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匠心代码 > 第6章 安全屋的理念对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郊区的安全屋藏在一片松树林里,米白色的外墙爬满青藤,门口的监控摄像头对着蜿蜒的小路,像两只警惕的眼睛。沈墨心跟着陆明轩推开门时,最先闻到的是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混合着电子设备特有的散热气息——和她熟悉的老宅霉味截然不同。

客厅里的家具很简单:一张深色实木桌,四把椅子,墙角放着两个银色的金属柜,上面贴着“证据存放”的标签。而桌子的另一边,江寻正蹲在地上接笔记本电脑的电源线,黑色连帽衫的帽子扣在头上,露出的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屏幕上跳动的绿色代码映在他的黑框眼镜上。

听到动静,江寻抬起头,目光扫过沈墨心——她背着一个棕色的帆布包,手里攥着一把老式刻刀,指甲缝里还沾着一点朱砂红,眼神里带着警惕,像一只误入陌生领地的猫。他皱了皱眉,没说话,继续低头调试设备。

“人都到齐了,我们先碰一下计划。”陆明轩拉过两把椅子,“‘收藏家’给江工程师的期限是五天,我们需要在这五天里做出假《秋林图》,植入追踪程序,然后以‘沈小姐愿意交易真迹线索’为理由,把假画交出去。”他把一张真《秋林图》的高清扫描件铺在桌上,“这是申江阁提供的底图,你们需要做的,就是让它看起来和真画一模一样,尤其是‘护真印’。”

沈墨心先拿起扫描件,指尖抚过纸面:“真画用的是民国时期的楮皮纸,纤维粗,吸水性强,墨色会有自然的晕染。现在市面上的仿楮皮纸都太细,得用古法重新抄纸——至少需要两天。”她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小捆麻纤维,“而且傅抱石的‘抱石皴’靠的是手腕的力度,一笔下去有浓有淡,AI生成的笔触太均匀,没有手工的‘气’,必须手工勾线。”

“手工勾线?”江寻终于摘下耳机,语气里带着质疑,“两天抄纸,三天勾线,时间根本不够。我的AI算法可以模拟楮皮纸的纤维纹理,甚至能算出傅抱石笔触的压力变化,生成初稿只需要四个小时,后续调整细节最多一天。”他把电脑屏幕转向沈墨心,上面是他昨晚做的模拟图——秋林的枝干线条流畅,墨色过渡自然,几乎和扫描件一模一样。

但沈墨心只看了一眼,就摇了摇头:“你这线条太‘死’了。你看这里,”她指着扫描件上一棵秋树的枝干交叉处,“真画的飞白是手腕突然提力形成的,边缘有细微的毛躁感,而你的模拟图,飞白是均匀的锯齿状,一看就是算法算出来的。‘收藏家’里肯定有懂行的人,这么明显的破绽,他们一眼就能识破。”

江寻的脸色沉了下来:“我用的是最新的笔触模拟算法,分析了傅抱石三十幅真迹的笔触数据,误差率不超过3%。你所谓的‘毛躁感’,不过是手工操作的瑕疵,AI完全可以避免。而且手工勾线的效率太低,万一五天内做不完,谁来负责?”

“负责?”沈墨心提高了声音,把刻刀拍在桌上,“我沈家做了百年鉴藏,从来没出过一眼就能被识破的假画!你以为靠代码就能复制艺术品?真画的纸、墨、印,每一处都藏着时间的痕迹——楮皮纸在空气中氧化的黄斑,矿物颜料在纸上沉淀的颗粒感,甚至‘护真印’盖下去时,朱砂在纸纤维里渗透的深度,这些都是AI算不出来的!”

“时间的痕迹可以模拟。”江寻也站了起来,电脑屏幕的光让他的眼神显得更冷,“我可以用紫外线照射让纸变黄,在颜料里加矿物颗粒,至于印鉴的渗透效果,我能通过3d建模算出朱砂的扩散路径——这些都比手工精准,也更快。你守着那些老方法不放,不是坚持原则,是固执。”

“固执?”沈墨心攥紧了刻刀,指节发白,“你根本不懂什么是艺术品!真画的价值不是线条和色彩,是画师在创作时的情绪——傅抱石画《秋林图》时,正逢抗战胜利,他的笔触里有激动,有沧桑,这些情绪藏在每一笔的轻重里,你的算法能算出来吗?”

“我不需要算情绪,我只需要让‘收藏家’相信这是真的。”江寻的声音也提高了,“他们要的是带‘护真印’的画,不是艺术品鉴赏。你的手工方法风险太高,万一在勾线时出错,我们所有人的努力都白费,包括你父亲留下的线索,还有我妹妹的安全!”

“你——”沈墨心刚想反驳,陆明轩赶紧拦住她:“别吵了!现在不是争这个的时候。沈小姐,手工的细节很重要,但时间确实紧张;江工程师,AI的效率高,但不能忽略细节。你们能不能各退一步,比如用AI生成初稿,沈小姐手工调整笔触和印鉴?”

但两人同时摇了摇头。

“我的算法不需要手工调整。”江寻重新戴上耳机,“调整只会破坏数据的一致性。”

“我不会在AI生成的东西上动手——那是对传统的不尊重。”沈墨心把麻纤维放回包里,坐到离江寻最远的椅子上。

客厅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江寻电脑的风扇声和窗外松树林的风声。陆明轩看着桌上的扫描件,又看看对面坐着的两个人——一个守着百年传统,一个信奉数字技术;一个追求“真”的灵魂,一个追求“像”的精准。他们就像水和火,刚碰到一起,就燃起了冲突的火苗。

“这样吧,今天先各自准备。”陆明轩叹了口气,“明天早上我们再讨论,总能找到办法。”

沈墨心没说话,从包里拿出抄纸的工具,在桌子的一角铺开战布;江寻则戴上眼镜,手指再次落在键盘上,屏幕上的代码又开始跳动。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桌子中间拉出一道无形的线,把两个人隔在两边,也把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隔在了两边。

他们都知道,时间紧迫,合作是唯一的选择。但此刻的他们,谁也不愿意妥协——这场理念的对决,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