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资本家小姐随军孕三胎惊艳家属院 > 第192章 省城来的文化工作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2章 省城来的文化工作者?

她这几个问句一出。

席慕凡整理药瓶的手彻底停住了。

诊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陈大夫惊讶地张着嘴,看看车晓妮,又看看僵住的席慕凡。

也终于看出了点什么!

天呐...

他一老头在这看是不是不太好?

要不要起身出去?

而席慕凡沉默了几秒才慢慢转过身。

他眉头紧锁,脸上没什么表情,语气依旧平淡,“车晓妮同志,你想多了,这里是卫生队,工作时间,我们讨论工作问题,不存在讨厌或者喜欢。”

他这态度分明就是刻意在划清界限。

车晓妮眼泪流得更凶了。

她看着席慕凡那张毫无波澜、甚至有些冷漠的脸,只觉得心像被狠狠揪了一把,像豁出去似的,“那白云呢?你们私底下是不是已经在一起了,不然你...”

“车晓妮!”陈大夫赶紧出声打断,他站起身走过来,“有些话可不兴乱说的啊!”

陈大夫也认识白云,他知道白云和席慕凡之间很单纯。

车晓妮这话要是让其他人听见了,指不定会传出什么过分的事来。

席慕凡和车晓妮家庭成分都不好,万一传出什么,她们的处境会更不好。

所以他赶紧去拉车晓妮,“好了好了,车丫头啊,你看书学习是好事,别激动。

慕凡同志说得对,工作场合,咱们就事论事,来来...我跟你讲青霉素的事儿。”

他试图把车晓妮拉到一边。

车晓妮用力甩开陈大夫的手,泪眼模糊地看着席慕凡,嘴唇颤抖着,“我明白了!席慕凡同志,打扰你工作了!”

说完,她把那本《赤脚医生手册》紧紧抱在胸前,转身就冲出了卫生队。

陈大夫叹了口气,摇摇头,“唉,这孩子…”

席慕凡站在原地,看着车晓妮跑开的背影,眉头皱得更紧。

但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转回去,继续整理那些药瓶,动作比刚才更用力了些。

他又不是蠢货,自然能看出车晓妮的心思。

而且,车晓妮一点也不喜欢看刚刚那本书,关于青霉素的知识,他已经跟她解释了好几遍,没读过书的人都能听懂了。

她到底读过两年书,不至于听不懂。

可为何还三番两次来找他问!

答案可想而知!

只可惜,他对她一点意思也没有,所以只能冷漠对待她。

只希望她自己能想通。

……

从卫生队跑出来,车晓妮推着从白云那儿借来的自行车,漫无目的地走着,泪水模糊了视线。

她甚至没注意方向,只是机械地推着车。

也不知过了多久,忽然,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同志,你还好吗?”

车晓妮吓了一跳,慌忙抬头,胡乱抹了把眼泪。

眼前站着一个约莫三十岁左右的男同志,穿着干净的中山装,戴着眼镜,气质斯文儒雅,与她们这地方常见的汉子截然不同。

他手里递过来一块叠得方方正正的干净手帕,“擦擦眼泪吧,这么冷的天,眼泪挂在脸上容易皴。”

车晓妮看着对方俊朗温和的面容和递过来的手帕,眼底闪过一丝惊艳和意外,一时忘了哭泣。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了手帕。

她声音还带着浓重的鼻音,“谢…谢谢你。”

赵志郎微微一笑,笑容让人感觉很舒服,“不用谢,是遇到什么难处了吗?需要帮忙吗?”

车晓妮低下头,用力擦了擦眼睛和脸颊,感觉情绪稍微平复了一些,含糊的开口,“没…没什么大事,就是工作上有点不顺心。”

赵志郎理解地点点头,没有追问,“工作上的烦心事常有,别太往心里去。

对了,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赵志郎,是省城文化馆的,这次到你们这来,是负责收集咱们当地的革命故事、英雄事迹,还有就是推广革命样板戏,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车晓妮眼睛亮了起来,带着点好奇和敬意,“省城来的?来收集故事和推广样板戏的?”

赵志郎笑着点头,“是啊,我看你像是本地人,是在饲料加工厂工作?”

他瞥见了车晓妮工装上的厂标。

车晓妮情绪被新话题转移,放松了不少,“嗯,我在饲料加工厂上班,我叫车晓妮,我爸是大河湾生产大队的大队长。”

赵志郎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笑容更温和,“原来是车大队长的女儿,失敬失敬,晓妮同志看起来很上进,拿着的是《赤脚医生手册》吧?你也学医?”

车晓妮有些不好意思,“就是…就是感兴趣,跟着厂里的同事学点皮毛。”

赵志郎眼底露出赞赏,“好啊!这种学习精神值得提倡!对了,晓妮同志,你们厂里工作氛围怎么样?工人们革命热情高不高?

有没有什么感人的先进事迹或者突出的典型人物?比如…你们厂里的关文如同志,我听说她可是个能人,思想觉悟高,能力很强,还带动了很多女同志?”

车晓妮正处在倾诉欲很强的状态,对方态度温和,加上身份好像不错,她便打开了话匣子。

“文如确实是很厉害!开厂的事情都是她一手推动的,她懂得多,人也好。

她丈夫是当兵的,现在出任务不在家,她还怀着孕呢,照样天天上班,一点不娇气!厂里大家都很佩服她…”

赵志郎适时点头,引导着,“嗯,这种克服困难、坚持工作的精神确实值得宣传。

那她平时在厂里,主要和哪些同志接触比较多?比如技术交流啊,思想学习小组啊?

她有没有特别要好的朋友或者经常帮助的对象?这样我们写材料也能更生动具体些。”

车晓妮没多想,一股脑的开口,“文如跟大家的关系都挺好的,不过要说经常一起的…就是家属院的军属们还有她妹妹白云。

白云现在也住我们家,那丫头活泼,跟谁都能聊,学东西也快,就是有时候有点莽撞…”

赵志郎敏锐地察觉到她语气变化,但没点破,自然地转移话题:

“看来你们厂里的青年同志都很有朝气,晓妮同志,我看你情绪好多了,我送你回厂里?省得你推着车走,耽误了下午上工。”

车晓妮这才想起时间,有点慌,“哎呀!是得快点了!不过…不用麻烦您了赵同志,我自己回去就行。”

赵志郎态度温和却坚持,“不麻烦,正好顺路,我也要去你们厂附近的生产队转转,走吧,我帮你推一段。”

他不由分说地接过了车晓妮手里的自行车把。

车晓妮看着赵志郎斯文有礼的样子,心里那点委屈被冲淡了不少,甚至有点受宠若惊!

“那…那谢谢赵同志了。”

赵志郎推着自行车,车晓妮走在他旁边。

赵志郎又随意地问了些厂里和生产队的情况,车晓妮都一一回答了,完全没意识到自己无意中透露了多少信息。

两人聊着天,很快就到了饲料加工厂门口。

赵志郎停下脚步,把自行车交还给车晓妮:“到了!晓妮同志,快进去吧,别耽误了工作,谢谢你的介绍,对我了解情况很有帮助。”

车晓妮脸上终于有了点笑容,“是我该谢谢您,赵同志,谢谢您开导我,还送我回来。”

“举手之劳,以后有机会,可能还要向你请教一些厂里和生产队的事情,再见。”

车晓妮点头,“再见,赵同志!”

看着赵志郎转身离去的挺拔背影,车晓妮捏了捏口袋里那块干净的手帕。

刚才在席慕凡那得到的难堪似乎也没那么难以忍受了。

她深吸一口气,推着自行车走进了厂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