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侯门重生之傲娇灰姑娘的打脸逆袭 > 第350章 江南寻踪,绣坊掌柜吐隐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0章 江南寻踪,绣坊掌柜吐隐情

第350章 江南寻踪,绣坊掌柜吐隐情

马车在江南的青石板路上颠簸前行,窗外细雨如丝,将绣坊屋檐下的红灯笼映得朦胧迷离。

沈清棠与顾景珩一前一后走进“翠锦坊”,迎面而来的是扑鼻而来的檀香和针线交织的气息。

周翠娘正在柜后低头整理丝线,听见脚步声抬头,目光落在两人身上时微微一顿,随即恢复平静:“贵客临门,请坐。”

她年近五十,面容瘦削,眉眼间藏着几分谨慎与沧桑,显然不是个容易开口的人。

沈清棠落座后开门见山:“周掌柜,我们此行是为了一件旧物而来。”

周翠娘手指轻轻摩挲着木桌边缘,神色复杂地望了他们一眼,竟直接开口道:“你们是来找‘认子符’的吧?”

顾景珩眼神微动,沈清棠也略微惊讶。

只见周翠娘起身走向内室,片刻后取出一方泛黄绣帕,缓缓摊开于桌上。

那是一方素绢,上绣一首小诗:

> “寒梅不语待春归,月下孤灯照梦回。”

> “若问旧时人未老,金锁换骨几轮回。”

诗句笔法清秀,绣工细腻,每一针都透着匠心。

但真正吸引沈清棠注意的,是绣帕背面隐约可见的一抹淡痕。

她取出随身银针,轻轻刮过绣帕背面,果然浮现出一枚梅花印记,清晰可见。

“这是顾母留下的记号。”她低声道,“看来她早有准备。”

顾景珩盯着那枚梅花印,神色晦暗不明:“母亲从未提起过这个。”

周翠娘叹息一声:“当年顾夫人来此托我保管这绣帕时,曾叮嘱我说,若有朝一日她的儿子亲自来取,便将这帕子交予他,并说……若想知道真相,便要从这梅花入手。”

话音落下,屋内一时沉寂。

就在这时,外头传来一阵爽朗笑声:“哎哟,这不是咱们顾神医和沈小姐嘛!”

话音未落,赵铁柱已经推门而入,大步流星地走到桌边,毫不客气地拉了个凳子坐下。

“我听说你们来了江南,特地来看看。”他笑嘻嘻地道,眼睛却扫了扫桌上的绣帕,

顾景珩皱眉:“你怎么会知道我们在江南?”

赵铁柱耸肩一笑:“你忘了?咱俩小时候结拜兄弟的时候,我就跟你说过,我爹是个游侠,消息灵通得很。你一出京城,我就收到了风声。”

沈清棠不动声色地看着他:“那你又为何而来?”

赵铁柱收敛笑意,正色道:“我来,是想告诉你们一件事——小时候我曾听顾夫人提过一个秘密。”

他顿了顿,语气压低:“她说,有一个孩子,是用金锁换来的。”

这句话像一块石子投入湖心,激起层层涟漪。

顾景珩猛地抬头:“你是说,我不是她亲生的儿子?”

赵铁柱摇头:“她没说是不是,只是说,那个孩子对她而言,比亲生还重要,甚至愿意拿命去换。”

沈清棠凝视着绣帕上的梅花印记,心思飞转。

她想起母亲生前常说的一句话:“有些真相藏得太深,往往以最平常之物掩藏。”

她忽然意识到,这首诗的最后一句“金锁换骨几轮回”或许另有含义。

“金锁……换骨。”她喃喃自语,“难道,当年顾母真的用了别人的孩子,替换了真正的嫡子?”

顾景珩脸色沉了下来:“若真是这样,那我的亲生父母……是谁?”

周翠娘看着两人神情,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沉默地收起绣帕,轻轻推至他们面前。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她低声说,“剩下的,你们自己去查吧。”

沈清棠接过绣帕,指尖轻抚其上,心中已有推测。

她看向顾景珩,眼中闪着坚定的光:“我们得去一座古寺。”

顾景珩抬眸看她:“哪座?”

沈清棠没有回答,而是缓缓念出绣帕上的诗句最后一句:

“‘月下孤灯照梦回’……这座寺庙,一定与顾母的过往有关。”

她站起身,衣袖带起一阵微风,目光清澈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我们要找到它。”第350章 月下孤灯照梦回

夜色渐深,细雨未歇。

沈清棠将绣帕收入袖中,指尖仍残留着那梅花印记的温度。

她抬头望向顾景珩,眼中映着烛火微光,语气坚定而轻缓:“‘月下孤灯照梦回’——这不是一句普通的诗句,而是顾母留给你的线索。”

顾景珩站在窗前,听着屋檐下的雨声,眉宇间透出一丝压抑的复杂情绪。

他沉默片刻,缓缓开口:“你是说,那座寺庙,与我母亲的过往有关?”

“不仅如此。”沈清棠眸光如星,“她说过,有些真相藏得太深,往往以最平常之物掩藏。这绣帕上的话,既是诗,也是信,更是一把钥匙。”

她走到桌边,用银针轻轻点在绣帕上的那句诗上:“月下孤灯——古寺多有佛灯长明;照梦回——梦,是过去;回,是归处。你母亲一定在那里留下过什么。”

赵铁柱听得入神,忍不住插话:“可你知道全名吗?大江南北,古刹林立,要找一座符合诗意的庙,谈何容易?”

沈清棠微微一笑,唇角扬起一抹自信弧度:“当然不是漫无目的。顾母若真曾在某寺留物,必会借助她最信任的人之手。而这个人,极有可能是一位出家人。”

顾景珩眼神一亮:“你是说慧空大师?”

沈清棠点头:“正是。他是当年为你母亲接生的老僧,亦是你父亲的旧识。若母亲真有所托,必是他。”

赵铁柱听得云里雾里,只能摸头苦笑:“你们俩一个比一个聪明,我说不过你们。但我要提醒一句,这条路恐怕没那么好走。”

他说得没错。

翌日清晨,白芷悄然来到客栈后院,低声禀报:“小姐,吴婆婆已经跟踪至江南,并且昨日深夜与一名北境商人密会于城南客栈,行踪可疑。”

沈清棠闻言,眉头轻挑,嘴角浮现出一抹冷笑:“果然,她不是来帮忙的。”

她转身看向顾景珩,目光沉静如水:“你觉得,她是冲着我们来的,还是冲着那枚金锁来的?”

顾景珩神色冷了几分:“不管她是为何而来,既然跟来了,就别想全身而退。”

几人商议已定,决定即刻启程前往南方一处名为“灵隐庵”的古刹。

据传那里曾是顾夫人年轻时修行之地,亦是她常去祈福之所。

临行前夜,沈清棠独坐房中,翻看母亲留下的旧账本,忽然想起一事——母亲曾在一本旧册子上提及一位“慧空师太”,并附有一段偈语:“尘世因果皆轮回,一念清明即归真。”

她心中一动,仿佛抓住了什么关键。

难道……这不仅关乎顾母的身世,也牵涉到她的母亲?

翌日拂晓,四人乘船出发,沿着江南水路向灵隐庵而去。

而在他们身后,吴婆婆一身青衣,悄悄尾随其后,身影隐匿在晨雾之中,仿佛从未存在过一般。

一场关于身世、真相与命运的追寻,正在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