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吴三桂称帝 > 第71章 总攻遵化,双将破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1章 总攻遵化,双将破城

黎明破晓前的最后一丝黑暗尚未褪去,遵化城笼罩在一片死寂之中。城头的清军士兵蜷缩在雉堞后,双眼布满血丝,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惶恐。援军被歼、粮草断绝的消息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心头,昨夜的逃亡潮更是让军心彻底涣散,不少人手中的兵器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重量,只剩下麻木的等待。

城外,明军大营内却是另一番景象。火把将营地照得如同白昼,将士们身着甲胄,手持兵器,整齐列队,眼中燃烧着蓄势待发的战意。吴三桂身披银甲,腰悬青锋,站在高台上,目光如炬,扫过麾下数万将士,声音洪亮如钟,穿透晨雾:“将士们!遵化城内的清军已是瓮中之鳖,军心涣散,粮草断绝!今日,便是我们收复遵化、扬我军威之时!我命令,总攻开始!”

“收复遵化!扬我军威!”将士们齐声高呼,声浪如惊雷般滚过旷野,震得大地都在微微颤抖。

随着吴三桂一声令下,攻城的号角声骤然响彻云霄。沈落雁站在南门的火炮阵地前,手持令旗,眼神锐利如鹰,厉声下令:“火炮部队,目标南门城墙薄弱处,全力轰击!”

数十门火炮同时开火,炮弹带着刺耳的呼啸声,如流星般砸向遵化城南的城墙。“轰隆——轰隆——”连续不断的爆炸声震耳欲聋,砖石碎屑夹杂着尘土冲天而起,城墙在炮火的猛烈轰击下,不断出现裂缝,不少城砖轰然坠落,砸在城下发出沉闷的巨响。

李国翰亲自在南门城头督战,他身披玄铁铠甲,手持佩刀,厉声呵斥着退缩的士兵:“都给我顶住!谁敢后退一步,立斩不赦!”然而,明军的炮火太过猛烈,城墙上的清军士兵根本无法立足,纷纷躲避在雉堞后,弓箭、滚石等守城器械根本无法发挥作用。看着城墙在炮火中不断崩塌,李国翰的眼中充满了绝望,却依旧咬牙坚持,他知道,一旦南门被破,遵化城便再也守不住了。

炮火持续轰击了半个时辰,南门城墙终于不堪重负,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一段长达数丈的城墙轰然倒塌,露出了一道宽阔的缺口。烟尘弥漫中,沈落雁高举令旗,高声喊道:“步兵出击!”

穆青岚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战意,她手持一杆丈八长槊,槊身寒光闪烁,胯下战马昂首嘶鸣。听到命令,她双腿一夹马腹,厉声喝道:“弟兄们,跟我冲!”

数千名精锐步兵紧随其后,如猛虎下山般向着缺口发起了冲锋。他们踏着碎石瓦砾,冒着城上零星射来的箭矢,奋勇向前。穆青岚一马当先,长槊挥舞间,如一条游龙穿梭,几名冲上来阻拦的清军士兵瞬间被挑飞,血肉模糊地摔落在地。

“杀!”明军士兵们齐声呐喊,挥舞着刀枪,与城墙上冲下来的清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缺口处,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惨烈的战场图景。清军士兵本就军心涣散,面对明军的勇猛冲锋,很快便抵挡不住,节节败退。

李国翰见状,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亲卫部队冲下城头,挥舞着佩刀,斩杀了几名退缩的士兵,试图稳住阵脚。“杀!给我杀回去!”他咆哮着,如一头被逼入绝境的野兽,疯狂地冲向明军士兵。他的亲卫们见状,也只能紧随其后,拼死抵抗。

然而,此时的明军士气正盛,攻势如潮,清军的抵抗如同杯水车薪。穆青岚看到李国翰亲自督战,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她双腿一夹马腹,催动战马,径直朝着李国翰冲去。“李国翰!你的死期到了!”

李国翰抬头望去,只见一名女将身披铠甲,手持长槊,气势汹汹地冲来,眼中满是杀意。他冷哼一声,挥舞着佩刀迎了上去:“小小女娃,也敢口出狂言!看刀!”

佩刀带着呼啸的风声,朝着穆青岚当头劈下。穆青岚毫不畏惧,手中长槊向上一挑,精准地挡住了李国翰的刀势。“铛”的一声巨响,火花四溅,两人都被震得手臂发麻。李国翰心中一惊,没想到这个女将竟然有如此力气,他不敢大意,再次挥刀,招式愈发凌厉。

穆青岚自幼习武,擅长使用长槊,招式灵动多变,攻守兼备。她骑着战马,辗转腾挪,长槊时而刺、时而挑、时而扫,招招致命。李国翰虽然勇猛,但毕竟年事已高,又连日守城疲惫,渐渐落入了下风。两人激战数十回合,李国翰额头青筋暴起,呼吸愈发急促,手中的佩刀也渐渐慢了下来。

穆青岚见状,心中暗喜,她抓住一个破绽,手中长槊猛地发力,朝着李国翰的胸口刺去。李国翰大惊失色,急忙侧身躲避,却还是慢了一步,长槊擦着他的铠甲划过,带起一片火花,同时,穆青岚一脚踹在他的马腹上,战马吃痛,猛地跃起,将李国翰掀翻在地。

