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医手遮天:毒妃倾世 > 第25章 别院整顿,初建势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章 别院整顿,初建势力

初冬的晨光刚漫过别院的青砖院墙,就被院角新搭的竹架剪得细碎。苏清鸢踩着薄霜,蹲在刚开垦的菜畦边,手里攥着一把小锄头,正将昨日从后山挖来的薄荷苗小心栽下。泥土带着清晨的湿润气息,混着薄荷的清香,让整个院子都透着几分生气 —— 这处别院自她搬来已过十日,从前荒草丛生的角落,如今已被打理得井井有条。

“小姐,您慢些挖,别累着了!” 张嬷嬷端着一盆温水从正房走出,放在廊下的石桌上,“刚煮好的姜茶,您喝了暖暖身子,地里的活让大牛和翠花来做就好。”

话音刚落,就见一对年轻夫妻扛着锄头从院门外走进来。男人身材高大,皮肤黝黑,是杏花村的农户大牛;女人眉眼清秀,手脚麻利,是大牛的妻子翠花。两人是苏清鸢搬来后雇的帮工,每日负责打理院子、采摘草药,工钱虽不算高,苏清鸢却时常帮他们看诊,还送些常用草药,夫妻俩干活格外尽心。

“大小姐,您歇着,这菜畦俺们来整!” 大牛放下锄头,撸起袖子就往菜畦边凑,翠花也跟着拿出小铲子,小心翼翼地帮薄荷苗培土,“昨日您教俺认的紫花地丁,俺在山脚下又找着一片,都挖来栽在西边的花池里了,您去看看合不合心意?”

苏清鸢笑着点头,跟着翠花往西边走。花池里果然栽满了紫花地丁,嫩绿的叶片间已冒出星星点点的紫色花苞,在晨光下格外显眼。她蹲下身,轻轻拨弄叶片,对翠花说:“栽得很好,记得多浇水,这草喜湿,别让太阳晒太狠。以后采的时候只摘叶片,留着根,还能再长。”

翠花认真记下,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昨日俺娘说心口闷,您给的薄荷茶喝了两天好多了,这是俺娘让俺带来的鸡蛋,谢谢您。”

苏清鸢推辞不过,只能收下,又从药箱里拿出一小包金银花:“让大娘用这个煮水喝,比薄荷茶更能清心火,喝上几日就好了。”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一阵轻细的脚步声,小翠提着一个竹篮走进来。她穿着苏清鸢给她找的干净布衣,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比起在相府时的怯懦,如今多了几分踏实。自苏清鸢搬来别院,就把小翠也接了过来 —— 她知道小翠本性不坏,只是被柳氏胁迫,如今脱离相府,正好让她跟着学些本事。

“小姐,您让我晒的草药都收好了,按您说的分好类,放在东厢房的架子上了。” 小翠将竹篮递给张嬷嬷,里面装着刚采的蒲公英,“我还按您教的方法,挑了些嫩叶洗干净,中午可以凉拌着吃。”

苏清鸢看着眼前的几人,心里渐渐有了主意。她如今有《毒医秘典》傍身,又有别院作为根基,若是能教身边人些基础医术,既能让他们多些傍身本事,也能为日后开医馆铺垫 —— 杏花村及周边村落缺医少药,乡亲们有小病小痛都只能硬扛,若是能开一家医馆,既能帮人,也能让她彻底摆脱相府的束缚。

“今日咱们先不忙干活,我教大家些本事。” 苏清鸢拍了拍手,让众人都到廊下坐好,自己则从药箱里拿出几样草药,“这些是咱们平日里最常用的 —— 薄荷能清热解暑、缓解头痛,金银花能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紫花地丁能解蛇毒、治疮疡,大家先认清楚它们的样子、气味,记在心里。”

她将草药分发给众人,一一讲解特征:“薄荷叶子有锯齿,摸起来凉凉的,闻着有清香味;金银花初开时是白色,后来会变成黄色,所以叫‘金银花’;紫花地丁开紫花,叶片是长椭圆形,根是白色的,折断后有乳汁。”

大牛和翠花拿着草药,翻来覆去地看,还凑到鼻尖闻,生怕记混;小翠则拿出一块小本子,用炭笔仔细画下草药的样子,旁边标注着特征,学得格外认真;张嬷嬷本就跟着林氏学过些基础,如今再听苏清鸢讲解,更是得心应手,还时不时帮着提醒大牛和翠花。

