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玄幻魔法 > 性转修仙,斗姆驾到 > 第8章 北洲焕新生,五宗立乾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章 北洲焕新生,五宗立乾坤

风曜灵和杨生通过讨论,决定为了获得正统性,他们建设的势力将称作玉清宫,以元始天尊为尊。

亲兄弟也得明算账,金乌出,才有开天辟地的大事业的可能,所以玉清宫是首,其他势力只能为辅。

玉清宫下,李沉香决定再开楼观道,她现在就是楼观道在北俱芦洲的祖师了。

剑九也是如此,他是北俱芦洲少清派的祖师,风曜灵让他大胆一些,剑九咬了咬牙,直接将少清派改成了灵宝道,一派祖师哪里比得上一道祖师啊!道是源流,派是分支,其中差别,无异于祖和宗的差别。

广智相对保守一些,尽管风曜灵让他自立为北俱芦洲的佛门之祖,可他自认为自己只修成了菩萨果位,所以只做了北俱芦洲的禅宗祖师。

张哲正自然是北俱芦洲正一道祖师,他对此心安理得。

至于凌霄,凌霄身上的乾坤圈权限,她从风曜灵那里得到了。但凌霄也知道,最高权限不是她的,她老实,什么都可以有。不老实,那就只能被鞭挞了。

凌霄是化神妖圣,聪明是肯定聪明的,她想了想自己的处境,最终还是没有自立山头,而是对风曜灵马首是瞻,选择了从属。

未来的利益和地盘都分配好了,凌霄以人形出现,七人开始忙活起来。

凌霄的工作只有一个,学习她在灵山上的姐妹,照顾山河社稷图内的灵植,并负责通过龙山派乃至新结交好的柜格派去代购灵山的种子将其种下。虽然仙露的灌溉系统是自动的,但灵植的种植工作有一部分是需要手动的。顺便,凌霄还要照顾杨生的蛊兽灵虫们。

李沉香的工作是炼丹,无论是日益增多的香火法力也好,还是凌霄拉过来的灵植也罢,她都要将其炼制成丹药,以做备用。

张哲正的工作是播种,他要将灵植的种子撒下去,并梳理大洲上的水道。先前大洲被冰冻着,无所谓水道,但金乌释放光热后冰雪融化,治水的问题就要重视起来了。

广智的工作是点灵,也叫启灵,广智要通过释放查克拉,让其他灵虫野兽吸收查克拉,来获得自我和智慧。

剑九负责炼器,他要将龙山派那里采购来的天量材料炼制成无数法器和法宝。

杨生负责阵法的布置工作,他要将炼器的需求告诉剑九,待炼器完成后,将器物再处理成大阵。杨生的玉清宫、李沉香的楼观、灵宝的百宝阁、广智的禅院、正一道的玄坛,以上超大型组合式法宝建筑,未来都是这个大阵的核心。

至于风曜灵,她和杨生一起完成了覆盖整个北俱芦洲的大阵的总设计,然后之后的工作就是日复一日的带着金乌巡游北俱芦洲四方。

器物被剑九一件件的炼制出来,送到杨生那里组合成了一个又一个大阵,布置在大洲上。

金乌在天上巡游,释放光热并合成各种元素,造化着大地,顺便让驾驭金乌的风曜灵记录下了其中的山川大地各流水系情报。

地上响雷不断,雷法是最好的治水神通,哪里过不去直接炸就行了,想造个水库,那就来一发大当量的阴阳大雷。

以上都是大地上的变化,而生命的变化上。凌霄采购新的种子,并在杨生的原基础盘上,不断进行着队伍的扩张。

新出现的灵虫灵兽送到广智那里进行点灵启灵,获得智慧和自我,成为玉清宫新体制的一部分,然后逐渐参与大地的改造,逐渐减轻风曜灵等人的负担。

炼制的丹药成为了奖励,风曜灵又顺势建设了符箓体系,在不断建设的过程中不断考察,建成了一套真正的体制。

众人从元凤九十五年末尾忙到元凤九十七年年初,忙了一年多。而一年多后,北俱芦洲已经从冰雪世界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美丽大洲了。

