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 > 第106章 给墨兰找启蒙先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回到汴京后,生活节奏似乎又回到了从前,盛长梧继续每日前往秘阁读书钻研,但他的身份已然不同,除了神童外身上多了一层解元的光环。

在秘阁中,邕王世子赵曦见到他,便笑着上前道贺:“怀瑾兄,恭喜高中解元!果然才学非凡,名不虚传!”

说着,便让随从奉上一个锦盒,里面是两支品相极佳的狼毫笔,“小小贺礼,不成敬意,预祝怀瑾兄春闱再创佳绩。”

盛长梧拱手谢过,态度依旧谦和:“多谢幼安兄吉言与厚赠。” 他也将从宥阳带回的一些当地特色笔墨、砚台或是精巧玩物作为回礼赠予赵曦,礼数周到,既不过分亲近,也不显疏离。

不久,宫中内侍前来传旨,官家赵祯召见,再次踏入勤政殿,赵祯看着殿下的少年,眼中满是欣赏。

他扬了扬手中抄录的试卷,笑道:“怀瑾,你在宥阳的试卷,朕已仔细看过了,策论务实,经义精深,诗赋亦佳,这个解元,实至名归!朕心甚慰。望你来年春天,在礼部春闱之中,亦能如此超常发挥,莫负朕望。”

盛长梧心中激动,深深一揖:“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期许!”

更让盛长梧意想不到的是,赵祯随后便召来了尚衣局的宫人,笑道:“怀瑾啊,朕对你期望甚高。便让他们提前为你量好尺寸,将这状元袍服先行绣制起来。至于来年殿试,你能不能穿上这身衣服,可就全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这举动无疑是充满了鼓励和期许。

盛长梧感受到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再次郑重行礼,声音坚定:“陛下隆恩,臣……必当竭尽所能,披荆斩棘,不负圣恩!”

量完尺寸,盛长梧怀着激荡的心情回到盛府,他先将赵曦所赠的两支狼毫笔拿了出来,他来到盛长柏的书房,将其中一支品相稍次但仍是上品的递了过去:“二哥哥,这是同窗所赠之笔,我瞧着适合二哥哥书写,便借花献佛,望二哥哥莫要嫌弃。”

盛长柏看着那支显然价值不菲的狼毫笔,又看看弟弟真诚的眼神,心中复杂,但终究是感念这份心意,接过笔,难得地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多谢三弟。”

这一赠一收,至少在表面上,维系了盛家“兄友弟恭”的和睦景象。

另一支最好的狼毫笔,盛长梧则拿到了林栖阁,交给了正在和林噙霜学习的墨兰。

他将笔放在妹妹的小手里,温声道:“墨儿,这是哥哥给你准备的。等你再长大些,开始正式练字的时候,就用这支笔。希望我们墨儿将来也能写出一手好字。”

墨兰虽然还不完全懂这笔的价值,但知道是哥哥送的礼物,立刻宝贝地抱在怀里,甜甜地道谢:“谢谢哥哥!墨儿一定好好学写字!”

林噙霜在一旁看着,眼中满是欣慰的笑意。

盛长梧见墨兰日渐长大,聪慧伶俐,便与母亲林噙霜商议:“阿娘,墨儿和葳蕤轩的五妹妹年岁渐长,正是开蒙启智的时候,光靠您平日教导和儿子偶尔指点,终究不够系统。是否该请父亲为她们寻一位正经的启蒙先生,让她们也能如男儿一般,自幼打下学问根基?”

林噙霜闻言,深以为然,她知道读书明理的重要性,更明白在盛家这样的门第,女儿若能有才学,将来议亲也能多些筹码。

她柔声道:“梧哥儿思虑得是,是该让墨儿正经拜师求学才是。”

于是,这日晚间,林噙霜特意将盛纮请到林栖阁,她先让墨兰在父亲面前背诵了几首新学的诗词,又认了些字。

盛纮见小女儿口齿清晰,记性甚好,心中自是欢喜,抱着墨兰夸赞不已。

林噙霜见时机成熟,便依偎过去,软语央求:“纮郎~你看我们墨儿这般伶俐,妾身不过是略通些诗词歌赋,实在教不了她什么更深的东西了,真怕耽误了这孩子。纮郎能不能费心,为墨儿请一位启蒙先生?也好让她能正经学些道理。”

