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噬血婆婆与地狱儿媳 > 第25章 张仙凤忙筹嫁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公爹喝了三天药,又歇了些日子,精神头一天比一天足,不仅能自己坐起来吃饭,还能在院子里慢慢走两圈。这天中午,宋茜炖了锅鸡汤,陈小伟特意去镇上买的老母鸡,说是给公爹补身体,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气氛比之前缓和了不少。

公爹喝了碗鸡汤,放下筷子,看了看张仙凤,又看了看秀英,犹豫了半天,才开口说:“秀英的婚事,也不能一直拖着,现在我身子好点了,你们也该琢磨琢磨了。”

这话一出口,桌子上一下子安静下来。秀英手里的筷子顿了顿,脸一下子红了,低下头,没说话。张仙凤愣了愣,随即叹了口气:“我也想琢磨啊,可上次跟大壮退了婚,村里人都知道了,哪有那么好找的?再说了,秀英眼光也高,一般人家她还看不上。”

“眼光别太高,踏实过日子才重要。”公爹慢悠悠地说,“前几天我跟你王婶聊天,她跟我说,镇上粮站的李干事,今年二十八,人老实,没结过婚,家里就一个老母亲,条件也不算差,要是能成,秀英嫁过去也不受罪。”

“李干事?”张仙凤眼睛一亮,“是不是那个上次来要救济粮的王同志,跟你提过的那个?”

“嗯,就是他。”公爹点了点头,“王婶说,李干事知道秀英的事,不介意上次退婚,还说想找个踏实的姑娘过日子,要是咱们愿意,就让王婶从中牵个线,先让两个孩子见个面,聊聊看。”

张仙凤心里盘算起来,粮站的干事,那可是吃公家饭的,比村里的大壮强多了,秀英要是能嫁过去,那就是嫁进了好人家,以后在村里也有面子。她赶紧看向秀英:“闺女,你觉得咋样?要是愿意,就让王婶牵个线,跟李干事见个面?”

秀英抬起头,脸还是红的,小声说:“我……我听娘的。”

“听我的就好!”张仙凤高兴地拍了下手,“这事就这么定了!明天我就去找王婶,让她赶紧安排两个孩子见面,要是能成,赶在秋收前把婚事办了,也了了咱们的一桩心事!”

陈小伟也点了点头:“娘说得对,李干事是吃公家饭的,人也老实,秀英嫁过去肯定能享福,要是两个人能看对眼,早点把婚事办了也好。”

宋茜坐在旁边,没说话,只是低头吃饭。她替秀英高兴,要是秀英能嫁个好人家,以后不用再跟张仙凤一起欺负她,家里的气氛也能更安稳点。

第二天一早,张仙凤就揣着两个刚蒸好的白面馒头,兴冲冲地去找王婶了。王婶听她说愿意让秀英跟李干事见面,也很高兴:“我就知道你会愿意!李干事那孩子,我看着长大的,老实本分,又有正经工作,秀英嫁过去肯定不受罪。我这就去镇上找李干事,跟他说一声,要是他有空,就定在后天,让两个孩子在镇上的茶馆见个面。”

“哎,好!麻烦你了王婶!”张仙凤笑得合不拢嘴,“要是这事成了,我肯定好好谢谢你!”

从王婶家回来,张仙凤就开始忙起来,先是翻箱倒柜,把秀英的新衣服都找出来,让宋茜给洗干净、熨平整,又让陈小伟去镇上买块新布,说是要给秀英做件新旗袍,见面的时候穿,显得体面。

“宋茜!你赶紧把这些衣服洗了,用皂角粉好好搓,别留一点脏印子,洗干净了挂在院子里晾,别让风吹脏了!”张仙凤把一摞衣服扔给宋茜,语气比平时温和了不少,现在一心想着给秀英办婚事,没心思跟宋茜置气。

