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冷面王爷的穿越小医官 > 第32章 雨夜审讯与迷雾更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章 雨夜审讯与迷雾更深

夜雨渐沥,敲打着帐顶,发出沉闷而持续的声响。医营旁临时辟出的审讯帐内,灯火通明,气氛却比帐外的雨夜更加冰冷压抑。

那名被抓获的投毒农人蜷缩在地上,浑身湿透,抖如筛糠,早已将知道的一切倒豆子般说了个干净,翻来覆去就是驿馆一个面生的侍卫用钱和他老娘的病威逼利诱,其余一概不知。

秦风脸色铁青,听完禀报,毫不犹豫下令:“封锁驿馆!所有人等,一律分开拘押,严加审讯!尤其是冯吉带来的人,一个不许放过!”

亲兵领命,如虎狼般扑向驿馆。

苏澈站在帐口,望着外面被火把撕裂的雨幕,心中并无多少轻松。抓到一个棋子固然好,但他预感,事情绝不会如此简单。京城的手段,不该如此粗糙。

审讯持续了整整一夜。雨声、喝问声、偶尔夹杂的闷哼声,构成了这个不眠之夜的背景音。

天色微明时,雨势稍歇。秦风带着一身寒气和疲惫来到苏澈帐中,脸色更加难看。

“如何?”苏澈递上一杯热水。

秦风一饮而尽,重重将杯子顿在桌上,咬牙道:“那个接头侍卫,找到了。吊死在自己房里,弄成了自尽的假象!”

苏澈心一沉。灭口!果然!

“冯吉呢?”他急问。

“那老狐狸!”秦风啐了一口,“吓得尿了裤子,赌咒发誓绝不知情,哭喊着要见王爷伸冤。审了他带来的人,也都说那侍卫是出发前临时调入队伍的,平日沉默寡言,无人知其底细。”

线索,似乎又断了。死无对证。

“临时调入……”苏澈沉吟道,“能查到是谁安排他调入的吗?”

秦风摇头:“正在加急往京城查,但希望渺茫。对方既然能安排人进来,必然做好了万全准备。”

帐内陷入沉默。敌人藏在最深的暗处,一次次伸出黑手,却总能及时斩断线索,让人无从下手。

“王爷可知此事?”苏澈问。

“已禀报王爷。”秦风道,“王爷只说了句‘知道了’,便再无指示。”

苏澈心中微动。王爷的反应如此平静?是早已料到,还是……另有安排?

“那冯吉一行人如何处置?”

“王爷令其即刻滚回京城。”秦风冷笑,“带着王爷的手书回去。手书上写:‘北疆军医务已查验完毕,甚好。冯院判辛苦,然才疏学浅,不堪大用,建议太医院慎选能吏。’”

苏澈闻言,几乎能想象冯吉看到这评语时如丧考妣的表情。这等于彻底断送了他在太医院的前程!王爷此举,既是惩戒,也是再次强硬地向京城表明态度——北疆之事,不容插手!

“至于你,”秦风看向苏澈,语气严肃,“王爷让你近期务必谨慎。对方两次失手,恐狗急跳墙。你的试验田和药房,我会加派人手,但你自身更需小心。尤其……不要轻易相信任何突如其来的‘好意’或‘机缘’。”

“突如其来的‘好意’?”苏澈敏锐地捕捉到这个词。

秦风眼神闪烁了一下,似乎有些犹豫,但还是低声道:“根据那农人的供述和我们的排查,最初找到他、告诉他‘苏医师重金求购特殊药苗’消息的,是一个走街串巷的货郎。而那货郎……据查,与城中‘济世堂’药铺有些关联。”

济世堂?苏澈知道这家药铺,是黑石城里最大的药铺,背景颇深,据说东家与州府官员乃至京城都有些关系。之前医营也曾向其采购药材,但自从苏澈与王府商队对接后,便减少了往来。

“济世堂……”苏澈默念着这个名字。是了,如果是京城的手想要伸过来,通过本地有势力的药铺作为跳板和掩护,再方便不过。

“我们查过济世堂,明面上干干净净,毫无破绽。”秦风道,“但越是干净,越说明有问题。王爷的意思,让你心里有数即可,暂时不要打草惊蛇。”

苏澈点头。他明白,这是放长线钓大鱼。但自己成了鱼饵的感觉,并不好受。

“属下明白。”他沉声道。

送走秦风,苏澈毫无睡意。他走到试验田边,晨光熹微中,那些药苗经过夜雨洗涤,更显青翠欲滴,生机勃勃。而就在几丈之外,昨夜险些被蚀药毁于一旦。

危机如此之近,却又隐藏在重重迷雾之后。

济世堂……京城……太医局……这几者之间,究竟是怎样一条线?仅仅是为了除掉他这个“变数”?还是有着更深层的目的?

