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北境的捷报,如同一阵春风,吹散了笼罩在京城上空的最后一丝阴霾。

御和殿内,文武百官齐聚,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与振奋。

“启奏陛下!北境经略使徐元大人八百里加急奏报!”

“徐大人以一人之智,搅动后津风云,不仅兵不血刃地救回了马淳,更成功点燃了后津的内战之火。耶律保与耶律楚兄弟阋墙,后津王庭分裂,短时间内再也无力南顾。

这便意味着,那座关乎着大舜未来国运,蕴藏着无尽“黑石”的煤山,已然唾手可得!

“好!好一个徐元!不费我大舜一兵一卒,便解了北境大患,当为首功!”

李景龙颜大悦,他能想象得到,当第一台“天工机关”的锅炉被来自煤山的优质黑石填满,那滚滚的蒸汽将推动整个大舜的巨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驶向一个崭新的时代。

“传朕旨意!”李景声音洪亮,响彻大殿,“擢徐元总领军机政事!待马淳将军抵京之日,朕要亲自于德胜门外相迎!”

“陛下圣明!”

群臣山呼,声浪震天。

一个崭新的、强盛的王朝气象,已然清晰可见。

退朝之后,李景并未立刻返回寝宫,而是独自一人步入了御书房。

窗外是朗朗乾坤,殿内是百官敬畏,江山社稷,尽在掌握。

这本应是帝王最为志得意满的时刻,但李景的内心深处,却始终萦绕着一丝难以言喻的隐忧。

他缓缓抬起手,内视己身。

丹田气海之内,那枚曾一度璀璨夺目、蕴含着他超凡力量根基的金丹,此刻却光芒黯淡,如同一颗蒙尘的明珠。

自那日为救京城万民、斩断龙脉之后,天地间的灵气便以一种不可逆转的速度飞快枯竭。

他这位“修真皇帝”,如今吸收灵气的速度,竟与寻常武者打坐练气无异,甚至犹有不如。

“龙脉断,灵气绝……”

这六个字,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束缚着他通往更高境界的仙途。

是选择个人的长生大道,还是选择这万民的国运昌盛?

昔日的抉择,他从未后悔。只是身为一名曾经踏足过山巅的求道者,骤然跌落凡尘,心中难免怅然。

难道此生,修为便止步于此了吗?

李景轻叹一声,将这纷乱的思绪暂且压下,将心神重新投入到眼前的政务之中。

身为帝王,他没有太多时间感怀伤神。

案牍之上,奏折堆积如山。他信手拿起一本,是皇家科学院呈上的。

奏折中,公输詹以一种近乎狂热的笔触,详细描述了第一台“天工机关”试车成功的盛况,以及他对未来改进的种种构想。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格物之学”的无限憧憬。

李景仿佛能看到,在那座新落成的院落里,无数工匠正挥洒着汗水,为了一个更高效、更强大的明天而奋斗。

放下这份奏折,他又拿起另一本,来自江南总督沈归。

上面详述了新税法推行之后,江南赋税不增反减,但国库收入却翻了两番的奇迹。那些曾经被士绅豪族隐匿的田亩被清丈出来,分给了真正的耕者。

奏折的末尾,沈归附上了一段民情描述:无数百姓自发地在家中为新皇立起了长生牌位,日夜祈福,感念天恩。

紧接着,是“农圣”贾易关于新作物试验田长势喜人的汇报;是宋慈呈上的《大舜律》草案初稿……

每一份奏折,都代表着这个古老帝国的一处肌理,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

李景一本一本地批阅着,不知不觉间,完全沉浸其中。

这些变化,远比他个人修为的精进,更能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正当他批阅到一份描绘京城百姓安居乐业、街市重现繁华景象的奏疏时,一股莫名的暖流,毫无征兆地从他心底涌起,瞬间流遍四肢百骸。

“嗯?”

李景动作一滞,双目微凝。

他敏锐地察觉到,自己丹田气海之内,那颗沉寂已久的黯淡金丹,竟在此刻轻轻地颤动了一下!

仿佛是久旱的禾苗,得到了一滴甘霖的滋润。

这……这是怎么回事?

他立刻闭上双眼,沉入心神,仔细感应。

天地间,依旧是一片灵气枯竭的死寂。

那股奇异的力量,并非来自外界的天地,而是源于……某种更加玄妙宏大的存在!