“哎,我这就洗。”宋茜接过衣服,赶紧往灶房走。这些衣服大多是秀英平时舍不得穿的,料子都很好,宋茜洗得格外小心,用温水泡软,又撒了点皂角粉,轻轻搓揉,生怕把衣服搓坏了。

陈小伟也没闲着,拿着钱去镇上买布。他知道秀英喜欢粉色,特意买了块粉色的绸缎,还顺带买了点胭脂和头绳,说是让秀英见面的时候用。

到了后天,张仙凤一大早就起来了,给秀英梳了个好看的发髻,又把新做的粉色旗袍拿出来,让秀英穿上,还往秀英脸上擦了点胭脂,把秀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闺女,别紧张,见面的时候大方点,跟李干事好好聊,要是觉得人不错,就跟他多说说,要是觉得不行,咱再找别的。”张仙凤一边给秀英整理旗袍的领口,一边叮嘱。

“知道了娘,我不紧张。”秀英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脸上满是期待,她早就听说过李干事,知道他是吃公家饭的,心里也很愿意跟他见面。

张仙凤又让宋茜把准备好的点心包好,让秀英带着,说是见面的时候,跟李干事一起吃。一切准备就绪,张仙凤亲自陪着秀英,往镇上的茶馆走,陈小伟则留在家里,陪着公爹。

宋茜看着她们的背影,心里有点羡慕,秀英要去见心上人,要是能成,就能嫁个好人家,过上好日子,而自己,却只能在这个家里,天天干活,受委屈。可她转念一想,要是秀英嫁出去了,家里就少了一个欺负她的人,张仙凤的心思也会放在秀英的婚事上,说不定就不会总找她麻烦了,心里又踏实了点。

她收拾好院子,又去灶房准备午饭。刚把米淘好,放进锅里,就听见公爹的声音:“宋茜,你过来一下。”

宋茜赶紧擦了擦手,走到公爹面前:“爹,咋了?”

公爹坐在院子里的椅子上,看着她,叹了口气:“你在这个家,受了不少委屈吧?以前是我和你娘不对,总让你干重活,还让你挨骂。”

宋茜愣了一下,没想到公爹会跟她说这话,赶紧摇了摇头:“爹,我没事,干活是应该的,不委屈。”

“委屈就是委屈,不用装。”公爹说,“以后我会跟你娘说,让她别总打骂你,家里的活,也让陈小伟多帮你干点。你也是个好姑娘,不该受这么多苦。”

宋茜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哽咽着说:“谢谢爹……”

长这么大,除了娘,还没人这么跟她说过话,没人心疼过她的委屈。公爹的话,就像一股暖流,流进了她的心里,让她觉得,这苦日子,好像真的有了点盼头。

“别哭了,好好干活,以后日子会好起来的。”公爹递过一块手帕,“中午我想吃你做的炒青菜,你多炒点,陈小伟也爱吃。”

“哎,好,我这就去炒。”宋茜擦了擦眼泪,接过手帕,赶紧往灶房走。她的脚步比平时轻快了不少,心里也暖烘烘的,她觉得,只要公爹能帮她说话,张仙凤就算再想欺负她,也会收敛点,以后的日子,肯定能慢慢好起来。

另一边,张仙凤陪着秀英,到了镇上的茶馆。王婶已经在那儿等着了,身边还坐着个男人,穿着一身蓝色的中山装,戴着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正是李干事。

“张大姐,秀英,你们来了!”王婶赶紧站起来,笑着说,“这就是李干事,李建国。建国,这就是我跟你说的,张姨家的闺女,秀英。”

李干事赶紧站起来,对着张仙凤和秀英笑了笑:“张姨好,秀英同志好。”

秀英的脸一下子红了,低下头,小声说:“李干事好。”

张仙凤看着李干事,越看越满意,赶紧说:“建国啊,快坐快坐,别站着。秀英,你也坐,跟建国好好聊聊。”

几个人坐下来,王婶给他们倒了茶,又把秀英带来的点心拿出来,笑着说:“这是秀英做的点心,建国,你尝尝,秀英的手巧得很。”

