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匠心代码 > 第5章 碎在雨里的苔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暴雨砸在工作室的玻璃上,发出噼啪的声响,像要把这闷热的空间砸开一道缝。江寻把最后一张 AI 画稿铺在案上时,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 画纸上的《海上仙山图》基础稿,连山石缝隙里的苔点都清晰可见,密密麻麻,却又透着 “规律”。

“你看这些苔点。” 他声音压得很低,带着最后一丝期待,笔记本屏幕上跳出一组三维模型,“我拆解了 168 幅宋元山水画的苔点分布,用聚类算法算出了‘疏密黄金比例’—— 每平方厘米苔点数量在 7-11 个之间,相邻苔点的距离偏差不超过 2 毫米,甚至模拟了手工点苔时‘笔锋蘸墨多少’导致的大小差异。这应该…… 符合你说的‘手工感’了吧?”

沈墨心站在窗边,雨丝把她的侧脸打湿了一点,手里紧紧攥着个锦盒 —— 里面是师父临终前给她的苔点小样,不过指甲盖大,上面只有三笔淡墨苔点,一笔圆,一笔扁,还有一笔歪得几乎要跑出石缝,却透着说不出的活气。

她没去看 AI 画稿,反而打开锦盒,把小样放在案上,用放大镜压住。“你看师父这三笔苔点。” 她的声音被雨声盖得有点飘,“左边这笔圆的,是他刚蘸墨,笔锋饱满;中间这笔扁的,是他手腕转了半圈,笔锋侧着点下去;右边这笔歪的,是他点的时候,窗外正好有鸟叫,分了神,手晃了一下。”

她抬头,眼底的红比昨天更明显:“这三笔没有‘黄金比例’,没有‘距离偏差’,甚至右边那笔还‘错’了位置。可你再看整幅小样 —— 这三笔苔点落在石缝里,像石头自己长出来的,不是人点上去的。你 AI 画的苔点,再整齐,再符合规律,也只是‘点在纸上的墨点’,不是‘长在石头上的苔’。”

江寻的目光落在小样的歪苔点上 —— 那笔墨色淡得几乎要和纸融为一体,却偏偏让整块 “石头” 有了呼吸感。他下意识点开屏幕上的 “苔点参数表”,密密麻麻的数字在雨光里闪着冷光,可那些精准到毫米的数据,忽然像笑话。

“规律之外的‘错’,也能模拟。” 他忽然提高了声音,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调出一个新模块,“我可以加入‘随机失误算法’,让 AI 故意画错几笔苔点,位置、大小都随机 ——”

“那不是‘错’,是‘意趣’!” 沈墨心猛地打断他,手一挥,不小心碰到了案角的墨碟。墨汁哗啦洒出来,溅在 AI 画稿的苔点上,晕开一大片黑渍。她看着那片黑渍,忽然红了眼眶:“你觉得师父那笔歪苔点是‘失误’?可他后来跟我说,那笔歪的,才是这幅小样的‘魂’—— 因为石头上的苔,本来就不会长在规规矩矩的地方!你连‘错’和‘意趣’都分不清,还谈什么‘手工感’?”

江寻盯着被墨渍弄脏的画稿,心里忽然窜起一股火 —— 他熬了三个通宵,拆解了上百幅古画,调整了无数组参数,可在沈墨心眼里,还不如师父一笔 “分神画歪” 的苔点。“意趣?” 他冷笑一声,指着屏幕上的古画数据库,“我这里有上千组苔点数据,哪一笔‘意趣’不是符合古画的审美规律?你所谓的‘意趣’,不过是手工画者的‘经验误差’,是技术没达到精准的借口!”

这句话像根针,瞬间扎破了沈墨心最后的耐心。她猛地抓起案上的小样,锦盒 “啪” 地掉在地上,里面的残片散了一地。“经验误差?” 她的声音发颤,手里的小样被捏得皱起来,“我师父画了四十年画,手上的茧比你键盘上的键帽还厚!他的‘意趣’,是四十年里看的山、见的水、掉的眼泪堆出来的,不是你嘴里的‘误差’!你用数据否定他的一辈子,凭什么?”

暴雨越下越大,玻璃上的雨痕像眼泪。沈墨心蹲下身,慢慢捡起地上的残片,指尖因为用力而发抖。她把残片小心翼翼地放回锦盒,再抬头时,眼底已经没了之前的失望,只剩冰冷的坚定:“江寻,我们没什么好谈的了。你永远不会明白,手工画的魂,不是数据能堆出来的;就像我永远不会认可,把师父的‘意趣’当成‘误差’的技术。”

她转身走向门口,脚步踩过散落的稿纸,发出轻微的 “沙沙” 声。走到门口时,她停了顿,没回头:“停火协议算作废吧。这《海上仙山图》,你想怎么用 AI 画,就怎么画,我不掺合了。”

门被重重带上,把暴雨声和江寻的呼吸声隔在两个世界。江寻站在案前,看着被墨渍弄脏的 AI 画稿,看着屏幕上还在跳动的苔点参数,忽然觉得浑身无力。他伸手碰了碰那片墨渍,墨已经半干,指尖蹭过,留下一道黑痕 —— 那道痕,像沈墨心刚才发红的眼眶,像师父那笔歪苔点,像他永远抓不住的 “意趣”。

工作室里只剩下暴雨的声响,还有屏幕上冰冷的数据。江寻慢慢关掉电脑,黑暗瞬间笼罩下来。他摸着案上那片被墨渍弄脏的苔点,忽然明白,他和沈墨心的战争,从来不是技术和手工的战争,是他执着于 “精准”,而她守护着 “人心”—— 这两者之间的鸿沟,不是参数能填平的。

雨还在下,砸在玻璃上,像在为这段破碎的合作,敲着悲伤的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