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幽冥眼:井中血罗盘 > 第744章 脉净核验,守印考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44章 脉净核验,守印考核

冬至日后第三日清晨,库库尔坎金字塔的晨雾带着淡淡的星露气息 —— 伊拉里昂的同步仪已切换至 “地脉全范围扫描” 模式,屏幕上奇琴伊察五公里内的地脉节点图谱正逐点亮起绿光,阿吉的树灵蝶群分成十队,围绕图谱边缘的 “偏远节点”(距金字塔三公里外的雨林地脉、镇南农田脉流道)展开地毯式监测:“按联盟要求,护印阵激活后需完成‘三级地脉核验’,一级(金字塔周边 1 公里)、二级(1-3 公里)已确认净化,现在测三级节点,确保没有浊能死角。”

陈九章和林月带着地脉守印人佩德罗,赶往雨林深处的 “脉流溪”—— 这里曾是万蛊窟倾倒电子废料的隐蔽点,也是三级节点中最可能残留浊能的地方。佩德罗熟练地掏出传感布,贴在溪边的岩石上,布纹瞬间亮起淡绿,没有丝毫变紫的迹象:“溪水里的地脉光很纯!我早上用星露试纸测过溪水,星能活性比仪式前高了三成,现在连溪边的野花都开得比往年艳!”

林月的双生玉佩贴着溪面,冰蓝光顺着水流蔓延 —— 她能清晰 “看到” 地脉光顺着溪流流动,如同透明的金线,在土壤中织成细密的网:“同步仪显示,三级节点的地脉纯度全是 100%!护印阵的自主净化范围比预期大,连五公里外的农田脉流道都被覆盖了,以后村民种的玉米,都会吸收纯净的地脉光,口感会更好。”

上午 10 点,年轻地脉守印人的 “终极考核” 在金字塔下启动 —— 伊梅长老和纺织女们组成考核组,设置 “传感布监测”“融浊剂应急”“简易棉布编织” 三个实操环节,十名年轻守印人依次上阵。第一个考核的是 18 岁的玛雅少年卢卡斯,他蹲在仪盘旁,将传感布精准贴在 “羽蛇尾” 星脉孔旁,轻声唱起特蕾莎教的 “监测歌谣”—— 布纹绿光随歌声起伏,同步仪显示 “监测误差 0.02 单位”,远超合格线:“很好!你能通过歌声判断地脉流通,比我第一次考核时还稳!” 伊梅长老笑着点头。

应急环节则模拟 “地脉节点微浊泄露”—— 考核组用同步仪释放 0.05 单位的模拟浊能,卢卡斯立刻掏出融浊剂喷雾罐,对准节点喷洒,同时用传感布覆盖确认:“浊能清除!布纹恢复淡绿,没有残留!” 整个过程仅用 45 秒,比规定时间快 15 秒。最后一项编织环节,他用太阳麻线织出简化的 “蛇目纹” 微型棉布,虽不如纺织女的精细,却也能稳定感应浊能:“考核通过!从今天起,你就是正式的地脉守印人,负责镇南农田的脉流道日常监测!”

午后,护印文化 “全民普及” 活动在广场展开 —— 纺织女们带着太阳麻线和星露,教居民制作 “微型护印符”:将麻线织成直径三厘米的小布片,绣上单蛇目纹,再用星露轻洒激活,挂在钥匙串或门窗上,能挡住微量浊能。居民玛莉亚学得格外认真,她给家里的每扇窗都挂了护印符,还教邻居唱简化的 “护印歌谣”:“以前总怕手机里的坏消息影响孩子,现在有了护印符,又会唱歌谣,再也不用担心了!”

特蕾莎则带着几名年轻纺织女,在镇小学教孩子们画 “羽蛇神纹”—— 她用玉米粉在地上画神纹,孩子们跟着临摹,边画边唱:“蛇目亮,地脉清,护印符,保安宁!” 校长握着林月的手感慨:“现在孩子们都知道要保护地脉,看到地上的垃圾会主动捡,还会提醒大人别乱扔电子废品,护印意识真的扎根了。”

傍晚时分,伊拉里昂的同步仪突然收到全球护印联盟的加急通讯 —— 屏幕上跳出东南亚雨林护印点的实时画面:当地护印人用玛雅的 “棉布传感法”,成功定位了隐藏在古树中的 “雨林浊魂” 载体,正用改良的融浊剂(按玛雅配方,加入当地雨林的 “露兜树汁”)进行净化:“玛雅的经验太有用了!我们之前找了半个月的浊魂载体,用传感布半天就找到了!” 非洲护印坛也传来消息,他们用 “星露 - 棉布” 协同方案,净化了被沙暴浊魂污染的水源,当地牧民的牛羊喝了净化后的水,病弱率下降了 40%。

“这就是‘传统适配’的力量!” 林月指着屏幕上的画面,“他们没有照搬我们的方法,而是结合当地资源改良,这才是护印经验的真正价值。以后我们去激活其他玛雅遗址,也要参考当地的护印传承,不能硬套奇琴伊察的模式。”

夜幕降临时,金字塔下举行了一场 “护印传承交接仪式”—— 伊梅长老将半块星象杖(用原杖的木料复刻,保留部分玉纹)交给卢卡斯,又将《护印录》的手抄本分给其他年轻守印人:“星象杖能感应星轨变化,手抄本里记着祖先的护印智慧,你们要带着它们,守好奇琴伊察的地脉,守好玛雅的传承。”

陈九章望着年轻守印人紧握星象杖的模样,星陨剑的热光束与金字塔的护印纹金光交织:“奇琴伊察的护印阵稳了,传承也接下去了,我们可以放心去下一个玛雅遗址了。联盟说,尤卡坦半岛的‘乌斯马尔遗址’有护印阵的迹象,那里可能藏着玛雅护印网的第二把‘钥匙’。”

林月接过伊梅长老递来的 “地脉通讯符”(用传感布制成,能传递简易地脉信号),玉佩与符纸的绿光轻轻共鸣:“要是奇琴伊察有任何需要,我们会第一时间回来。这里是美洲护印网的第一颗节点,也是我们永远的牵挂。”

广场上的居民和守印人围着篝火,唱起了完整版的编织歌谣 —— 歌声在夜空下回荡,与金字塔的护印纹、地脉的光流、星群的微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无形的守护屏障。同步仪屏幕上,奇琴伊察的地脉纯度曲线始终稳定在 100%,如同一条平直的金线,记录着玛雅护印传承的新生,也照亮了美洲护印网的未来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