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诛邪峰,藏书阁。

此阁并非宗门总阁,而是杨安安获赐星落峰后,依例建立的山峰藏书之所。虽初建不久,但凭借她“诛魔尊者”的权限与地位,已从总阁复刻、以及以其战功兑换了大量典籍玉简入驻。阁分三层,飞檐斗拱,古朴厚重,隐隐有书香与灵韵交织的气息弥漫。

杨安安直接上了第三层,此处收藏的多是涉及上古秘闻、奇门遁甲、星辰之道以及高阶功法心得之类的珍贵典籍,寻常弟子不得入内。

她并未急于去寻找特定典籍,而是先漫步于高大的书架之间,指尖拂过一枚枚温润玉简或古朴书卷,神识如涓涓细流,扫过其上的简介或封印灵光。

在“星轨石板”的辅助下,她对与星辰相关的气息异常敏锐。她希望能从这里找到更多关于石板来历、或是其上那些古老星图线索的记载。同时,关于稳定空间、乃至涉及不同世界壁垒的阵法知识,也是她暗中关注的重点。

数个时辰过去,杨安安已翻阅了数十枚相关玉简。大部分记载都流于表面,或是些神话传说,对于“星轨石板”这种层次宝物的直接记载几乎没有。不过,她也并非全无收获。

在一枚名为《星衍杂录》的残破玉简中,她找到了一段模糊的记载:“……太古有圣灵,观星移斗转,刻痕于石,以纪天轨,明造化之机……后逢大劫,石碎星沉,其痕散落诸界,得之者,或可窥命运长河之一缕微澜……”

这段记载虽语焉不详,且充满了神话色彩,但“刻痕于石,以纪天轨”这八字,却与“星轨石板”的功能隐隐吻合。而“石碎星沉,其痕散落诸界”,也解释了为何石板是残缺的。

“看来,这石板的来历,比想象中还要古老和惊人。”杨安安心中暗忖,“窥命运长河或许夸张,但推演事物轨迹,明晰规律,确实已触及因果与命运的边缘。”

她又寻了几部关于空间阵法的典籍,仔细研读。太玄门作为正道大宗,对于空间传送阵、秘境稳固阵法等着述颇丰,但关于跨世界、尤其是强行打通稳固世界通道的记载,却少之又少,且大多标明“禁忌”、“理论上可行,实则所需能量与代价非一界所能承载”云云。

这并未让杨安安气馁,反而更加明确了自己之前的判断——“归墟星门”的存在,必定涉及极其特殊的原因和条件,绝非普通空间阵法可比。其关键,恐怕还是要落在自身星辉灵根与那“星轨石板”之上。

将查阅过的玉简归位,杨安安正欲离去,目光却瞥见了角落书架上一部蒙尘的厚皮古籍——《太玄万年风物志》。此书并非功法,而是记载太玄门开宗立派万年来的山川变迁、人事更迭、乃至一些奇闻异事的杂记。

心念微动,她将其取下。修为到了她这个层次,有时机缘并非只在功法秘术之中。她随意翻开,神识快速扫过。

书中记载多为琐碎,某年某月某长老突破,某峰灵脉异动,某次宗门大比魁首等等。然而,当她的神识扫过约莫七千年前的一段记载时,却骤然停顿。

“……是年,天外有流火坠于宗门西北陨星山,其光炽白,星力澎湃,三日乃熄。掌门率众往查,唯见焦土深坑,残留奇异石屑,蕴含至纯星辉,然触之即溃,难以收集。疑为天外星辰碎片,然其力暴烈,与本土星石迥异,收录入库,列为‘异星残骸’……”

“天外流火……奇异石屑……蕴含至纯星辉……触之即溃……”杨安安反复咀嚼着这几个词,眼神越来越亮。

“星轨石板”的材质非金非玉,坚硬无比,但其气息苍茫古老,确实不似此界常见之物。而这“异星残骸”的描述,虽然后者触之即溃,但同样指向了天外星辰,且力量属性特殊。

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那坠落的“流火”,是否就是“星轨石板”或者其他类似碎片的来源?而石板能保存完好,或许是因为其本身就是更核心的部件,或者经过了更特殊的炼制?