盛纮看着怀中玉雪可爱的女儿,再想到她哥哥盛长梧的神异,如今墨儿快四岁了,如兰也三岁了……虽说女子多是六岁开蒙,但墨儿既显聪慧,早些启蒙也好。

“行,为父近日便去打听打听,定为我们墨儿寻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先生。” 说着,慈爱地捏了捏墨兰的小脸。

林噙霜心中大喜,连忙道谢:“多谢主君为我们母女考量。”

盛纮摆摆手,带着几分父亲的骄傲说道:“孩子聪明,自然该好生栽培,我这做父亲的,脸上也有光。”

此后,盛纮便开始在汴京物色启蒙先生,因临近春闱,许多有才学的先生要么自身要备考,要么被大户人家请去专攻举业,空闲且合适的并不多。

最终,他找到了一位名叫陈世杰的五十二岁老儒生,此人科举上无甚建树,但人品端方,性情温和,学问教导蒙童绰绰有余,盛纮说明只是为家中年幼女子启蒙,陈世杰便也答应了。

盛纮在家中收拾出一间安静的书斋作为学堂,又去了葳蕤轩,对王若弗说道:“给孩子请的启蒙先生已找好了,书斋也备下了,让如兰明日一同去上学吧。”

王若弗一听,看着身边正玩得开心的如兰,心疼道:“主君,如儿才三岁,是不是太早了些?她还是个孩子呢,正是贪玩的时候。”

盛纮皱眉道:“早什么?长柏和长梧都是三岁开的蒙!如今不都出息了?”

王若弗嘟囔道:“那能一样吗?他们是男儿,将来要考功名的。如兰是女孩家,认得几个字,明白些道理也就够了……”

盛纮闻言,有些不悦,语气加重了几分:“难道你想让如兰将来和你一样,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不精通?此事我已决定,明日如兰必须去书斋学习!不得有误!”

见盛纮态度坚决,王若弗虽心疼女儿,也只得应下。

如意居的卫恕意得知消息后,心思立刻活络起来,她知道墨兰和如兰都去启蒙了,若她的明兰不去,起步就晚了一步。

她更不认为盛纮会单独为明兰再请一位先生,若等到六岁,只怕课程早已跟不上。她必须为明兰争取这个机会。

于是,她也寻了个机会去见盛纮。盛纮见平日安静的卫恕意主动来找,有些意外:“你找我有事?”

卫恕意恭顺地行礼后,恳切地说道:“主君,妾身听闻四姑娘和五姑娘明日便要开蒙了。明兰虽才两岁,但平日也乖巧,可否……可否让她也一同去听听?不求她立刻学会多少,只求她能早些沾染些书香气息,跟在姐姐们身边耳濡目染也是好的。”

盛纮本觉得明兰年纪太小,但见卫恕意言辞恳切,想到多个孩子也不过是添张书案,便也松了口:“也罢,既然你想让她去,便一起去吧,只是年纪小,若坐不住,先生责怪,你可莫要心疼。”

卫恕意连忙谢恩:“多谢主君!妾身明白的。”

第二日,书斋内

陈世杰老先生端坐上方,下面坐着三个小女孩——三岁半的墨兰、三岁的如兰和两岁的明兰。

果然,如兰因被强迫而来,满心不情愿,坐在那里扭来扭去,明兰年纪最小,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虽然努力想听,但没多久眼神就开始涣散,小手也开始玩自己的衣带。

唯有墨兰,因为早有哥哥盛长梧的引导和母亲的期望,坐得端端正正,眼睛炯炯有神地看着先生,跟着先生的诵读一字一句地念,听得极其认真。

陈世杰人老成精,一眼便看出三个孩子的状态,他知晓幼儿心性,对如兰和明兰并未苛责,只是温言道:“今日所学,两位小姐回去还需温习,明日老朽是要考问的。” 算是给了她们压力和提醒。

而对于专注好学的墨兰,陈世杰则是打心眼里喜欢。

教书育人者,谁不偏爱天资聪颖又肯用功的学生呢?他看向墨兰的目光,不禁多了几分赞赏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