李景屏息凝神,将自己的感知提升到极致。

渐渐地,他“听”到了。

他听到了田埂间,农夫因获得土地而发出的质朴笑声;

他听到了学堂内,寒门学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他听到了军营中,将士们操练时那一声声“保家卫国”的怒吼。

千千万万道声音,千千万万缕情绪——喜悦、感激、希望、信赖、忠诚……这些原本无形无质的民心、民意,此刻竟汇聚成一条条肉眼不可见的、散发着淡淡金光的溪流。

从大舜的四面八方,向着京城,向着这座皇宫,向着他这位九五之尊,滚滚而来!

它们不是灵气,却比灵气更加厚重,更加磅礴!

它们涌入李景的体内,没有像灵气那样冲刷经脉,而是直接融入到了那颗黯淡的金丹之中。

“嗡——”

金丹再次发出一声轻鸣,原本死寂的表面,竟是重新泛起了一层温润而威严的金色光晕。

虽然依旧黯淡,却不再是毫无生机的死物,而是仿佛拥有了心跳,与整个王朝的脉搏,同频共振!

李景猛地睁开双眼,眸中爆射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何为中兴之主?

国运在民!

原来如此!

原来是这样!

“哈哈……哈哈哈哈!”

压抑不住的狂喜,让李景忍不住放声大笑。

他懂了!彻底懂了!

斩断龙脉,断绝的是依赖于天地山川的“地运”灵气,断绝的是修真者窃取天地之力以求长生的“仙道”。

但与此同时,一条全新的、更加辉煌的道路,也随之展现在了他的面前!

那便是——人道!

这条路,寻常修真者走不通,王侯将相亦不可得,唯有他这位承载着亿万民心的一国之君,这位开创了中兴盛世的天命帝王,方能踏足!

这才是真正属于“帝王”的修炼法!

从此以后,国越强,民越富,则朕越强!

大舜的疆域、声威、文明,每前进一步,都将化为他修为精进的资粮!

长生久视,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个人追求,而是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命运,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一念通达,心境豁然开朗。

李景只觉得浑身舒泰,之前因修为停滞而产生的最后一丝阴霾也烟消云散。

他再次闭上双眼,主动去感悟、接引这股磅礴的“人道气运”。

这一次,他的神识仿佛与国运融为一体,瞬间超越了物理的界限。

他的“视野”无限拔高,俯瞰着整个大舜疆域。

他能清晰地“看”到,一道道代表着民心所向的金色气运,正从九州各地升腾而起,最终汇聚成一条横贯天地的金色巨龙,盘踞在京城的上空,而他,正是这条巨龙的核心!

这便是大舜的国运!是他身为中兴之主,一手缔造的煌煌大势!

沉浸在这股力量带来的无比威严与浩瀚之中,李景的心神激荡,尝试着将自己的感知,顺着国运的流向,向着更远的地方延伸……

向东,越过登州港,越过那片蔚蓝的海洋。

他想看看,那个屡次三番与大舜为敌,被天幕屡次提及的东瀛,究竟是何模样。

然而,就在他的神识探入那片海域的瞬间,一股截然不同,却同样庞大无比的“国运之力”,猛然从海洋深处的那个岛国上升腾而起,与他的神识狠狠地撞在了一起!

“轰!”

一声无声的巨响,在李景的脑海中炸开!

如果说,大舜的“人道气运”是温暖、恢弘、生机勃勃的金色,那么这股来自东瀛的国运,则是充满了怨毒、暴虐、血腥与狂热的……暗红色!

那股力量,仿佛是由无数冤魂的哀嚎、狂信徒的献祭、以及侵略扩张的野心糅合而成!它不像是自然汇聚的民心,更像是一种用邪恶祭祀催生出来的、扭曲而强大的怪物!

在这股暗红色的国运核心,李景恍惚间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散发着不祥光芒的血色祭坛。

祭坛之上,一个熟悉的身影若隐若现——是刘莽!他那条由天外陨铁打造的机关臂,正散发着妖异的红光。

而在刘莽的身后,一个更加模糊、更加恐怖的身影,正缓缓睁开八对血色的眼眸,与李景的意志隔着无尽时空,冷冷对视!

一股冰冷刺骨的杀意,顺着无形的国运链接,直刺李景的心神!

李景闷哼一声,猛地收回神识,脸色微微发白。

他睁开眼,望向东方,眼神变得无比凝重。

原来,敌人也在走同样的路。

只不过,自己走的是王道,是以民为本,开启民智,发展生产,汇聚众生愿力。

而他们,走的却是霸道,是以邻为壑,愚弄万民,血腥祭祀,强行掠夺气运!

李景缓缓站起身,走到御书房的窗前,负手而立。窗外的阳光洒在他的龙袍上,将那五爪金龙映照得栩栩如生。

找到了新的修炼之路的喜悦,被这突如其来的发现冲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战意与决断。

很好。

李景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既然你们已经下了战书,那朕……

接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