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龙的攻击动作一滞,冰冷的龙眼中闪过一丝拟人化的困惑。
然而,就在它停顿的这一刹那,济水龙王那庞大的身躯又毫无征兆地地出现在它头顶上方不足十丈处。
龙威浩荡,压迫感甚至更强几分。
墨龙惊骇,再次扭动身体拼命想要躲闪。
但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济水龙王的身影再次突兀消失。
如此循环往复,足足三次。
每一次消失再出现,都离墨龙更近,龙威压迫更强,时机都卡在墨龙即将发力闪避的关键节点。
这让墨龙完全无法判断老龙王真正的攻击轨迹和落点,有力无处使,憋屈愤怒到了极点,只能发出阵阵龙吼来挑衅对方。
相传古济水因其特殊地质,曾三次潜入地下又三次涌出地面。
这正是济水龙王效仿其本体济水“三隐三现”的独特水脉特性,结合自身神通所悟出的绝技——【三隐三现】。
于虚实之间变幻莫测,令敌人防不胜防。
当济水龙王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现身时,他那覆盖着青金色龙鳞的巨爪,已然如同五座山峰,轰然落下,狠狠按在了墨龙的头颅之上。
“轰!!!”
恐怖的力量碾压而下,墨龙发出一声痛苦的哀鸣,庞大的冲势被硬生生遏止,龙头被死死地按在半空,动弹不得。
“尔等孽障!安敢藐视我龙族威严?!”济水龙王声如洪钟,充满了真正的神圣龙威与愤怒,“造此不伦不类、充满污秽之气的伪龙,已是罪该万死!竟还敢释放龙威,亵渎血脉,惑乱众生?!谁给尔等的胆子!”
几乎就在龙王巨爪按住墨龙头颅的同一时间——
“咻——”
一把看似朴素无华、仅三尺余长的木质戒尺,以一种看上去恰到好处的速度,慢悠悠地从下方人群中飞起。
它就这样,好像算准了老龙王三隐三现后出现的地方,也算准了这一爪会将墨龙按在何处,然后适时出现在墨龙那巨大的下颌之处,尺尖向上,轻轻一顶。
就是这么轻轻一顶,那刚刚还在疯狂挣扎的墨龙头颅,猛地向上一昂,再也无法向下寸进。
它口中含着的那团黑光随之熄灭,再也无法喷吐而出。
至此,墨龙的龙头距离镇定自若的叶洛,已不足十米。
那狰狞的龙牙几乎触手可及。
但裴淮也早已闪身挡在叶洛身前,手中赤红马槊斜指龙首,眼神冰冷,周身战意凝聚到了槊尖,随时准备发出致命一击。
上方是济水龙王的镇压巨爪,下方是那看似不起眼却蕴含着浩然正气的戒尺。
一上一下,竟将这条凶威赫赫的元婴期墨龙的头颅,死死地钳制在了半空之中。
“书院戒尺?”济水龙王龙睛瞥了一眼下方那柄散发着熟悉气息的戒尺,隆隆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讶异,“小辈,你来自于哪家书院?”
这时,一个脑袋从墨龙下颌下方,戒尺的旁边探了出来,不是寇文官还能是谁。
他一手托举着戒尺另一端,另一只手无奈地摊了摊,示意自己无法行礼,大声回答道:“回龙王前辈话,学生乃佑京书院贤人,忝为山主真传,首席弟子,寇准,寇文官。礼数不周,还请前辈海涵见谅。”
“佑京书院?周山主的弟子?”济水龙王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语气缓和了不少,“嗯,原来是周夫子的高足。既如此,寇贤人,不知可否看在我与你家先生曾有两次同游论道之缘的面子上,将处置这条伪龙的差事,交给老夫来解决?此獠亵渎龙族血脉,理应由真龙终结。”
说着,老龙王另一只空闲的巨爪也朝一旁探出,抓住了墨龙不断扭动的龙身,强大的龙力透体而入,瞬间就禁锢了那墨龙大部分的力量,让其挣扎变得徒劳。
同时,他还不忘周身水汽氤氲,六粒龙眼大小、通体淡蓝、散发着精纯水运灵光丹药凭空凝结,缓缓飞到了叶洛、裴淮、周沐清、薛三娘、王砚以及寇文官六人面前。
“区区几粒‘水运丹’,乃老夫闲暇时凝练的寻常之物,蕴含一丝水脉精华,于修行略有裨益,便当作给几位小友的见面礼吧。”老龙王的声音带着长者的温和。
寇文官眼睛一亮,毫不客气地咧嘴笑了笑,还用上了方言:“嘿嘿!要得!”
然后给了老龙王一个“我懂的”眼神,随即松开了抵在墨龙下颌的戒尺。
那戒尺并未落下,而是悬浮于空,滴溜溜旋转起来,散发出明亮的才气灵光。
“龙王前辈,您既与我家先生相熟,那晚辈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您应该不会介意吧?”寇文官一边说着,一边双手掐诀,那空中的戒尺骤然爆发出璀璨的金光,不一会就变大变长,化为一道横亘天地的巨大戒尺投影。
“毕竟是先生赐下戒尺时特意交代过的......遇邪教惑乱民心,当以书院正道,启智明心,涤荡妖氛!”
见济水龙王巨大的龙头微微颔首,表示应允。
寇文官神色一肃,收起吊儿郎当的样子,不再多言,口中开始默诵起由述圣子思子传于世间的《中庸·天命篇》真言。
随着他的诵念,那巨大的戒尺投影光芒万丈,无数由金色文字组成的《天命篇》章句如同活过来的金色游鱼,从戒尺中流淌而出,迅速在空中交织成文章,最终形成一个覆盖了整个开封城上空的透明光罩。
光罩之上,无数儒家圣贤文字如同星辰般明灭闪烁,散发出代表着浩瀚、正直、智慧的浩然正气。
与此同时,寇文官那原本只是默诵的口型,此刻发出的声音却被放大了无数倍,清晰而平和地响彻在光罩之下每一个人的耳畔,如同圣贤亲临,在现场讲学: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这正是佑京书院镇山之宝——夫子戒尺的另一种妙用:【讲学道场】!
在此道场范围内,讲学者之言,可直入人心,启愚昧,明心智,辟邪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