无数生灵在大地上生活着,它们的源头都来自玉清宫。而那些生灵种类很多,有食草的也有食肉的,它们自身以及身上携带的细菌病毒,都为北俱芦洲发展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圈贡献了不少的努力。

北俱芦洲的总体形态看起来像是一把斧头,玉清宫、楼观道、灵宝道、佛门禅宗、正一道等势力分别被安置在五个位置。

其中,以须弥山昆仑山所在的玉虚宫为北,楼观道的楼观位于东方,依螺旋之势建于云海仙山之巅,以星辰木、琉璃玉瓦为主材,夜晚通体生辉。

数座浮空山由玄铁锁链相连,构成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一道灵泉瀑布如天来之水贯穿楼阁,最终泻入云海,形成动与静的完美结合。

楼观整体布局暗合阴阳三才之道。主楼观星悟道,两侧“日曜”、“月华”副楼分司丹器与静修,外围浮空山则承载藏经、灵植、演武之能,形成了一个自洽运转的修行小世界。

并且,整座楼观由强大的阵法体系支撑,周天星斗大阵护佑安全,聚灵阵汇聚灵气,浮空阵维持山体悬停,使其成为攻防一体、灵炁盎然的洞天福地,亦是战争的强大堡垒。

正一道的玄坛立于北方,号敕令五雷玄枢坛,此坛立于一处天然形成的太极岩上,上接天清,下通地灵。

坛分三层,呈八角形,取意八卦。底层以玄黑灵石砌成,刻有山川大地脉络,稳固如山;中层为素白灵玉,浮雕云篆符箓,灵光流转;顶层乃紫檀木构,平整开阔,为行法之地。

坛心矗立一尊青铜质地的都天大法主神像,手掐法诀,威严肃穆。神像前设一方案桌,陈列令牌、法剑、净瓶、符纸等法器。坛场四周按方位立有八面杏黄令旗,上书“敕令”二字,无风自动,引动天地正气。上空悬浮七盏琉璃莲花灯,按北斗七星排列,灯光如星,昼夜长明。

整座法坛气场肃穆恢弘,既为召请神将、布令行法之核心,亦是镇压邪魔、调和阴阳的枢纽。当法师步罡踏斗,诵咒行符时,坛场便与天地共鸣,符箓化为金光,法令引动风雷,展现正一法脉沟通天地、执掌枢机的无上威仪。

灵宝道的百宝阁立于西方,此楼阁通体由万载空青灵玉筑成,剔透生辉,其外形随时间流转在亭台楼阁间微妙变化,无有定形,暗合大道无形之理。

阁内运用相宇神通,空间重重叠叠,似无穷尽。无数光团如星河旋绕,每一光晕皆是一件灵物。

而看向中央,那里能看到一团最为璀璨的灵宝源光,光中有一把古剑统御着所有藏品的灵气循环,共鸣孕养着。

佛门禅宗的广智禅寺在南方,建筑主体为无色琉璃瓦与深紫檀木,色调沉静,不显奢华,却透射着温润宝光。

主殿“般若堂” 大巧若拙,无繁复雕饰,仅以一道“无相月轮” 石窗纳尽天光云影。钟楼、经阁、禅房等散落山间,由云雾间的悬空石阶与千年古藤自然相连,看似随意,却暗合星辰轨迹,构成一座笼罩全山的宁静心阵,使人心念澄澈。

山巅并非恢弘大殿,而是一方“寂灭台” 。台上唯有一株古老的菩提树,树下仅置一青石蒲团。当僧人于此入定,身后菩提树便会时而枯黄,时而繁茂,演绎枯荣轮回。整座禅林不着佛相,不闻梵唱,却于无声处听惊雷,尽显“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宗意境。

至于玉清宫,那就更了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