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匠心代码 > 第19章 安全屋复盘与停火之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章 安全屋复盘与停火之约

安全屋的暖灯驱散了码头带回的寒意,老茶末在陶壶里煮得咕嘟作响,泛着琥珀色的茶汤顺着壶嘴流进粗瓷杯,普洱的陈香混着樟木的气息,让这间临时据点有了些安稳的味道。江晓靠在沙发上,盖着沈墨心的米白色羊绒大衣,眼睛还带着哭过的红肿,却已经能小口喝着温茶——刚才在警车上,沈墨心给她讲了些老宅里的趣事,比如祖父当年为了护一幅唐寅真迹,和仿冒者斗智的往事,慢慢让她平复了情绪。

江寻坐在旁边的单人椅上,手里攥着父亲那本泛黄的笔记,指尖停在“技术当为鉴真所用,非为造假所驱”那一行。他刚才送妹妹去警局做笔录时,江晓拉着他的手说:“哥,沈姐姐懂好多老画的事,她救我的时候好勇敢,你们以后别再吵架了好不好?”妹妹的话像一颗小石子,在他心里漾开圈——从拍卖会的隔空交锋,到安全屋的水火不容,再到集装箱的生死并肩,他和沈墨心之间的争执,好像早就在一次次共渡难关里,淡成了彼此熟悉的底色。

“茶煮好了,尝尝。”沈墨心端着两杯茶走过来,把其中一杯递给江寻,“用的是煮包浆剩下的老茶末,再煮一次,味道更醇,像老画的包浆,越陈越有味道。”她在江寻对面的椅子坐下,目光落在他手里的笔记上,“你父亲的笔记,还有没看完的内容?”

江寻抬头,把笔记递过去:“你看这页,1997年写的,我父亲说‘沈文博兄的鉴藏眼,配我的技术脑,能辨天下假画’——原来他们当年就想过用技术辅助鉴真,不是像陆振海说的那样,用技术造假。”他指着笔记里的草图,是一个简单的“墨色分析装置”设计图,“这装置能测墨色的成分和年代,和你用放大镜看笔触的方法,刚好能互补。”

沈墨心摩挲着笔记上的草图,眼眶微微发热——父亲从未跟她提过这些,只说“沈家的鉴藏,要靠眼和心”,现在才知道,父亲早就想过打破传统与技术的隔阂。“我父亲也留过类似的话。”她想起老宅笔记里的“寻星图之助”,“他说‘真画的气,要靠眼辨,也要靠术证’,以前我不懂‘术证’是什么,现在看到你父亲的设计图,才明白他指的是技术。”

就在这时,安全屋的门被推开,陆明轩走了进来,脸色比之前缓和了些,但眼底仍有疲惫:“陆振海的审讯有进展,但不多。”他接过沈墨心递来的茶,喝了一口,“他承认1998年走私案是他主导的,但关于‘更大的鱼’,他只说‘名单里有能掀翻整个鉴藏圈的人’,具体是谁,怎么联系,他不肯说。技术科查了名单,有三个人的身份信息是假的,应该是‘收藏家’的核心成员,现在还没查到他们的下落。”

“假身份?”江寻立刻拿出电脑,调出名单的电子版,“我可以用面部识别和信息比对技术,查这三个人的真实身份——只要他们在任何系统里留下过痕迹,就能找到线索。”

沈墨心也凑过来看电脑屏幕,指着其中一个叫“林风”的假名字:“这个名字有问题。”她回忆起申江阁的老档案,“1990年申江阁有个临时鉴藏顾问,也叫林风,但在1998年走私案后就失踪了,当时大家以为他是受害者,现在看来,可能是陆振海的同伙,用假身份藏了起来。”

“我立刻让技术科查‘林风’的线索!”陆明轩拿出手机,刚要拨号,又停住了,“还有件事,陆振海说,《秋林图》的画芯里,除了名单,还有一个‘鉴真密码’——是你父亲和江工程师父亲一起设的,能识别所有他们经手过的真画,防止被仿冒。这个密码,只有你们两个人一起,才能解开。”

“鉴真密码?”沈墨心和江寻对视一眼,同时想起了各自父亲留下的线索——沈父笔记里的“墨印藏码”,江父草图旁的“参数对应印纹”。

“这就是他们让我们合作的真正原因。”江寻突然明白过来,“陆振海想要的不只是名单,还有鉴真密码——有了密码,他们就能批量仿造你们沈家经手的真画,没人能识破。而只有我们两个人,一个懂墨印的规律,一个懂技术的参数,才能解开密码,也才能阻止他们。”

沈墨心点头,指尖在“护真印”上轻轻敲击:“之前我们是被迫合作,为了抓陆振海,为了救江晓,现在看来,我们需要主动合作——不仅要查名单里的假身份,还要解开鉴真密码,用你父亲的技术,加上沈家的鉴藏经验,做一个真正的‘鉴真系统’,让‘收藏家’的仿画再无立足之地。”

江寻看着沈墨心坚定的眼神,突然笑了:“之前我总觉得,技术能解决一切,直到跟你一起拆画轴、看笔触,才知道有些东西,比如‘画的气’,技术测不出来,要靠心和眼。以后,我的技术听你的‘眼’指挥,你的‘眼’缺的地方,我的技术来补——我们别再像之前那样针锋相对了,算个‘停火协议’,怎么样?”

“停火协议?”沈墨心也笑了,伸出手,“可以,但有条件。”她指着电脑屏幕上的AI程序,“以后你的AI技术,不能再用来做假画,要用来辅助鉴真——比如你父亲设计的墨色分析装置,我们一起把它做出来,用技术帮更多人辨假画,守真迹。”

江寻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指尖传递过来,没有之前的僵硬,只有坦诚的暖意:“成交。我的技术,以后只为鉴真所用,不为造假所驱——就像我父亲和你父亲当年想的那样。”

陆明轩看着两人相握的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有你们俩合作,不管是名单里的假身份,还是鉴真密码,都能查清楚。技术科那边,我会全力配合你们,需要什么设备或档案,随时跟我说。”

安全屋的暖灯照在三人身上,老茶壶里的茶汤还在咕嘟作响,窗外的夜色依旧深沉,但屋内的氛围却格外明亮。江晓在沙发上轻轻打了个哈欠,沈墨心起身给她盖好大衣,江寻则把父亲的笔记和沈父的老宅笔记放在一起,准备明天开始整理线索。

“明天先从‘林风’的身份查起。”江寻说,“我用技术查他的行踪,你查申江阁的老档案,看看他和1998年的走私案有什么关联。”

“好。”沈墨心点头,“还要把鉴真密码的线索整理出来,你父亲的设计图,我父亲的墨印规律,我们一起找对应的关系,肯定能解开密码。”

陆明轩站起身:“那我不打扰你们了,明天一早我把‘林风’的初步资料送过来。”他走到门口,回头说,“谢谢你们,不仅抓住了陆振海,还圆了我父亲和你父亲当年的遗憾——他们没完成的鉴真事业,你们能继续下去。”

门关上后,安全屋里只剩下沈墨心和江寻,还有沙发上熟睡的江晓。老茶末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两人看着桌上叠放的笔记和《秋林图》,没有再说话,却都懂了彼此的心意——这场“停火”,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他们要一起完成父辈未竟的事业,用传统与技术的融合,守护鉴藏圈的真与诚。

夜色渐深,暖灯的光落在笔记的草图和墨印上,仿佛两位父亲的目光,正温柔地看着他们。第一卷的“被迫组队”即将落幕,而属于他们的“鉴真同盟”,才刚刚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