认完草药,苏清鸢又教大家处理简单伤口:“若是不小心割伤、擦伤,先用干净的布蘸温水把伤口洗干净,再找些蒲公英叶子捣烂,敷在伤口上,用布条包扎好。蒲公英能消炎止血,比普通的布条管用得多。”

她让春桃拿来一块布条和几片蒲公英叶子,亲自示范:“洗伤口的时候要轻,别把伤口弄破;敷草药的时候要把叶子捣烂,让汁液渗出来;包扎的时候松紧适中,太紧会勒得疼,太松草药会掉。”

众人看得认真,尤其是大牛,他平日里干农活总免不了磕磕碰碰,连忙让翠花拿布条来,自己试着包扎。一开始动作生疏,包得歪歪扭扭,苏清鸢耐心指导,教他如何打结、如何调整松紧,试了几次,终于包得有模有样。

“太好了!以后俺再受伤,就不用硬扛了!” 大牛兴奋地说,翠花也笑着点头:“是啊,以后村里的人要是有小伤口,俺也能帮着处理了,不用总麻烦大小姐。”

小翠也试着用炭笔在本子上画下包扎的步骤,小声说:“小姐,我要是记不住,能不能常问您?”

“当然可以。” 苏清鸢笑着点头,“以后每日上午咱们学认草药、处理伤口,下午大家各司其职,有不懂的随时问。等咱们都熟练了,以后乡亲们有小病小痛,就不用跑远路去城里的医馆了,咱们自己就能帮着看。”

张嬷嬷眼睛一亮:“小姐是想在这里开医馆?”

“嗯。” 苏清鸢点头,眼神坚定,“这里缺医少药,乡亲们看病难,咱们开医馆既能帮人,也能让咱们在这里站稳脚跟。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等咱们都学好本事,再把医馆的屋子收拾出来,慢慢筹备。”

众人听了,都格外激动。大牛和翠花想着能帮到乡亲,还能跟着学本事;小翠想着以后能靠医术吃饭,再也不用看柳氏的脸色;张嬷嬷则想着能完成林氏的遗愿,让苏清鸢用医术造福世人,也算了却一桩心愿。

接下来的日子,别院的学习氛围越发浓厚。每日清晨,总能看到众人围在药架前认草药、记药性;午后,院子里时常传来练习包扎的讨论声;傍晚,苏清鸢还会教大家读些简单的医书,教他们写草药的名字。

大牛学得最快,尤其是辨认草药和处理外伤,没过几日就能独立帮乡亲们处理小伤口;翠花心思细腻,擅长分类整理草药,还能根据苏清鸢的吩咐,搭配简单的草药茶;小翠则擅长记录,把每种草药的用法、每种伤口的处理步骤都记得清清楚楚,还能帮着苏清鸢整理医案。

张嬷嬷则帮着苏清鸢打理后勤,把东厢房收拾成临时的 “医房”,里面摆着药柜、诊桌,还放着几张长椅,供来看诊的乡亲们休息。她看着眼前忙碌而有序的景象,时常想起林氏,心里满是欣慰 —— 夫人的女儿,终于长大了,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帮助别人。

这日傍晚,苏清鸢坐在诊桌前,整理着近日的医案。大牛和翠花刚送完草药回来,小翠正帮着擦拭药柜,张嬷嬷在厨房准备晚饭,院子里飘着饭菜的香味和草药的清香,一派温馨和睦的景象。

苏清鸢看着眼前的 “小团队”,心里充满了希望。她知道,开医馆的路还很长,还需要准备药材、申请执照,甚至可能会遇到柳氏的阻挠,但她不再畏惧 —— 她有身边人的支持,有《毒医秘典》的指引,还有乡亲们的信任,这些都是她前进的力量。

夜色渐浓,别院的灯亮了起来。苏清鸢站在院门口,望着远处杏花村的灯火,心里暗暗发誓:她不仅要在这里开起医馆,还要用医术帮助更多的人,让生母留下的医毒之术发扬光大,让柳氏和所有欺负过她的人知道,她苏清鸢,再也不是那个任人拿捏的孤女了。

只是,她不知道的是,柳氏早已通过眼线得知了她在别院的动静。此刻的相府凝香院,柳氏正对着王嬷嬷冷笑:“苏清鸢这个贱人,倒是会笼络人心!不过没关系,等她开医馆的时候,我定要让她身败名裂,再也不能翻身!”

一场新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但苏清鸢对此一无所知,她正沉浸在团队初建的喜悦中,为即将到来的医馆筹备,积蓄着力量。她相信,只要身边人同心协力,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