他感觉自己仿佛陷入了一张无形的大网,每挣扎一下,网就收得更紧。

接下来的日子,苏澈愈发深居简出,大部分时间都留在医营和试验田,非必要不外出。冯吉一行人灰溜溜地离开了北疆,军营似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但苏澈知道,平静之下,暗流更加汹涌。他加紧了《军中医务辑要》的编写,同时更加系统地培训医徒,他将一些基础的伤口处理、消毒、辨识草药甚至简单的防疫知识编成朗朗上口的口诀,在底层辅兵和军士中推广教学。

他知道,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只有将科学的理念传播开来,形成共识,才能真正扎根,抵御风雨。这也是一种无声的抗争和积蓄力量。

同时,他并未放弃对济世堂的关注。他通过商队周桐(新上任的管事,经过清洗后已可靠许多)暗中打探济世堂的药材来源、销售渠道、以及与各地尤其是京城的联系。

零碎的信息慢慢汇聚。济世堂的生意做得很大,不仅覆盖北疆,甚至通过某些隐秘渠道与关外异族也有交易。其药材品质虽佳,但价格昂贵,且时常有些来路不明、却效果“奇特”的药材流出。更重要的是,周桐隐约打听到,济世堂的东家似乎与京城某位权宦的远房亲戚有所牵连。

线索依然模糊,却让苏澈心中的警惕更甚。

这日,他正在教授一队辅兵如何正确包扎骨折伤处,一名亲兵匆匆跑来:“苏医师,王爷请您过去一趟。”

苏澈心中一动。自上次事后,王爷已多日未曾单独召见他。

他交代完课程,便随亲兵前往王帐。

帐内,萧煜正站在那幅巨大的北疆舆图前,眉头微锁,似乎正在为什么事烦心。见苏澈进来,他转过身,直接抛出一个问题:

“若大军深入漠北,长途奔袭,最需防范何种疫病?可能防治?”

苏澈一怔。大军深入漠北?王爷这是要有大动作?他迅速收敛心神,沉吟片刻答道:“漠北苦寒,水土不服,易发伤寒、痢疾。加之征战疲惫,易染时疫。最需防范者,乃是……虏疮。”(虏疮,即天花)

他提到天花,是因为知道这种传染病在密集人群尤其是行军途中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虏疮?”萧煜目光一凝,“此病凶险,可能防治?”

“极难。”苏澈实话实说,“但并非完全无法可想。一是发现病患,立刻严苛隔离,其衣物用具皆需焚烧深埋。二是未病之人,可尝试用‘人痘法’预防。”

“人痘法?”萧煜显然未曾听过。

“是。取虏疮痊愈者疮痂研粉,吹入健康者鼻中,或以其浆液沾染划破之皮肤,可引其发出轻微痘症,之后便可得终身免疫。”苏澈解释道。这是中国古代人痘接种法,虽有一定风险,但已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防疫手段。

萧煜听得极其仔细,眼中精光闪烁:“此法……成功率几何?风险多大?”

“约七成以上可获免疫。然亦有二三成风险,可能引发重症甚至死亡。”苏澈谨慎道,“且需找到痊愈不久、痘痂可用之人,操作需极其小心。”

帐内陷入沉默。萧煜手指敲击着桌面,显然在权衡利弊。

良久,他忽然问道:“若本王给你人手和资源,你可能在军中试行此法?先从一小队死囚或自愿者开始。”

苏澈心中巨震!王爷这是要让他实际操作人痘接种?这可是冒着巨大的风险和伦理压力!

但他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一个真正展现价值、甚至可能改变战争模式的机会。也是王爷对他能力的又一次极限试探。

他深吸一口气,迎上萧煜的目光,斩钉截铁道:“若王爷信得过,属下愿尽力一试!”

“好!”萧煜一拍桌案,“此事便交由你秘密筹备。所需一切,直接向秦风索取。记住,要快,要密!”

“是!”苏澈领命,感觉肩头沉甸甸的。

离开王帐,他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人痘接种,防疫……王爷究竟在谋划什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而就在他全副身心即将投入到这项危险而重要的新任务时,周桐那边忽然传来一个意外的消息:济世堂的东家,三日后将在城中最大的酒楼设宴,庆祝寿辰,广发请帖,竟也给王府商队送来了一份,且特意注明“敬请周管事与苏医师莅临”。

请帖做得极其精美,措辞谦恭备至。

苏澈拿着那份散发着淡淡檀香的大红请帖,眉头紧锁。

突如其来的“好意”……终于来了吗?

这看似热闹的寿宴,恐怕是一场精心布置的鸿门宴。

去,还是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