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 > 第92章 售卖和奖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下,盛纮竟也来了兴致,亲自接过教导任务,抱着墨兰继续念《三字经》,享受起天伦之乐。

而盛长梧则回到书房,重新用工整的楷书誊抄了一份《三字经》,然后带着书童小满,出门去寻找合适的书坊。

他特意选了一家背景雄厚、在汴京信誉颇佳的大书坊,进去后,他直接对管事说明来意,想售卖书稿。

管事见是个七八岁的孩子,起初并未在意,但当他接过小满递上的《三字经》手稿翻阅后,脸色顿时变了!这书的内容和形式都太好了!

管事疑惑地看向盛长梧:“这位小公子,恕老夫眼拙,不知此书……您从何处得来?”

小满在一旁挺起胸膛,自豪地说:“这当然是我家公子亲自所写!”

管事大吃一惊,重新打量盛长梧,猛然想起汴京城中那位名声在外的神童,试探着问:“难道……您就是那位盛承务郎,小盛大人?”

盛长梧温和一笑:“正是在下,管事,不知拙作可否入贵书坊的眼?”

管事态度立刻变得无比恭敬:“能!当然能!小盛大人的大作,小店求之不得!只是这价格……还需请东家来定夺。二位请内厅用茶,我立刻去请东家!”

书坊的东家姓曹,名睿,正是当今曹皇后的幼弟。他闻讯赶来,见到盛长梧便热情地拱手:“小盛大人光临,蓬荜生辉啊!”

盛长梧起身回礼:“曹东家客气了,唤我怀瑾即可。”

曹睿笑道:“怀瑾公子,我已拜读《三字经》,真乃蒙学至宝!公子小小年纪,不仅文才卓绝,更有普惠天下学子之仁心,令人敬佩!”

两人寒暄过后,便开始商议合作细节。最终定下,不采用买断形式,而是每售出一本定价30文的《三字经》,盛长梧可分得5文,每月结算一次。这个方案既保证了书坊的利益,也让盛长梧有了长期收入。

送走盛长梧后,曹睿敏锐地察觉到巨大的商机,立刻下令工匠加紧雕版印刷,为了给这本书造势,他更是精明地将一本精装《三字经》送入宫中,呈给姐姐曹皇后观看,并委婉地希望皇后能在官家面前美言几句。

曹皇后读了《三字经》,也是赞不绝口,对盛长梧的欣赏又加深一层。她寻了个机会,将书拿给赵祯看,并说道:“官家您看,盛家那孩子,不仅才学高,更有这般胸怀,写出如此浅显易懂又蕴含大道理的启蒙书,想着惠及天下孩童,真是个难得的好孩子。”

赵祯览后,龙心大悦!第二日朝会上,他特意拿出《三字经》,当众夸奖盛长梧“年纪虽小,志存高远,所作蒙书,有益教化”,还连带表扬了盛纮“教子有方”。

并让晏殊等近臣传阅,诸位文坛大佬看了,也纷纷感叹“小盛大人实乃奇才”!站在百官中的盛纮,听着周围的称赞,努力压下想要翘起的嘴角,胸膛挺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直,感觉人生达到了巅峰。赵祯还当场赏赐了盛长梧一千两白银,以资鼓励。

有了皇帝的金口玉言和重臣的肯定,《三字经》尚未正式发售,其名已然响彻汴京,待到曹睿的书坊正式开售时,首批印刷的两百本瞬间被抢购一空!

曹睿乐得合不拢嘴,一边催促工匠日夜赶工加印,一边慷慨地给工匠们发下赏钱。工匠们见书卖得好,东家又大方,干起活来也格外卖力。

盛纮下朝回府,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喜气,冬荣在身后跟着手中还捧着一个沉甸甸的匣子,盛纮脚下生风,径直就往林栖阁去了。

一进门,他便朗声笑道:“霜儿,梧哥儿!快来看,官家今日又有赏赐下来,是整整一千两赏银!说是嘉奖梧哥儿所作蒙书,有益教化”

他将匣子放在桌上打开,里面是白花花的官银,林噙霜见状,自然是喜笑颜开。盛纮又拉着盛长梧的手,好好夸赞了一番:“我儿真是为父的骄傲!切记定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

盛长梧面色平静,并无太多得意,只是恭敬应道:“父亲教诲,儿子谨记。” 他随即便对林噙霜说:“阿娘,这些赏银便交由您收着,贴补家用,或者给墨儿添置些东西。”

林噙霜感动地收下,连连称是。

紧接着,盛长梧又拿出了三本他亲手抄录、字迹工整如印刷体般的《三字经》,他分别去了葳蕤轩、如意居和沁香苑,将启蒙书送了过去,言明是给家中年幼的弟妹启蒙所用。

葳蕤轩内,王若弗拿着那本《三字经》,翻看里面简单易懂又蕴含道理的三字句,心里五味杂陈。

她既羡慕又有些酸溜溜地对心腹刘妈妈说道:“你看看,这林栖阁的……真是走了大运!生了这么个儿子,你瞧瞧这字,写得跟刻出来似的,多工整!这内容,连我看了都能明白个大概,用来教小孩子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刘妈妈在一旁附和道:“大娘子说的是,三公子的确天纵奇才,这般年纪就能写出这等启蒙佳作,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这也是咱们盛家的福气。”

如意居里,卫恕意拿着《三字经》,仔细读着“人之初,性本善”、“融四岁,能让梨”等句子,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她抚摸着书页上挺拔的字迹,轻声对身边的丫鬟说:“三公子……真是有心了,这般才学,这般胸怀,实属罕见。”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寿安堂盛老太太的耳中,老太太阅历深厚,欣慰于孙子的才华和友爱兄弟妹妹的同时,更敏锐地察觉到其中可能带来的隐患——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于是,她派人将盛纮和盛长梧叫了过去。老太太端坐上位,神色严肃而不失慈爱地看着他们:“纮儿,梧哥儿,近来家中喜事连连,你们父子的确为盛家争了光。尤其是梧哥儿,得蒙圣恩,又友爱兄弟,编写启蒙读物,祖母心里是高兴的。”

她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但是,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牢记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汴京城不比扬州,那里龙盘虎踞,权贵云集,多少双眼睛看着呢!

你们切不可因眼前的一点成绩便骄傲自满,得意忘形。需知,行事低调,谨言慎行,方能行稳致远,尤其是梧哥儿,你年纪小,更需懂得藏拙,莫要成了众矢之的。”

父子二人立刻收敛神色,恭恭敬敬地躬身应道:“母亲\/祖母教诲的是,儿子\/孙儿定当时刻谨记,绝不敢忘形,在外必定小心低调。”

盛老太太见他们听进去了,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又勉励了几句,便让他们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