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山风拂过,带着淡淡的血腥气与草木清香混合的奇异味道,将李长生的衣袂微微吹动。他站在原地,目送着那十几名相互搀扶、步履蹒跚的明教教徒,沿着他指引的方向,消失在崎岖山道的拐角处。

直到最后一点人影也看不见,山林间彻底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只有鸟鸣虫嘶,他才缓缓转过身,步伐看似不快,却几步之间便已远离了那片刚刚经历厮杀的土地,向着秘境入口的方向行去。

穿过熟悉的迷雾阵法,周身被精纯平和的灵气包裹,那股源自外界的肃杀与纷扰感才渐渐被洗涤、隔绝。秘境之内,依旧是那般生机盎然,灵泉汩汩,奇花异草舒展,与他离去时并无二致,仿佛外界的天翻地覆与此地全然无关。

白猿袁明感应到他的归来,从药圃旁一跃而至,亲昵地蹭了蹭他的手臂,低吼声中带着询问之意。李长生拍了拍它坚实的臂膀,示意无事,便径直走向那眼灵泉旁,在一块光滑的青石上盘膝坐下。

他并未立刻入定修炼,而是闭上双眼,开始回溯方才发生的一切。

从神识被预警机制触动,到出关探查,目睹元军围剿明教残部,再到以气息威慑惊退元军,救治伤者,问询情报,指引生路,最后看到那可能与张无忌有旧缘的韩姓年轻人……一幕幕画面在脑海中清晰浮现。

“终究……还是出手干预了。”李长生在心中轻轻一叹。

他回想起自己最初激活“万界躺平系统”时,那份只求在危机四伏的武侠世界里苟全性命、不争不抢便能增长修为的窃喜与坚定。那时的他,只是一个无量剑湖宫身份低微、朝不保夕的杂役,最大的愿望便是靠着系统“躺”到天荒地老。

数百年过去了,他早已不是那个惶惶不可终日的穿越者。修为从微末内力,到先天,至筑基,再凝结金丹,如今更是元婴中期的大修士,寿元悠长,神通莫测。可随着力量的提升,想要完全置身事外,如同一个真正的幽灵般旁观历史流淌,似乎变得越来越困难。

这一次,他并未直接杀戮,甚至未曾现身。仅仅是以自身气息混合精神威压,形成一种无形的威慑,便惊退了训练有素的元朝军队,改变了那几十名明教教徒必死的命运。

这算是“躺平”吗?

就在他心念转动,对此番行为进行审视与反思之际,沉寂许久的系统提示音,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带着一丝宏大与漠然意味的语调,在他意识深处响起:

【检测到宿主以非直接介入方式,化解外部杀孽,消弭部分业力。行为判定:威慑为主,未造新杀,因果牵连轻微。评价:可行,然需慎之又慎,下不为例。】

【提示:力量乃工具,心念乃根本。执着于形迹之‘躺’,反是着相。心若平,万法皆可‘躺’;心若起,避世亦非‘平’。望宿主明辨本心,勿失勿忘。】

系统的提示让李长生微微一怔,随即陷入了更深的思索。

“执着于形迹之‘躺’,反是着相……心若平,万法皆可‘躺’……”他反复咀嚼着这几句话。

是啊,自己是否过于拘泥于“行为”本身了?最初的“躺平”,是因为弱小,是为了生存,是系统赋予的、在当时环境下最适宜的成长路径。那时的“不争不抢”、“心绪平和”,是发自内心的生存智慧。

可现在呢?拥有了移山倒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局部事件走向的力量后,难道还要像鸵鸟一样,将头埋进沙子里,对眼皮底下的生死、身边发生的苦难视而不见,这才叫“躺平”吗?

系统说得对,这反而是着相了,是被“躺平”这个形式束缚住了。

真正的“躺平”,或许并非绝对的不作为,而是心境的超然与平和。是洞悉因果,明了界限,知可为而知不可为。是拥有力量却不被力量所奴役,能够以最省力、最不沾因果的方式解决问题,同时保持内心的宁静,不为外物所动,不因干预而滋生傲慢,不因旁观而陷入冷漠。

此次出手,他以威慑退敌,未造杀孽,指引生路而未留羁绊,可算是将干预降到了最低,付出的代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整个过程,他内心虽有对明教教徒的些许怜悯,对元军暴行的微词,但主导行动的,更多的是一种基于“消除潜在麻烦、维护秘境周边清净”的理性判断,以及一丝对故人之后的顺手之举,并未掀起太大的情绪波澜。

如此看来,系统判定“因果轻微”,并提示“下不为例”,并非否定他的行为,而是告诫他需时刻把握分寸,不可因力量增长而肆意妄为,迷失本心。

力量的本质,与“躺平”并非绝对矛盾。矛盾在于使用力量的心。若心随力转,贪恋权柄,执着于干预与控制,那便与“躺平”的初心背道而驰;若心能转物,力量只是工具,用之有度,动止随心,那么即便拥有毁天灭地之能,内心依旧可以是一片“躺平”的净土。

“所以……并非不能动用力量,关键在于为何而动,如何而动,动后之心是否依旧能平。”李长生缓缓睁开双眼,眸中闪过一丝明悟之色。他感觉一直困扰着自己的某个心结,似乎松动了一些。

他看向身旁正笨拙地给一株新移栽的“通灵草”浇水的袁明,又望向秘境中欣欣向荣的药圃,感受着周身浓郁平和的灵气。

这片秘境是他的根基,是他的“躺平”乐土。守护它的宁静,排除可能威胁到它的因素,本身也是“躺平”的一部分。只要动机纯粹,方式巧妙,不惹尘埃,不滞于心,那么偶尔伸出援手,或是清除障碍,并非不可接受。

只是,这其中的尺度需要仔细拿捏。今日可以因元军在自己家门口动武而威慑,他日若遇到更遥远地方的不平事,是否也要管?若介入更深,救了一人,是否又会卷入更复杂的因果链条?

“下不为例……”李长生轻声重复着系统的告诫,“并非绝对禁止,而是提醒我要更加审慎。每一次出手,都需权衡,是否必要,是否值得,是否能用最小的代价,达成最符合‘躺平’本心的结果。”

他意识到,随着实力提升,眼界开阔,他所要面对的“因果”也会越来越复杂、庞大。完全“不沾因果”或许真的只是理想,但追求“少沾因果”、“善了因果”,并将心态始终维持在“平和”的境地,这才是他未来修行路上,需要不断磨砺和把握的。

想到这里,他心中豁然开朗。之前的些许疑虑和反思,化为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和坚定的道心。

他不再纠结于此次的“破例”,而是将其视为一次对“躺平”真意更深层次理解的契机。心神沉入丹田,那尊与他容貌一般无二的元婴周身紫气氤氲,似乎也因为这番明悟而更加凝实了一分。

“路还长,且行且看,守住本心便是。”李长生嘴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再次闭上双眼,真正进入了物我两忘的修炼状态。周身灵气如同受到吸引,缓缓向他汇聚,融入四肢百骸,滋养着元婴与肉身。

秘境之中,复归绝对的平静。只有泉流潺潺,风吹叶响,以及白猿偶尔发出的、满足的咕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