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坐标在屏幕上冰冷地闪烁着,如同黑夜中一颗不祥的星辰。那个鲜红的 **[ 23:59:59 ]** 正在一秒一秒地递减,无声地敲打着每个人的神经。废弃水文监测站——他们追踪已久的“摇篮”,此刻以这样一种赤裸裸的、近乎嘲讽的方式,被摆在了台面上。

这不是线索,是战书。

***

临时指挥中心内,空气仿佛凝固了。大型电子屏幕上分割着监测站周边的实时监控画面、建筑结构图、以及那个刺眼的倒计时。设备低沉的运行声、偶尔响起的通讯静电噪音,反而衬托出一种令人窒息的寂静。

王刚双手撑在控制台上,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死死盯着屏幕上的坐标,胸膛剧烈起伏。“这是个陷阱!毫无疑问!他知道我们是谁,知道我们在找他,现在他划下了道儿,等着我们往里跳!”他的声音压抑着怒火,像一头被激怒的困兽。

李静坐在电脑前,双手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试图从那个发送坐标的匿名账户上再榨取一丝一毫的信息,但结果依旧是徒劳。她最终颓然地松开手,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信号干净得像被水洗过一样。他根本不在乎我们追踪,这就是阳谋。”

陈启站在稍远一些的地方,背对着众人,望着窗外渐渐沉落的夕阳。都市的霓虹初上,勾勒出天边一片混沌的橘红色,与他左眼中那片盘踞在远郊沼泽的、冰冷而混乱的能量图景形成了鲜明对比。他闭上右眼,仅用左眼“凝视”着那个方向,细微的刺痛感再次传来,仿佛有无数冰冷的针在试图刺探他的意识。那片区域的“死线”不再仅仅是静态的分布,而是像受到了某种扰动,开始缓慢地、违背常理地蠕动,散发出一种……**饥饿**的气息。

“他在那里。”陈启的声音有些沙哑,他转过身,脸色在屏幕的冷光下显得有些苍白,“而且,他‘准备’好了。我能感觉到……那里的‘线’很活跃,很不稳定。”他没有详细描述那种被窥视、被牵引的感觉,那只会增加队友不必要的担忧。

“感觉?”王刚猛地转过头,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陈启,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确切的行动方案,不是感觉!他邀请我们去他的主场,一个我们明知布满陷阱的地方!这可能是唯一抓住他的机会,但也可能把我们全搭进去!”

压力像无形的巨石压在每个人肩上。之前的挫败感尚未消散,如今又要面对一个明摆着的死亡邀请。去,还是不去?

***

加密通讯线路接通,林瑶清冷的声音打破了僵持:“情况我已经了解。争论无意义,现在需要决策。”

她的声音仿佛带着一种奇特的镇定力量,让房间内躁动的空气稍微平复了一些。

“第一种选择,无视邀请,继续外围监控和调查。”林瑶冷静地分析,“优点:安全,不会落入对方节奏。缺点:被动,可能错失良机,并且无法预测他在我们不作为的情况下,会采取什么更极端的‘实证’行为。他可能会随机选择目标,来证明他的‘理论’。”

“第二种选择,接受邀请,精心准备,突击监测站。优点:掌握一定主动权,有机会正面阻止他。缺点:风险极高,我们对他布置的具体陷阱一无所知,完全处于信息劣势。”

王刚深吸一口气:“我坚持认为风险太大。我们可以利用这24小时,在外围布下天罗地网,等他离开监测站时再实施抓捕。”

李静摇了摇头:“他既然敢发出邀请,就一定考虑到了这种可能。监测站易守难攻,周边环境复杂,他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撤离路线。上次跟踪失败就是教训。”

陈启沉默着,左眼持续的悸动让他心神不宁。他走到控制台前,调出了监测站及周边沼泽的详细地图,手指点在那个代表建筑的标志上。“我们必须去。”他抬起头,目光扫过王刚和李静,“不仅仅是为了抓他。”