这个发现,让她对石板的来历有了一个更具体、更贴近此界历史的猜测方向。或许,宗门库藏之中,还留存有当年收集的那些“异星残骸”样本?

她将这条信息记下,决定日后有机会,定要去库藏查看一番。

放下《太玄万年风物志》,杨安安离开了藏书阁。此番查阅,虽未直接找到开启星门之法,但关于石板的线索有所推进,对空间阵法的认知也更加清晰,算是不虚此行。

---

接下来的日子,杨安安并未再次闭关,而是开始着手真正整合与经营诛邪峰。

她首先召见了以石勇、苏婉、孙淼、木桓为首的诛邪营核心层,详细了解了目前峰内的人员构成、资源分配、日常运作以及弟子们的修炼进度。

诛邪营经过深渊之战与后续补充,现有正式成员三百余人,其中筑基期占七成,金丹期包括石勇等人在内约有三十余人。此外,还有依附于诛邪峰的外门、杂役弟子近千人。这股力量,在太玄门各峰之中,已不算弱。

杨安安根据个人特长,重新明确了职责。石勇主要负责战备与演武,苏婉心思缜密,负责内务与资源调度,孙淼擅长阵法禁制,负责峰内各处阵法的维护与改进,木桓则负责情报收集与对外联络。各司其职,权责分明。

同时,她颁布了新的贡献度制度。峰内弟子可通过完成各项任务、为山峰做出贡献来获取贡献点,以此兑换功法、丹药、法器甚至聆听她讲道的机会。此举极大地调动了弟子们的积极性。

在处理这些庶务之余,杨安安也开始有选择地接见一些前来拜会的长老或真传弟子。她如今地位超然,又是新晋的实权峰主,想要结交、试探、或是寻求合作的人络绎不绝。

这其中,有真心钦佩她战功的,有想将子侄后辈送入诛邪峰门下沾光的,也有其他峰系派来打探虚实的。杨安安皆从容应对,恩威并施,既不过分亲近,也不刻意疏远,逐渐在宗门内树立起自己独特的影响力。

这一日,她正在主殿听取苏婉关于下月资源分配的汇报,忽然心有所感,眉头微蹙。

“峰主,怎么了?”苏婉察觉到她的异样,停下汇报问道。

杨安安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悄然运转神识,勾连星辉灵根与“星轨石板”。就在刚才,她隐约感觉到一丝极其微弱、但带着恶意的窥探感,自远方传来,一闪而逝。

在“星轨石板”的辅助下,她的感知远超同阶。那窥探并非直接针对她本人,更像是某种大范围的、隐晦的扫描,恰好掠过了诛邪峰。

“无事。”杨安安压下心中的一丝警觉,对苏婉道,“继续。”

但她心中已然明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她这般高调崛起,又手握重宝,果然已经引起了某些藏在暗处之人的注意。这窥探,是蚀灵教余孽?还是宗门内某些对她不满的势力?抑或是……其他?

---

夜幕降临,诛邪峰逐渐安静下来。

杨安安独自立于峰顶,仰望星空。漫天星辰在她眼中,不再只是遥远的光点,而是遵循着某种宏大“轨迹”运行的存在。她尝试着放开神识,以自身为原点,借助“星轨石板”的道韵,去感知更遥远、更宏观的“轨迹”。

这并非推演具体人事,而是去感知更大范围内的“气机”流向,或者说,是某种“运势”的轨迹。

神识在星轨的辅助下,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荡开一圈圈无形的涟漪,向着四面八方扩散。她“看”到了太玄门群山气运的汇聚与流转,如同一条条发光的河流;看到了更远处,其他宗门、世家隐约的气运光柱;也看到了这片天地间,一些混乱、阴暗、代表着杀戮与纷争的“轨迹”节点正在酝酿、移动……

