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让你写歌挣钱,你干翻娱乐圈 > 第138章 火车长啥样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许意的手指在吉他弦上轻轻摩挲,琴身上还留着他刚才弹奏时的温度。他想起自己刚穿来那会,没有名气,参加作曲人节目,韩鸿老师很看好他,对着所有媒体说“这孩子唱歌有劲儿,心更干净”。

那天后台的灯光很暗,韩鸿塞给他塞了一瓶水,说“别听外面瞎咧咧,好好唱歌,好好做人,比啥都强”。虽然只是一瓶水,但许意心里却暖得发涨,那股甘甜,到现在都记得清楚。

“我成立基金会这些年,见了太多这样的家庭。”韩红的声音带着点沙哑,像被砂纸磨过的铜铃,每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分量,“孩子生了病,家里就像塌了天。父母砸锅卖铁,把能借的亲戚朋友借遍了,最后还是攥着缴费单在医院走廊里哭,那哭声啊,能把人心揪碎。有次我去医院探望,看见个父亲蹲在楼梯间啃干馒头,馒头都硬得硌牙,他却嚼得眼泪直掉,说‘省点钱,给孩子多买支进口药’。”

她拿起手机,对着镜头晃了晃,屏幕上是和助理的聊天记录,“刚才我已经让助理联系念念妈妈了,后续的治疗费,基金会先垫着。能筹到的善款,我们一分不少都用在孩子身上;要是不够,差额全由基金会补。你们放心,每一笔账都公开,欢迎所有人监督。”

这话像颗定心丸,“咚”地砸进所有人心里。现场先是静了两秒,接着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前排的观众齐刷刷站起来,激动的喊着韩鸿老师的名字,大家不约而同的替念念感谢她。

前排的男生扯着旁边女生的胳膊跳起来,女生抹着眼泪笑,眼泪掉在手机屏幕上,晕开了“韩鸿基金会”几个字,点击捐赠;后排的大爷用力拍着巴掌,保温杯放在腿上忘了拿,枸杞茶晃出的涟漪里,映着他眼里的光,像落了两颗星星。

“韩鸿老师威武!”

“这下放心了!有基金会盯着,钱肯定不会出问题!”

“我就知道韩鸿老师不会坐视不管,她的基金会账目从来都是公开的,比清水还干净!”

直播间的弹幕被“韩鸿老师辛苦了”“谢谢基金会”刷屏,有人晒出几年前给基金会捐款的回执,说“当时捐了五百,后来收到了感谢信,附了物资发放清单,连买铅笔的钱都写得清清楚楚”;有人敲着“现在就去捐!跟着韩鸿老师,放心!”;连之前反复问“渠道靠谱吗”的评论,也被淹没在密密麻麻的点赞里,后面跟着句“是我多虑了,韩鸿老师信得过”。

韩鸿看着镜头里激动的人群,摆了摆手,冲锋衣的袖子扫过桌面,带起片细小的灰尘,在光柱里打着旋:“大家别谢我,要谢就谢这些愿意伸手的好心人。”她指了指屏幕上滚动的捐款记录,“这世上的难,从来不是一个人能扛过去的,得靠大家伙儿搭把手。就像那年我们在山区修路,村民们轮流送水送粮,工人师傅们顶着暴雨挖地基,少了谁都成不了事。”顿了顿,她看向许意,眼神亮得像高原的太阳,嘴角扬起熟悉的弧度:“不过话说回来,丫头,该轮到我出题了吧?”

主持人这才回过神,连忙点头,发梢上的碎钻在灯光下闪了闪,像撒了把星星:“对对对!韩红老师,您的命题是?”

韩鸿站起身,推开木屋的门,风“呼”地灌进来,吹得她的头发更乱了,却也把她眼里的光吹得更亮。

镜头跟着她转向外面,一片辽阔的草原突然撞进眼里,绿得像被泼了颜料,远处的雪山顶着白帽,像披着白纱的姑娘站在云端,近处的牦牛甩着尾巴,脖子上的铜铃“叮铃叮铃”响,声音脆得像冰块碰撞。她深吸了口气,像是要把满肺的青草香都吸进去,声音被风吹得有点飘,却格外清晰:“我现在在藏族山区的一个牧民家里,这是我第三次来这儿了。”

她弯腰捡起脚边的块小石子,捏在手里转着,石子的棱角硌着掌心,带着股土地的踏实劲儿:“第一次来的时候,路难走得很,车子开不进来,我们扛着物资走了三个小时山路,脚底板全磨出了泡,血把袜子都浸透了,黏在鞋上,走一步疼一下。有个年轻志愿者受不了,蹲在路边哭,说‘鸿姐,我走不动了’,我把他的背包抢过来扛在自己肩上,说‘想想山里的孩子,他们盼着这些书和药呢’,他咬着牙站起来,最后硬是没掉队。”

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石子,她的声音低了些,“那时候啊,这里没有宽马路,更别说飞机火车了。牧民们想买袋盐,得骑着马走两天山路到县城,马背颠得人骨头疼;家里种的青稞、采的虫草,也只能等着贩子上门来收,价格被压得低得可怜,一公斤虫草换不来半袋化肥,看着都心疼。”

她抬起手,指着远处蜿蜒的土路,那路像条晒干的蛇,趴在草原上:“有个叫卓玛的小姑娘,那年才十二岁,扎着两条小辫子,黑黢黢的脸蛋上晒出两坨高原红,像熟透的苹果。她拉着我的衣角问,‘韩鸿阿姨,火车长啥样啊?是不是比牦牛还壮?’我说‘比牦牛壮多了,能拉好多人,还能拉着你们的青稞去远方’,她就睁着大眼睛笑,睫毛上还沾着草屑,说‘我想坐火车去京市,看看首都,课本上说那里的国旗特别红’。可那时候啊,她长到十二岁,连县城都没出过,最远就去过乡里的小学。”

现场的观众听得安安静静,前排的男生掏出手机,手指飞快地打着字,屏幕上跳出“青藏铁路 通车时间”的搜索框,他旁边的女生凑过去看,两人眼里都闪着光;后排的大爷从口袋里摸出张皱巴巴的照片,对着光看,照片里是年轻时的他站在铁路轨道旁,背后是“青藏铁路建设中”的牌子,他的肩膀上搭着件沾着油污的工装,笑得露出两排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