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驾驭着虚空雷剑所化的遁光,李长生如一道划破天际的流星,悄无声息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昆仑山域。越是靠近惊神峰,空气中那股熟悉的、带着凛冽寒意的稀薄灵气便越是清晰,让他因长久在外奔波而略显浮躁的心绪,渐渐沉淀下来。

穿过外围那经由他亲手加固、更显玄奥莫测的迷雾阵法,眼前豁然开朗。惊神峰依旧巍峨耸立,山腰处那口氤氲着白色雾气的温泉洞穴入口,被茂密的藤蔓巧妙地遮掩着,与他离去时一般无二。

他收敛气息,如一片落叶般飘然落在洞前。尚未等他有所动作,一阵急促而欢喜的“吱吱”声便从林中传来。紧接着,一道白色的身影如电般窜出,不是袁明又是谁?

此时的袁明,身形似乎比百年前更加魁梧矫健,一身银白色的毛发在雪光映照下闪闪发亮,眼神中的灵慧之光几乎与人类无异。它冲到李长生面前,人立而起,激动地手舞足蹈,喉咙里发出模糊却带着清晰敬意的声音:“先…先生!您…您回来了!”

李长生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伸手轻轻拍了拍袁明坚实的臂膀:“嗯,回来了。这些年,辛苦你了。”

“不…不辛苦!”袁明用力摇头,显得很是兴奋,“守着家,等先生,应该的!” 它的言语虽然仍有些断续,但表达的意思已经非常完整,显然这百年间并未放松自身的修行与学习。

李长生步入温泉洞穴,内部温暖如春,与他离开时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他当年布置的简易石桌石凳纤尘不染,角落里存放丹药和材料的玉盒也摆放得整整齐齐,显然袁明时常细心打理。他神识微动,仔细扫过洞穴的每一个角落,又延伸到秘境入口的阵法核心,确认所有隐匿和预警禁制都完好无损,没有任何被外力触动或侵入的痕迹。

“很好,此地依旧安稳。”李长生满意地点点头,心中最后一丝因外界剧变而产生的纷扰也彻底平息。这里,依旧是他最可靠的“躺平”根基。

他走到那眼汩汩冒着热气的灵泉边,掬起一捧泉水饮下。甘冽清甜的泉水带着微弱的灵气滑入喉中,滋润着经脉,让他精神为之一振。虽然此地的灵气浓度远无法与蓬莱仙岛相比,更不及他太平洋基地那利用聚变灵炉和阵法强行提升的环境,但这里有一种独特的“静”气,是任何外界所在都无法比拟的。这是属于他的“道场”,与他气息相连,血脉相通。

“我此次归来,需长时间闭关,消化此番游历所得,并精修《长生诀》。若无生死存亡之大事,莫要让人打扰。”李长生对恭立一旁的袁明吩咐道。

袁明立刻挺直身躯,神色肃然,用力拍了拍胸膛:“先生放心!袁明…守好这里!一只苍蝇…也不放进来!” 它如今灵智已开,深知李长生闭关的重要性。

安排妥当后,李长生便在温泉旁那块常年被热气滋养、温润如玉的巨大青石上盘膝坐下。他并未立刻进入深层次入定,而是先让自己彻底放松下来,心神放空,回忆着这近百年的经历。

从大都汝阳王府的虚与委蛇,到绿柳庄外的绕道而行;从西北酒肆中听闻光明顶烽烟时的淡然,到重返这惊神峰秘境后的安宁……一幕幕画面在脑海中流转,如同观看一场与自己又密切相关的长卷。

他看到了武林的兴衰,朝代的更迭,以及……那在市井传闻中悄然酝酿,却又被他敏锐捕捉到的,关于一个名叫“朱元璋”的和尚出身义军将领的零星消息。他知道,一个崭新的、与之前所有王朝气质都迥异的大时代,正在母胎中孕育着剧烈的胎动。

但这些,此刻都离他远去。他就像暴风眼中那一点极致的宁静,外界的翻天覆地,似乎都与这惊神峰下的方寸之地无关。

“系统,”他在心中默念,“检测当前状态。”