李干事拿起一块点心,尝了尝,点了点头:“好吃,比我娘做的还好吃。”

秀英听了,脸更红了,偷偷抬起头,看了李干事一眼,又赶紧低下头。张仙凤和王婶看着他们的样子,都偷偷笑了,看来,这两个孩子,是看对眼了。

接下来的时间,张仙凤和王婶没多说话,让秀英和李干事自己聊。李干事很会说话,没让气氛冷下来,一会儿问秀英平时喜欢做什么,一会儿跟秀英说镇上的新鲜事,秀英也慢慢放开了,不再紧张,跟李干事聊得很投机。

聊了大概一个时辰,眼看快到中午了,张仙凤说:“建国啊,中午就在镇上吃吧,我请你和王婶吃饭,咱们边吃边聊。”

“不用了张大姐,还是我请吧。”李干事赶紧说,“哪能让您请我吃饭,今天我做东,咱们去镇上的饭馆,吃点好的。”

张仙凤推辞了几句,见李干事态度坚决,也就不再推辞了。几个人一起去了镇上的饭馆,点了几个菜,又要了瓶酒,吃得很热闹。

吃饭的时候,李干事跟张仙凤说:“张姨,我觉得秀英同志人很好,跟她聊得也很投机,要是秀英同志愿意,我想跟她处对象,等处一段时间,要是合适,就把婚事办了。”

张仙凤一听,高兴得差点跳起来,赶紧看向秀英:“闺女,你愿意不?”

秀英红着脸,点了点头:“我愿意。”

“愿意就好!愿意就好!”张仙凤笑得合不拢嘴,“建国啊,你放心,秀英是个好姑娘,嫁过去肯定能好好跟你过日子,孝顺你娘。”

“谢谢张大姨信任,我会好好对秀英同志的。”李干事笑着说。

王婶看着他们,也很高兴:“这下好了,我也算完成任务了!以后你们就是一家人了,要好好相处,日子肯定能过得红红火火的。”

吃完饭,李干事送张仙凤和秀英到镇上的路口,又给秀英买了块花布,让她做新衣服,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往家走的路上,张仙凤一直笑着,跟秀英说:“闺女,你真是好福气,能找到建国这么好的对象,以后嫁过去,就是吃公家饭的家属了,再也不用在村里受苦了。”

秀英也笑着,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回到家,张仙凤一进门就喊:“陈小伟!老头子!好消息!秀英跟建国看对眼了!建国说要跟秀英处对象,等合适了就办婚事!”

陈小伟和公爹赶紧走过来,听张仙凤把事情说了一遍,都很高兴。公爹说:“好!好!这就好!以后秀英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陈小伟也说:“李干事人不错,秀英跟他在一起,肯定能享福。娘,接下来是不是要准备订婚的事了?”

“对!得赶紧准备!”张仙凤说,“明天我就去跟王婶商量,定个订婚的日子,再准备点彩礼,虽然建国是吃公家饭的,不缺这点钱,但咱们该有的礼数不能少,不能让人家觉得咱们陈家小气!”

说完,张仙凤又开始盘算起来,一会儿说要给秀英做几身新衣服,一会儿说要准备点糖果点心,给亲戚邻居分,忙得不亦乐乎。

宋茜看着他们高兴的样子,也跟着笑了她替秀英高兴,也盼着秀英能早点嫁出去,这样家里就能更安稳点,她的日子,也能稍微好过点。

接下来的日子,张仙凤一门心思扑在秀英的婚事上,天天忙着跟王婶商量订婚的日子,又让陈小伟去镇上买布料、糖果点心,还让宋茜给秀英做新衣服、绣鞋垫,虽然还是让宋茜干很多活,但没再随便打骂她,宋茜的日子,也难得安稳了几天。

宋茜每天忙着给秀英做新衣服、绣鞋垫,虽然累,但心里很踏实,她觉得,只要家里能一直这么安稳下去,就算多干点活,也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