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陈玉成、韦昌辉于北线广济大破杨霈,横扫鄂东,兵锋直指黄州,严重威胁湘军侧后之际,被困于九江城下、水师新遭重创的曾国藩,却因长江水道被扰、驿路不畅,消息传递迟滞了数日。更因对北线战局的误判——他原以为杨霈至少能倚仗兵力优势固守待援——使得这位湘军统帅尚未完全意识到,一张致命的战略包围网正悄然收紧。他仍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对九江孤城的围困,秦日纲部的顽强抵抗如同骨鲠在喉,让他寝食难安。曾国藩迫切需要在陆上取得一次决定性的突破,哪怕只是攻破一道外垒,也好稍稍挽回此前水师惨败所丢失的颜面,稳定因接连受挫而开始浮动的军心。

然而,他的对手林阳,并未打算给他任何喘息或挽回颓势的机会。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来自武昌的好消息如同及时雨,送到了林阳案头。依托林阳此前提供的部分经过“简化处理”的现代船舶图纸与基础冶金、铸造技术指导,武昌造船厂在充分吸收、消化太平军此前俘获的湘军战船以及零星西方船只技术的基础上,经过日夜赶工,成功建造并下水了首批共计六艘改良型炮舰。这批被正式命名为“武昌级”的战舰,虽然仍以蒸汽明轮为主要动力,未能突破时代的技术局限,但其船体线型更为流畅,内部结构经过力学优化,适航性与稳定性显着提升。更重要的是,它们统一采用了仿制改进的前装线膛炮,并借鉴了现代舰炮布局理念,优化了射界与装甲防护,使得整舰的火力投射效率和生存能力均非旧式战船可比。

这支由新锐“武昌级”为骨干,辅以经过修复、加固并换装部分火炮的原有大型战船,以及那支始终神出鬼没、屡建奇功的“海鹰”快艇部队,共同组成了一支焕然一新的太平天国西征水师主力。舰队旌旗鲜明,蒸汽轰鸣,士气高昂。

林阳深知“兵贵神速”与“乘胜追击”之理,决意不给曾国藩任何调整部署、重整水师的机会。他立即签署命令,这支新生舰队由经验丰富、久经战阵的水师将领统率,自武昌启航,浩浩荡荡,顺流东下,直扑九江江面。其战略目标明确无比:寻求与湘军残余水师力量进行决战,一举肃清江面之敌,彻底掌握长江中游这条生命线的绝对制江权!

当太平军新锐水师大举东下的消息终于传到曾国藩耳中时,他心中虽惊雷炸响,但尚存一丝侥幸。他严令刚刚从鄱阳湖内水网艰难脱身、收拢了部分残兵的彭玉麟,与李孟群率领的伤痕累累的旧部进行整合,依托九江沿岸尚未被完全摧毁的几处岸防炮台,在九江段江面组织起一道看似坚固的水陆协同防线。曾国藩期望能凭借地利与哀兵之势,阻挡住太平军水师的锐利攻势,为陆师攻城的“最后一搏”争取时间。

决战之日,江上晨雾初散,视野渐开。宽阔的九江江面上,两支代表着不同阵营的水师舰队再次相遇。一方是船坚炮利、涂装崭新、蒸汽黑烟滚滚冲天、士卒斗志昂扬的太平军新锐舰队,他们会阵列严整,如同移动的钢铁城堡;另一方则是惊魂未定、舰船遍体鳞伤、帆樯不整、士气低迷的湘军残余水师,它们瑟缩在岸边炮台有限射程之内,阵型松散,勉力支撑着最后的尊严。

战斗刚一爆发,太平军新式炮舰便毫无保留地展现了其碾压性的火力优势。统一的指挥旗语与信号系统,使得各舰齐射节奏分明,弹着点集中而精准。隆隆炮声震彻江面,密集的弹雨如同死神挥舞的镰刀,在湘军战船阵列中掀起无数冲天水柱,木制船体在巨大的爆炸声中碎裂、解体,燃起熊熊大火。湘军水师本就舰船性能参差不齐,经前次湖口、江心惨败后,骨干损失严重,新补入的兵员训练不足,在这般猛烈而精准的打击下,防御阵型迅速土崩瓦解。

与此同时,“海鹰”快艇部队再次展现出其恐怖的战场收割能力。它们如幽灵般从主力舰队侧翼高速窜出,利用其矮小的船身和灵活的机动性,悍不畏死地切入已陷入混乱的湘军船队之中。短距发射的鱼雷与密集的火箭、霰弹,在近距离内给予了湘军大型战船致命一击。一艘接一艘的湘军战船在爆炸与火光中倾斜、沉没,江面上满是挣扎求生的落水士卒。

彭玉麟站在自己那艘已是弹痕累累的旗舰甲板上,目眦欲裂地望着周遭如同地狱般的景象。他曾引以为傲、倾注无数心血的湘军水师,在对手这完全超越时代理解范畴的新式武器与战术面前,显得如此陈旧、笨拙和不堪一击。岸上的湘军陆师营垒,因北线广济惨败的消息终于无法掩盖而军心浮动,加之九江城内秦日纲部瞅准时机发动的猛烈反击,根本无法对江面战斗给予有效的炮火支援,只能眼睁睁看着水师走向覆灭。

战斗呈现出一边倒的屠杀态势。不到两个时辰,湘军水师主力舰船几乎损失殆尽,江面上漂浮着残骸与旗帜。彭玉麟、李孟群等将领在亲兵拼死护卫下,仅率少数轻快舢板,狼狈不堪地冲出火网,向上游宜昌方向溃逃,自此,湘军再也无力与太平军争夺九江乃至整个长江中游的制江权。

这场毫无悬念的失败,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曾国藩在陆师大营中,几乎同时接到了北线杨霈全军溃败、后路告急与水师近乎全军覆没的噩耗。他终于从全力攻城的执念中彻底惊醒,意识到整个西征战场的大势已去。九江已成孤城,湘军陆师侧翼完全洞开,后勤粮道岌岌可危,若再迟疑不决,恐怕连麾下这支陆师主力都要被迅速回师的陈玉成、韦昌辉以及九江守军内外夹击,围歼于九江城下!

万般无奈,悲愤交加之下,曾国藩只得仰天长叹,又跳入长江想自杀,幸好又一次被部下救上岸。

他痛心疾首地下达了全面撤围九江,陆师主力舍弃部分重装备,火速撤退,向西收拢溃兵、重整防线的命令。

历时数月的九江会战,至此以太平军一场酣畅淋漓、意义深远的大获全胜而告终。林阳成功挫败了老对手曾国藩倾尽全力的猛烈攻势。经此一役,湘军水陆皆遭重创,元气大伤,短期内再也无力组织起任何有效的东进行动。而太平天国的国威与军威,则借此大胜,攀升至一个新的高峰,震慑四方。