们说好的,并肩。”

萧煜握住了他的手,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就在两人商议随军细节时,管家来报,齐王萧熠来访。

萧煜与苏澈对视一眼,这个时候,齐王来做什么?

齐王依旧是那副温润如玉的模样,但眉宇间多了几分凝重。“三弟,北狄之事,为兄已知晓。朝中议论,对你多有不利。为兄虽不才,但在户部还有些人脉,若三弟决心出征,粮草辎重方面,为兄或可尽力周旋,确保后方无忧。”

他这次没有兜圈子,直接表明了支持的态度,甚至愿意在后勤上提供帮助。

萧煜心中明了,齐王这是看准了皇帝对自己的猜忌,想雪中送炭,进一步拉拢,同时也希望借助自己打击北狄的军功,来增加他争夺储位的筹码。

“多谢王兄好意。”萧煜神色不变,“若能得王兄援手,自然是好。只是,兵凶战危,胜负难料,王兄就不怕投资失败?”

齐王笑了笑,意有所指:“为兄相信三弟的能力。更何况,有些投资,看的是长远。大胤,不能乱;边境,不能失。这一点,你我的目标是一致的。”

送走齐王,苏澈若有所思:“他倒是会抓机会。”

“互利互惠罢了。”萧煜淡淡道,“有他帮忙协调后勤,能省去不少麻烦。眼下,最重要的是拿到出征的兵权,以及……找到慕容氏通敌的证据!”

战争的阴云已然笼罩京城,而朝堂之上的博弈,也进入了更加激烈和复杂的阶段。萧煜与苏澈,即将告别京城的漩涡,奔赴那片他们曾经相遇、如今又将并肩作战的苍茫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