他停顿了一下,组织着语言:“他在那里进行‘现场校验’。校验什么?校验他修改死线、制造‘完美谋杀’的能力。如果我们不阻止,就会有一个,或者多个无辜者,成为他验证理论的牺牲品。我们拖延的每一分钟,都可能是在为他的‘实验’倒计时。”

他想起笔记本上那些冰冷的符号,想起吴镜玄试图传递的那种将生命视作可修改代码的扭曲哲学。“这不仅仅是抓捕一个罪犯,这是在阻止一种……对生命本身尊严的践踏。”

陈启的话让房间再次陷入沉默。这不是简单的冒险与否,而是关乎责任与代价的权衡。

***

夜幕彻底降临,窗外的城市灯火璀璨,却照不进指挥中心内沉重的氛围。后勤人员送来了简单的餐食,但几乎没人动筷。时间在倒计时的滴答声中无情流逝。

林瑶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决断:“我决定,接受邀请。”

王刚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反驳,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开始仔细检查自己的配枪和装备。

“但是,”林瑶继续说道,“不是盲目的突击。我们要将计就计,把他的‘舞台’,变成我们的‘剧场’。”

详细的作战计划开始迅速构架。李静负责利用剩余时间,调动所有可用的技术手段,对监测站进行最后一次全方位扫描,寻找可能的电磁屏蔽区、地下结构、以及能量异常点,试图还原陷阱的分布。同时,她需要准备强力的电子干扰设备,尝试在关键时刻瘫痪可能由电子信号控制的陷阱。

王刚则开始挑选最精锐的行动队员,规划突击路线和应急预案,包括针对沼泽环境的撤退方案。他要求所有队员配备最高级别的防护装备,并携带重火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

“陈启,”林瑶点名,“你的任务是核心。进入监测站后,利用你的能力,尽可能早地识别出最致命的陷阱,引导队伍规避。同时,尝试锁定吴镜玄的本体位置。他是我们之中,唯一能‘看’见对方布局的人。”

陈启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左眼的刺痛感仿佛成为一种责任的烙印。他知道,这次行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他这双被诅咒、却也赋予他独特视角的眼睛。

在紧张的准备间隙,陈启走到饮水机旁,接了一杯冷水。李静默默走了过来,递给他一个能量棒。

“吃点东西,”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你脸色不好。”

陈启愣了一下,接过能量棒,低声道:“谢谢。”

两人靠在墙边,默默地吃着。没有过多的交流,但这种在巨大压力下彼此支撑的细微温情,却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能安抚人心。

“害怕吗?”李静忽然轻声问。

陈启诚实地点点头:“怕。”他顿了顿,补充道,“但不是怕死。是怕……看不穿他的把戏,怕把大家带入绝境。”

李静看着他,眼神复杂:“我相信你的眼睛。”她顿了顿,“也相信你。”

简单的对话,却让陈启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驱散了些许寒意。

***

倒计时走向最后六个小时。

所有准备工作已就绪。突击小队全员集结,穿着黑色的作战服,脸上涂着油彩,眼神锐利而专注。装备检查完毕,通讯频道测试畅通。

李静坐在她的技术台前,周围环绕着数块屏幕,显示着监测站最后的扫描数据和即将启动的干扰程序界面。

王刚在做最后的战前动员,声音低沉而有力。

陈启站在一旁,最后一遍在脑海中模拟着进入监测站后可能“看”到的景象,以及该如何解读和传达。

林瑶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入每一位参战人员的耳中:“各位,我们即将面对的,是一个智商极高、能力诡异、且毫无人性的对手。他精心布置了舞台,期待一场死亡的演出。”

她的声音停顿了一下,变得更加凝重。

“但我们要让他明白,他选错了对手,也低估了守护秩序的意志。这不是他的‘实证’,这是我们的‘正名’。注意安全,相互配合,完成任务。”

“明白!”低沉而整齐的回应在频道中响起。

陈启深吸一口气,左眼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仿佛能穿透遥远的距离,与那片沼泽中的冰冷意识对视。

风暴将至,他们已无路可退。

**[ 06:00:00 ]**

最后的倒计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