这种感知极其模糊,消耗巨大,且充斥着大量无用信息。但杨安安依旧耐心地筛选、辨析。

忽然,她的神识捕捉到了数道极其隐晦、充满了堕落、混乱气息的“轨迹”,正从不同方向,朝着太玄门疆域的边缘,一个名为“黑水沼泽”的区域汇聚而去。这些轨迹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小片浓重的、带着不祥意味的“阴云”。

“蚀灵教……又在集结?”杨安安眼神一凝。这种气息,她太熟悉了。

几乎在同一时间,她放置在静室内的、与宗门任务大殿相连的传讯玉符,轻微震动起来。

杨安安收回神识,身影一闪,回到静室。拿起玉符,神识探入。

一道来自宗门任务大殿的紧急通报浮现于脑海:

“紧急宗门任务:探查黑水沼泽异动。据边境巡逻弟子回报,黑水沼泽近日常有不明身份修士出没,疑与蚀灵教余孽有关,且有低阶弟子及凡人村落失踪事件。现征集金丹期及以上弟子前往查探,查明异动根源,必要时可予以清除。任务等级:乙上。贡献点……”

果然!

杨安安放下玉符,眼中寒光闪动。宗门也察觉到了那边的异常。是巧合,还是那窥探之后必然的行动?

无论是什么,蚀灵教贼心不死,又在太玄门眼皮底下搞事,她既然遇上了,便没有置之不理的道理。更何况,这正是一个检验“星轨石板”在实战中更大范围应用,以及进一步磨砺诛邪营的绝佳机会。

她立刻传讯石勇、苏婉等人。

片刻后,诛邪营核心齐聚主殿。

“黑水沼泽的任务,你们可知晓?”杨安安开门见山。

“刚接到消息。”石勇沉声道,“峰主,您的意思是?”

“我诛邪峰新立,正需以战养战,稳固根基。此任务,我峰接了。”杨安安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石勇,你点五十名金丹,一百五十名筑基后期好手,由你亲自带队,前往黑水沼泽。”

“属下领命!”石勇眼中战意升腾。

“苏婉,负责后勤补给与情报支持。”

“孙淼,检查并准备足够的阵盘与破禁法器。”

“木桓,动用你的渠道,尽可能收集黑水沼泽的详细地理与近期所有异常情报。”

杨安安有条不紊地下达指令,众人纷纷领命。

“此次任务,以探查为主,若遇强敌,不可恋战,及时传讯。”杨安安最后叮嘱道,“我会在峰内坐镇,若有变,顷刻即至。”

她没有选择亲自前往,一来是要坐镇根基初立的诛邪峰,二来也是有意锻炼石勇等人的独当一面之能。毕竟,她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

“请峰主放心!诛邪营必不辱命!”石勇等人齐声应诺,斗志昂扬。

望着他们离去整备的背影,杨安安目光深远。

黑水沼泽的异动,像是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头,预示着平静之下的暗流,终于开始涌动。而这,或许仅仅是一个开始。

她抬手,轻轻摩挲着隐藏在袖中的“星轨石板”。冰凉的触感传来,带着一丝令人心安的恒定。

无论暗流如何汹涌,她自以力破之,以智衡之。这修真界的风云,她已身处其中,便绝不会再退后半步。

---

翌日清晨,朝阳初升。

诛邪峰演武场上,两百名精心挑选的弟子列队整齐,肃杀之气弥漫。石勇一身玄甲,独臂持枪,立于队首。

杨安安亲自前来送行。

她没有多说什么鼓舞士气的话,只是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年轻而坚毅的面孔,最后落在石勇身上,轻轻颔首。

石勇会意,抱拳一礼,转身,声如洪钟:

“出发!”

两百道剑光、遁光冲天而起,如同离弦之箭,朝着黑水沼泽的方向,破空而去。

杨安安立于峰顶,目送他们消失在云端,衣袂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风暴,将至。

而她,已做好了迎接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