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匠心代码 > 第20章 青铜残片下的倒计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章 青铜残片下的倒计时

安全屋的台灯调至最暗,暖黄的光只够照亮案上的青铜残片与摊开的笔记本。沈墨心戴着银丝手套,指尖捏着枚放大镜,目光死死钉在残片的铜锈上 —— 最外层的淡蓝氧化层里,那些细微的晶状结构像撒在青釉上的碎星,在光下忽明忽暗,那是岁月用几百年时间,在铜器上刻下的 “活气”,也是她此刻最无解的难题。

“AI 模拟失败了。” 江寻的声音打破沉默,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一片混乱的参数曲线,“我用了 12 组铜锈生成算法,甚至加入了宋代开封地区的历史温湿度数据,可模拟出的‘三层包浆’,要么氧化层太均匀,要么硫化层没有暗红的‘通透感’,连最基础的晶状结构都做不出来。”

他把模拟图放大,与残片的实拍图并列 —— 屏幕上的铜锈像涂上去的颜料,而残片上的锈色却能看到 “生长” 的痕迹,有的地方锈层薄得透光,有的地方却堆着厚厚的 “锈瘤”,那是铜器在潮湿环境中缓慢氧化的自然结果,不是代码能堆出来的。

沈墨心放下放大镜,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个旧笔记本 —— 那是师父的手札,纸页已经泛黄,上面用小楷记满了古画修复的心得,最后几页还夹着张折叠的宣纸,上面是师父手绘的青铜器铜锈示意图,旁边注着 “三层包浆,外蓝中红内铜,锈中生晶,非百年不成”。

“师父当年也研究过青铜器修复。” 她指尖拂过示意图上的锈层标注,声音带着点沙哑,“他说‘铜锈的魂在 “变”’—— 第一年生淡斑,第三年结蓝锈,第五年才会在锈下藏红,十年以上才可能长出晶状结构。我们要在半个月里做出‘百年效果’,比让 AI 学会画‘活苔点’还难。”

江寻凑过去,看着手札上的示意图 —— 师父把铜锈的 “变” 画成了一条曲线,从淡斑到蓝锈再到红层,每个阶段的颜色过渡都标着 “渐透”“隐现”“叠生” 等字眼,这些模糊的形容词,正是 AI 最难理解的 “手工感”。“或许我们可以分阶段做。” 他忽然开口,指尖在屏幕上划出三道线,“先做铜胎的基础氧化,再手工铺蓝锈,最后用化学试剂模拟硫化层的暗红 —— 但风险太大,试剂比例没控制好,会让铜胎发黑,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

“风险也得试。” 沈墨心把师父的手札推到他面前,“莉莉用残卷威胁我们,要是做不出来,不仅师父想修复的宋代残卷保不住,我们身边的人也会有危险 —— 刚才苏琳说,她回家时发现门口有陌生的脚印,肯定是莉莉的人在盯梢。”

就在这时,安全屋的门被轻轻敲响,是陆明轩。他手里拿着个密封的信封,脸色比之前更沉:“这是刚才有人塞在安全屋门口的,没写寄件人,但看字迹,应该是莉莉的。”

沈墨心拆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张纸条和一张 cd。纸条上的字迹冰冷:“‘收藏家’说,半个月太长,给你们十天时间。cd 里是饕餮纹方鼎的完整形制数据,但别想着耍花样 —— 你们的家人和朋友,我们都盯着,要是敢报警,或者进度太慢,后果自负。”

江寻立刻把 cd 插进电脑,屏幕上跳出鼎的三维模型 —— 高约 80 厘米,方口,四足,鼎身布满饕餮纹,纹路的细节精确到毫米,连鼎足底部的磨损痕迹都有标注。可越看,他的眉头皱得越紧:“这数据有问题。” 他指着鼎身的饕餮纹,“宋代饕餮纹的‘目纹’应该是圆形,可这里标成了方形,像是故意留的陷阱 —— 要是我们按这个数据做,懂行的一眼就能看出是仿品,到时候‘收藏家’肯定会以此为借口,对我们下手。”

苏琳也凑过来看,脸色瞬间变了:“莉莉这是在故意刁难!既给了假数据,又缩了时间,还盯着我们的家人,就是想让我们走投无路,要么做砸了受罚,要么暴露自己去查真数据。”