“抓住李国翰!”穆青岚高声喊道。几名明军士兵立刻冲了上去,将摔在地上的李国翰死死按住,绳索瞬间将他捆绑起来。

城头上的清军士兵看到主将被擒,顿时军心大乱,再也没有了抵抗的勇气,纷纷丢弃兵器,跪地投降。穆青岚见状,下令士兵们继续冲锋,扩大战果,明军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入城中,向着城内纵深推进。

与此同时,遵化城东门外,慕容雪正率领三万蒙古铁骑静静地等待着时机。她站在战马之上,目光紧盯着城头的动静,当听到南门方向传来震天动地的喊杀声,看到城头的清军纷纷调往南门支援时,她知道,时机到了。

“蒙古的勇士们!随我冲!”慕容雪高举手中的弯刀,厉声喝道。

三万蒙古铁骑齐声呐喊,声音震彻云霄。他们催动战马,如一阵狂风般朝着东门冲去。马蹄声哒哒作响,卷起漫天尘土,骑兵们手持弯刀,眼神锐利,如同草原上的狼群,凶猛异常。

东门的清军守军本就不多,又被南门的战事牵制,根本没想到明军会从东门发动突袭。当看到蒙古铁骑如潮水般冲来时,他们顿时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四散奔逃。蒙古铁骑轻松地冲破了东门的防御,呼啸着冲入城中。

慕容雪一马当先,弯刀挥舞间,清军士兵纷纷倒地。她率领蒙古铁骑,在城内纵横驰骋,迅速分割清军的阵型,打乱其防守部署。清军士兵本就军心涣散,面对蒙古铁骑的勇猛冲击,更是不堪一击,纷纷丢弃兵器,四散奔逃。

蒙古铁骑的入城,彻底打破了城内清军的最后一丝抵抗意志。明军士兵从南门涌入,蒙古铁骑从东门穿插,两路大军相互配合,对城内的清军形成了合围之势。清军士兵们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纷纷跪地投降,只有少数顽固分子还在负隅顽抗,但很快便被明军和蒙古铁骑剿灭。

激战持续了整整半日,中午时分,遵化城内的清军终于被彻底肃清。吴三桂率领中军进入城中,看到城内到处都是投降的清军士兵和激战过后的痕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翻身下马,走到街道中央,高声下令:“全军将士听令!严守军纪,不得擅自闯入民宅,不得劫掠百姓财物,不得伤害无辜平民!凡有违反者,无论军衔高低,立斩不赦!”

军令如山,入城的明军和蒙古铁骑士兵们纷纷停下脚步,整齐列队,严守纪律,没有一人敢擅自行动。街道两旁的百姓们原本还躲在家中,不敢出门,听到吴三桂的军令后,又看到士兵们秋毫无犯,纷纷打开家门,探出头来,眼中满是惊讶和感激。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到吴三桂面前,跪地磕头:“多谢将军!多谢王师!你们真是百姓的再生父母啊!”

吴三桂连忙上前扶起老者,温声道:“老人家,快快请起!我们是大明的军队,是来驱逐鞑虏、拯救百姓的,保护你们是我们的职责。”他转头对身旁的将领吩咐道,“立刻派人安抚城中百姓,发放救济粮,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随后,吴三桂让人将被擒的李国翰押了上来。李国翰被捆绑着,跪在地上,神色沮丧,却依旧不肯低头。“吴三桂,我乃大清忠臣,今日被俘,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休想我投降!”

吴三桂看着李国翰,摇了摇头:“李国翰,你本是明朝将领,却背叛故国,投靠鞑虏,助纣为虐,残害百姓。如今战败被俘,却还口称忠臣,不觉得可笑吗?”

李国翰脸色涨红,厉声反驳:“我归顺大清,乃是顺应天命!你们这些南明余孽,迟早会被大清剿灭!”

吴三桂冷哼一声,不再与他争辩,下令道:“将李国翰打入大牢,等候发落!”

随着军令的下达,遵化城内的秩序迅速稳定下来。明军士兵们开始清理战场,掩埋尸体;蒙古铁骑则在城内巡逻,维持治安;苏凝香率领红袖阁弟子,四处巡查,防止残余的清军士兵作乱。

慕容雪走到吴三桂身边,抱拳道:“将军,遵化已破,我蒙古铁骑不负所托!”

吴三桂看着慕容雪,赞许地点了点头:“慕容首领,此次攻克遵化,你功不可没!若不是你率部截断清军援军,我们也不可能如此顺利地拿下此城。”

穆青岚也走了过来,笑着说道:“慕容首领的蒙古铁骑果然名不虚传,冲锋陷阵,勇猛无比!”

慕容雪微微一笑:“穆将军过奖了,都是将士们奋勇作战的功劳。能为收复遵化出一份力,是我蒙古部落的荣幸。”

沈落雁也上前汇报道:“将军,城中秩序已基本稳定,百姓们对我军十分拥护。接下来,我们需要尽快接管城中的政务和物资,为后续的战事做准备。”

吴三桂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城中忙碌的士兵和渐渐恢复生机的街道,心中充满了感慨。遵化的攻克,标志着北伐大军在幽燕地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也为后续的征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更艰巨的任务在等待着他们,多尔衮绝不会善罢甘休,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