熟悉的提示音如期而至,却似乎比以往更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韵味:“检测到宿主身处专属洞天福地,心境澄澈平和,成功规避并利用外界纷扰,完美契合‘躺平’真意。修炼效率提升,《长生诀》参悟速度小幅增加。”

李长生嘴角微不可查地扬起一丝弧度。果然,“躺平”并非绝对的不动,而是心随所动,却不滞于物。无论是游历红尘,还是静坐深山,只要本心不乱,便是修行。

他缓缓闭上双目,开始运转《长生诀》功法。丹田内,那已臻金丹后期巅峰、浑厚如汞浆般的真元,随着功法的牵引,开始缓缓流淌。不同于以往急于冲击瓶颈的躁动,这一次,他更注重于“消化”。

消化那蓬莱藏经阁中阅览的海量典籍知识,将那些古老的炼丹、阵法、灵植理念与自身所学相互印证;消化那死寂世界地心深处收取的一丝“先天火精”,细细感悟其中蕴含的、迥异于后天灵气的本源之火奥秘;更是要消化这近百年来,目睹时代变迁、因果纠缠所带来的心境上的成长与沉淀。

他的气息渐渐与整个洞穴、与脚下的惊神峰、与这片昆仑秘境融为一体。呼吸悠长而深远,每一次吐纳,都引动周遭的天地元气微微荡漾,那眼灵泉冒出的热气,也仿佛受到无形力量的牵引,在他周身环绕不散。

袁明悄无声息地退到洞口处,如同最忠诚的卫士,蜷伏下来,一边自行运转李长生传授的妖修法门,一边警惕地关注着外界的一切风吹草动。它知道,先生此次闭关,非同小可。

时光在这片秘境中仿佛失去了意义。春去秋来,冰雪覆盖了峰顶又消融,洞外的草木几度枯荣。

李长生的体内正在发生着微妙而深刻的变化。他的金丹在“先天火精”那丝本源之气的滋养下,愈发璀璨凝实,表面甚至隐隐浮现出细密的、蕴含着道韵的天然纹路。他的神识在《坐忘经》和对百年见闻的沉淀感悟中,变得更加精纯、凝练,覆盖范围虽未急剧扩张,但感知的入微程度和对天地规则感应的清晰度,却提升了一个层次。

《长生诀》中许多以往晦涩难懂之处,此刻在心头豁然开朗。尤其是关于金丹化婴,沟通天地桥的那部分精义,结合他守护文明、见证新生的经历,有了更深的理解。他隐隐感觉到,自己距离那传说中的元婴境界,似乎更近了一步,但那层屏障依旧坚固,需要的不仅仅是能量的积累,更是一个能将所有感悟融会贯通的契机。

这一日,李长生正在深层次入定中,忽然心神微微一动,从那种物我两忘的状态中脱离出一丝。并非外界干扰,也非修炼出了岔子,而是他留在秘境之外,那笼罩惊神峰的庞大预警阵法中的一缕神识,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非自然的能量波动。

这波动非常隐晦,并非针对他的阵法,更像是不经意间扫过,带着一种……探究的意味。

李长生缓缓睁开双眼,眸中闪过一丝讶异。昆仑山深处,人迹罕至,更是修真绝迹之地,怎会有这等蕴含灵觉的探查?

“袁明。”他轻声唤道。

洞口处的袁明立刻惊醒,瞬间来到他面前:“先生?”

“阵法外围,东南方向三十里处,似有异状。你去悄然探查一番,切记,只远观,莫靠近,更不可动手。弄清是何物即可。”李长生吩咐道,语气平静。他需要知道,这突如其来的变数,是否会打破他期盼已久的宁静。

袁明领命,身形一晃,便化作一道几乎融入环境的淡影,悄无声息地没入了洞穴外的风雪之中。

李长生重新闭上双眼,但一部分心神已系于袁明之身。他预感到,这次闭关,恐怕无法如预期般完全与世隔绝了。这突如其来的探查,是吉是凶?是过客,还是预示着外界的变化终于开始波及到这最后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