沈墨心捏着纸条,指节泛白 —— 十天时间,假数据陷阱,家人被监视,三座大山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可当她看到案上师父的手札,看到那页青铜器铜锈示意图时,心里忽然燃起一点火苗:“假数据可以改,时间短可以熬夜,家人的安全…… 我们可以让陆明轩安排安保保护。” 她抬头看向江寻,语气坚定,“最关键的还是铜锈的‘三层包浆’,我记得师父的手札里提过,博物馆里有件宋代青铜爵,铜锈的‘三层包浆’和方鼎类似,我们可以去借它的残片做参考。”

“我已经问过博物馆的朋友了。” 陆明轩叹了口气,“那件青铜爵是一级文物,除非有文物局的特批文件,否则根本借不出来。而且现在莉莉盯得紧,我们一去博物馆,肯定会被她的人盯上,太危险了。”

“那我们就想办法让朋友把残片的高清照片和检测报告发过来。” 江寻立刻拿出手机,“我认识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之前帮他们做过 AI 修复模型,或许他能帮我们拿到资料。” 他一边说,一边发消息,指尖因为着急而微微发抖。

等待消息的时间里,安全屋陷入了沉默,只有台灯的光晕在案上晃动。沈墨心再次拿起青铜残片,放在掌心 —— 残片的重量很轻,却像压着她和江寻的未来,压着师父的遗愿,压着文物局那些待修复的残卷。她忽然想起师父常说的 “守艺如守城”,现在,他们要守的不仅是手艺,还有身边的人,还有那些不能被破坏的古物。

“叮 ——” 江寻的手机响了,是博物馆修复师发来的消息:“可以提供青铜爵的铜锈检测报告和高清照片,但需要明天下午在博物馆后门交接,只能给你们十分钟时间,不能带任何人,以免被发现。”

“明天下午。” 江寻抬头,看向众人,“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我和墨心去交接,苏琳安排安保在周边接应,陆明轩留在安全屋,盯着莉莉的动向,确保我们家人的安全。”

苏琳点头:“我会安排三辆便车,分别停在博物馆周边的三个路口,一旦有危险,我们立刻接应你们撤离。”

陆明轩也说:“我会联系警方,让他们暗中保护你们的家人,尽量不让莉莉的人有可乘之机。”

夜色渐深,安全屋的台灯还亮着。沈墨心和江寻坐在案前,一起研究 cd 里的鼎形制数据,把假数据的错误之处一一标出,准备明天拿到真资料后,立刻修改模型。江寻打开 AI 的 “青铜器模拟模块”,开始编写新的算法,这次他没再执着于 “精准参数”,而是留了更多 “手工调整空间”,等着沈墨心用参考资料补上铜锈的 “活气”。

沈墨心则把师父的手札摊开,在笔记本上写下铜锈的研究计划:“第一天:分析青铜爵残片照片,确定三层包浆的颜色比例;第二天:用废铜片试做基础氧化层;第三天:调整化学试剂比例,模拟硫化层的暗红……” 她把十天时间排得满满当当,每一项都精确到小时,像在和时间赛跑。

凌晨三点,江寻终于编完了初步算法,沈墨心也写完了研究计划。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疲惫,却也看到了决心。江寻伸手,握住沈墨心的手 —— 她的手还是凉的,却不再发抖;沈墨心也握紧他的手,把青铜残片放在两人的手中间,残片的冰凉透过手套传来,却让他们心里更安定。

“十天,我们能做到吗?” 沈墨心轻声问,语气里带着点不确定。

江寻看着案上的青铜残片、师父的手札和电脑屏幕上的鼎模型,用力点头:“能。我们之前能把‘无魂’的 AI 画稿补出‘神韵’,现在也能把冰冷的青铜残片做出‘活气’—— 技术补规律,手工填温度,我们一起,一定能做到。”

沈墨心笑了,是今晚第一次真正放松的笑。她把青铜残片轻轻放在师父的手札上,残片的青绿与手札的泛黄相映,像跨越时空的对话 —— 师父当年没能完成的青铜器研究,现在,由她和江寻继续。

窗外的天色渐渐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到来,也意味着十天倒计时的正式开始。安全屋的台灯终于熄灭,可案上的青铜残片,却像一盏不灭的灯,照亮了他们接下来的路 —— 那条布满陷阱、充满危险,却也藏着希望的路。

第二卷的故事,就在这青铜残片与倒计时的交织中,落下了帷幕。而属于沈墨心、江寻,属于宋代饕餮纹方鼎,属于那些被威胁的古物与亲友的新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