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迷路,物资受损,驮兽受伤。

沙尘暴过后,这三个问题如同三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杨安安心头。放眼望去,四周皆是茫茫沙海,新起的沙丘连绵起伏,吞噬了所有熟悉的参照物。天空虽然恢复了湛蓝,烈日依旧灼人,但这片死寂的美丽之下,隐藏着更深的绝望。

指南针已毁,地图近乎失效。杨安安强迫自己压下翻涌的情绪,大脑飞速运转。她首先尝试依靠太阳的位置和沙丘的走向(背风坡通常较缓,迎风坡较陡)来大致判断方向,但这在刚刚被沙暴彻底重塑过的地貌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姐姐,我们……是不是走不出去了?”小豆子声音带着颤抖,紧紧抓着杨安安的衣角,望着这片仿佛没有尽头的沙海,眼中充满了孩童最原始的恐惧。

“能走出去。”杨安安的声音不高,却异常坚定。她蹲下身,平视着小豆子的眼睛,“记住,无论遇到什么,都不能先放弃。只要我们还在走,就一定有希望。”

她的话像是在对小豆子说,更像是在对自己说。绝境之中,信念比清水更珍贵。

当务之急是确定方向和水源。杨安安回忆起地图上模糊标注的,在她们预定路线西侧,似乎有一条早已干涸的古河道痕迹。荒漠中的古河道,即便地表无水,其深层或许仍有湿气,甚至可能找到一些耐旱植物或隐藏的水源点。这是目前唯一有可能的线索。

“我们往西走。”她做出了决定。没有确凿证据,只能依靠那点模糊的记忆和直觉。

行程变得更加艰难。受伤的驮兽步履蹒跚,严重拖慢了速度。为了节省所剩不多的清水,杨安安严格控制饮水量,嘴唇干裂出血,喉咙如同被砂纸摩擦。小豆子也懂事地不再喊渴,只是默默忍受着。

白日的酷热煎熬着肉体,夜晚的寒冷则侵蚀着意志。没有了可靠的遮蔽,她们只能蜷缩在沙丘背风面,依靠彼此体温和单薄的毛毡抵御彻骨的寒意。杨安安几乎不敢深眠,时刻保持着神识警戒,提防着可能被她们虚弱气息吸引来的荒漠猎食者。

第三天,清水彻底耗尽。

干渴如同火焰,灼烧着喉咙和五脏六腑。小豆子已经虚弱得几乎走不动路,全靠杨安安半扶半抱。那匹受伤的驮兽也倒下了,眼中失去了神采,只剩下绝望的喘息。杨安安看着它,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但最终还是狠下心,取走了它背上最后一点未被污染的干粮,然后结束了它的痛苦。在这片荒漠,仁慈有时意味着共同的灭亡。

失去了代步和负重的驮兽,行程更加缓慢。希望如同风中的残烛,摇曳欲灭。

第四天黄昏,就在杨安安自己也感到意识开始模糊,全靠意志强撑的时候,她外放的神识,终于捕捉到了一丝微弱的、不同于死寂沙砾的水汽!

这丝水汽极其微弱,若有若无,仿佛来自极深的地下,若非她神识强大且对能量感知敏锐,绝难发现!

“这边!”她精神猛地一振,原本沉重的脚步瞬间有了力气,拉着小豆子,朝着水汽传来的方向艰难前行。

那是一处毫不起眼的、位于两座巨大沙丘之间的洼地。表面看起来与其他地方别无二致,只有一些枯死的荆棘残骸。但杨安安的神识却“看”到,在地下约莫一人深的沙层下方,湿度明显增加!

“挖!”她没有任何犹豫,取出备用的短刀,开始奋力挖掘。小豆子也挣扎着用小手帮忙。

沙土松软,却也消耗体力。挖了约莫半人深,杨安安的指尖终于触碰到了一丝潮意!她更加卖力,又向下挖了尺许,一小片颜色较深、带着湿气的沙土露了出来。

没有水渗出,但这里的沙土已经能捏成团。

杨安安没有丝毫失望,她将一块相对干净的布铺在潮湿的沙土上,然后运用起那枚控火心得玉简中记载的一种对热量精妙控制的法门——并非加热,而是反向操作,利用微弱的火灵力,极其缓慢地、均匀地抽取沙土中的水分!

这是一个细致而漫长的过程。她必须全神贯注,控制着那丝微弱的火灵力,如同最精巧的抽水机,既要保证效率,又不能因为过热而瞬间将水汽蒸发。

小豆子紧张地看着她,大气都不敢喘。

时间一点点流逝,夜幕降临,星空璀璨。在冰冷的星光下,杨安安的额头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终于,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那块铺着的布上,渐渐凝聚出了一颗颗细小、却无比珍贵的水珠!

水珠汇聚,变成了一小洼浑浊却带着生命气息的泥水!

“成功了!”杨安安长舒一口气,几乎虚脱。

她小心翼翼地将这些泥水过滤到一个皮囊中,虽然依旧浑浊,量也不多,但足以救命!

“小豆子,喝一点,慢点喝。”她将皮囊递给眼巴巴看着的孩子。

小豆子接过皮囊,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甘洌的湿意滋润了干涸的喉咙,他几乎要哭出来。

杨安安也喝了一小口,感受着久违的湿润滑过喉咙,一股生机重新在体内焕发。这点水远远不够,但至少,她们看到了希望,证明了她的判断和方法的正确性。

接下来的两天,她们就滞留在这片洼地。白天躲在仅存的驮兽身影下躲避烈日,夜晚则依靠杨安安用那独特的方法从潮湿的沙土中提取少量饮水。同时,她也发现了一些生长在洼地边缘、极其耐旱的“沙棘草”的根茎,虽然苦涩,但富含水分,可以勉强果腹。

绝境之中,她们依靠着微薄的水源和食物,顽强地存活了下来。杨安安的神识在一次次极限运用中,似乎变得更加凝练,对能量的感知也越发敏锐。

休整了两日,补充了少量水分和食物后,杨安安决定再次出发。这一次,她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沿着这片可能存在的地下湿气带前进。既然这里能有湿气,说明古河道的方向或许没有错。

重新上路,虽然依旧艰难,但心态已然不同。经历过真正的生死考验,见识过绝望与希望的交替,杨安安的眼神更加深邃,小豆子也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眼中少了几分怯懦,多了几分坚韧。

她们沿着神识感知到的地下湿气带,一路向西。数日后,当杨安安再次攀上一座高大的沙丘,极目远眺时,她的瞳孔猛地一缩!

在遥远的地平线上,一抹与周围死寂的沙黄截然不同的、象征着生机的绿色,若隐若现!

那不是海市蜃楼!在她的神识感知中,那里传来清晰而浓郁的水汽与草木生机!

“绿洲……我们找到了!”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绝境寻踪,她们终于凭借着一丝线索、强大的神识和不屈的意志,在这死亡之海中,找到了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