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噬血婆婆与地狱儿媳 > 第32章 老爷爷登门救急,张仙凤撒泼碰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章 老爷爷登门救急,张仙凤撒泼碰壁

宋茜刚把装小米的盆端回灶房,就听见院门口传来“吱呀”一声,跟着是个苍老的声音,慢悠悠喊:“宋丫头在家不?俺来瞅瞅你。”

宋茜心里一愣,这声音耳熟,是村东头的陈老爷爷!前儿她帮老爷爷挑过两桶水,老爷爷还塞给她半块窝头呢。她赶紧擦了擦眼角的泪,往门口跑:“陈爷爷!俺在呢!您咋来了?”

一出门就瞅见陈老爷爷拄着根枣木拐杖,背有点驼,手里拎着个粗布包,慢悠悠迈着步子进来。他扫了眼院子里没扫干净的小米粒,又看了看宋茜脸上没消的红印子,眉头一皱:“丫头,俺刚从秀梅家门口过,听见她瞎咧咧,说你藏粮食被搜了?还挨欺负了?”

宋茜没敢吭声,只是低着头,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这话刚落,东厢房的张仙凤就听见动静,趿着鞋跑出来,看见陈老爷爷,脸上立马堆起假笑:“陈叔,您咋来了?快坐快坐,宋茜,赶紧给陈叔倒碗水!”

陈老爷爷没理她,径直走到宋茜跟前,伸手摸了摸她的头,语气沉了沉:“丫头,俺问你,那小米是不是你给你公爹藏的,想熬粥养胃的?”

宋茜抬头看了看陈老爷爷,又看了眼张仙凤,小声点头:“是……陈爷爷,俺没私藏,也没想着送娘家。”

“俺知道,俺都打听了。”陈老爷爷转头瞪着张仙凤,拐杖往地上“笃”地一敲,“张仙凤!你别以为俺老了,耳朵聋眼也花了!这年头粮食多金贵?你倒好,把丫头攒的小米往地上倒,还踩得稀碎,你心咋这么狠?”

张仙凤脸上的笑立马垮了,嘴硬道:“陈叔,您这就听她瞎说了!那小米是她私藏的,俺也是气不过才……”

“气不过?俺看你是欺负人没够!”陈老爷爷打断她,嗓门提高了些,“宋丫头嫁过来,天天起早贪黑干活,洗衣做饭喂猪,哪样没干?你给她吃过一口热乎的?上次俺瞅见她脸肿着,就知道是你打的!这回又抢她馒头、搜她屋子,你是当俺们这些老街坊都死了,没人管你了?”

这话一喊,隔壁几家的门都开了缝,有人探出头来瞅热闹,还有人小声议论:“可不是嘛,张仙凤天天欺负宋丫头,俺都瞅见好几回了。”“陈叔说得对,粮食哪能这么造,太糟蹋了!”

张仙凤脸上挂不住了,又急又气,叉着腰喊:“陈叔!这是俺家的家事,跟您没关系,您别多管闲事!”

“家事?欺负人就不是家事了!”陈老爷爷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拐杖又敲了敲地,“俺今儿就管定了!宋丫头是个好娃,你要是再敢打她、欺负她,俺就领着全村的老街坊,去镇上找干部评理!俺倒要问问,哪有这么欺负人的婆家!”

这话戳中了张仙凤的软肋,她最怕镇上的干部,要是真闹到干部那儿,她的脸就彻底丢尽了。她立马蔫了,可还是不服气,嘴里嘟囔:“俺也没咋欺负她,就是……就是跟她拌了两句嘴。”

“拌嘴能把人脸打肿?能把粮食踩碎?”陈老爷爷瞪着她,“俺今儿把话撂在这儿,往后宋丫头要是再受一点委屈,俺第一个找你!还有,你赶紧给宋丫头赔个不是,再拿点白面,给她和你公爹蒸俩馒头,补补!”

张仙凤哪肯赔不是,可看着陈老爷爷的眼神,又瞅着门口看热闹的街坊,只能咬着牙,不情不愿地对宋茜说:“知道了知道了,往后不跟你拌嘴了,俺这就去拿白面。”说完,转身就往灶房走,走的时候还狠狠瞪了宋茜一眼。

陈老爷爷这才松了口气,转头对宋茜笑了笑,把手里的粗布包递过去:“丫头,俺给你带了点好东西,前儿俺家老婆子蒸的红薯干,甜得很,你藏起来,饿了就吃两口,别让旁人看着了。”

宋茜接过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晒干的红薯干,金黄金黄的,还带着香味。她鼻子一酸,眼泪又快掉下来了:“谢谢陈爷爷,您咋还想着俺……”

“傻丫头,俺瞅你可怜。”陈老爷爷拍了拍她的肩膀,“往后受欺负了,别憋着,就去村东头找俺。俺虽老了,可还能给你撑撑腰,没人能随便欺负你!”

正说着,公爹拄着拐杖从屋里出来,看见陈老爷爷,赶紧打招呼:“陈叔,谢谢你啊,今儿多亏了你。”

“谢啥,都是街坊邻里,哪能看着娃受委屈不管。”陈老爷爷摆了摆手,“你也别总忍着,该管的得管,别让张仙凤把家搅得鸡犬不宁。”

公爹叹了口气,点了点头:“俺知道了,陈哥。”

张仙凤拿着小半碗白面出来,扔给宋茜:“给,白面在这儿,赶紧蒸馒头去,别在这儿杵着碍眼!”

陈老爷爷瞪了她一眼:“你这叫啥态度?赔个不是就这么敷衍?”

张仙凤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吭声。

陈老爷爷又嘱咐了宋茜两句,让她好好照顾自己,别委屈了自己,才拄着拐杖,慢悠悠地走了。

看着陈老爷爷的背影,宋茜手里攥着红薯干,心里暖烘烘的,长这么大,除了娘和公爹,还没人这么护着她。她低头闻了闻红薯干的香味,小声对自己说:“宋茜,别怕,还有人帮你呢,不能垮。”

张仙凤看着宋茜那模样,气得哼了一声,转身回了东厢房,可再也没敢提找宋茜麻烦的事,她是真怕陈老爷爷领着街坊,去镇上找干部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